首页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正文

[网友原创] “抢舆论先机”应对突发事件要义 

央视国际 (2005年12月03日 14:12)

    专题:网评天下精华版

  应对突发事件不但是世界性的问题,同样是中国国内首当其冲的问题。近日中办国办就松花江水环境污染事件发出通报,“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对人民极端负责的精神,切实把加强安全生产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来抓”。(见新华社2005年12月2日电)一段时间以来,有着深刻经验教训的地方官员,对中办国办这个通知,有着切肤之感。的确,突发事件的出现,不是那个地方的专利,而是每个地方都必须时刻警惕的问题;应对突发事件,也不仅是某个领导的固有责任,而是所有相关单位、相关官员义不容辞。因此,应对突发事件,应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来抓”。

  而今,如何应对突发事件,党中央、国务院已提出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措施。然而,人们看到,一些地方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成本之高,应对效果不那么理想,原因种种,但其中之一是舆论方面的严重滞后不容忽视,或许有感于此,在12月2日国新办举办的全国新闻发言人培训班上,国新办主任蔡武提出了“有意识抢占舆论先机,保证人民知情权”的新课题。(见新华社2005年12月2日电)

  “抢占舆论先机”,就是要争夺舆论传播渠道,用客观的事实在第一时间告诉公众。抢占,首先体现在事实上。面对天灾人祸事故、突发性事件,就要求向公众告诉真相。只有真相,才能回击谣传、制止谣传。只有真相才能使公众平息疑虑,确保社会稳定;其次体现在时间上。信息化社会传播途径之快之广,是过去所不能比拟的。假若权威单位不在第一时间发布突发事件权威信息以正止斜,那么心怀不正人们就会趁机发布不负责任、虚构消息,造成公众混乱;再次体现在发布渠道上。公众所熟悉的主流媒体、所熟悉的宣传工具就是我们发布权威信息的渠道。许多事实证明,面对影响甚大的突发性事件,只有小数人知道不行,一部分人知道也不行,必须让广大公众知情,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公众知情,使政府应对突发事件采取的措施理解、配合,从而使突发事件得到较快较妥善处理。

  “抢占舆论先机”是应对突发事件的成功之经。这一次,全国尽管有10多个省分出现禽流感疫情,尤其是出现了三宗人禽流感的个案。但是,公众普遍感觉与2003年的非典施虐时期氛围大大不同,没有那份紧张心慌之感。个中之一因是,国家卫生部、农业部等部门做到了“抢占舆论先机”。国新办就指出,“卫生部在不到两个月内就禽流感受防控情况召开三次新闻发布会和通气会”。而对三例人禽流感的来龙去脉,国内主流媒体都作详尽的报道,国家有关部门还多次引来中外媒体记者一齐到疫点采访。因此,中国应对禽流感表现了空前的开放,不但有效地消除了公众心中的疑虑,就连境外那些一向靠钻营空隙吃饭的人们也自讨没趣,纷纷收起了“营业”。此事屡屡得到世卫和联合国的称赞。而公众关注“吉化”爆炸引污松花江事件,温总理11月26日在考察哈尔滨市现场讲话中提出七点要求之一是“加强宣传引导,要对群众说明事实真相和政府采取的措施,做好思想工作”。(见新华社2005年11月26日电)而事后许多事实证明,正是在“向群众说明真相”这个问题上,个别地方、个别部门做得很不够,教训也相当深刻。

  其实,“抢占舆论先机”源于党中央指示精神。2004年9月召开了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要“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和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反应机制”。这个机制就要求各地人们把“抢占舆论先机”纳入应对突发事件应对对策,要求人们以的方式新的格局新的形式主导舆论,为稳定大局稳定社会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做出贡献。

  显然,“抢舆论先机”与封锁消息是两码事。“抢占”,是在忠实于客观事实,站在人民利益的立场上,发挥舆论功能的主动性新闻传播工作;而“封锁”消息则是为着某个人或某个单位利益而故意掩盖真相,逃避责任的愚蠢陋习。前者是值得一书也为公众所期望的,后者是为公众所斥责,需引以为戒的。(作者:亦 菲)

  本栏目所载评论纯系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央视国际立场

  →→浏览原帖全文 发表不群高见

  →→进入"网评天下",发现更多话题!

责编:逯娜  来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