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12月05日 06:41 来源:
近期媒体披露的哈尔滨“天价住院费”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一事件透视出当前医疗体制和监管机制中存在的种种弊端,政府是否可以从中汲取一些教训,寻求到清除“病灶”、医治弊病的良方,从而使我们的医疗改革方案更加完备呢?
首先,为什么看病这么昂贵?公立医院的垄断经营是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据卫生部2003年的统计资料:全国公立医院占医院总数的96%,社会办医院仅占4%。这说明在近20年的医疗改革中,公立医疗机构的垄断局面始终未能改变。由于垄断,医疗业界缺乏强有力的竞争,医疗消费者也只好任其宰割。一旦破除垄断,就会形成强烈的市场竞争态势,哪家医院收费贵、服务差,医疗消费者自然就不会去了,市场调节的功能自然会在平抑医疗价格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贵,看病难”也将趋于缓解。
其次,“以药养医”应当废除。翁家向医院缴纳的收费账单显示:7月30日,翁文辉使用各种液体量达8.7万多毫升,可以装满174个矿泉水瓶,输血94次,这令患者家属疑惑不解。医生出手这么狠,说明他们像这样开“大处方”由来已久。据国家审计署李金华审计长发表的审计报告说,2003年至2004年,卫生部所属的10家医院违规向患者多收费1127万元。
是什么原因使本应以“救死扶伤”为天职的医生如此心狠手辣、医院如此肆无忌惮地乱收费?这或许与国家财力不足、对医疗机构投入有限不无关系。为了缓解对医疗投入不足的问题,政府曾明确“以药养医”的政策,允许医院从药品和诊疗中获得适当利润,以弥补投资缺口。这种对医院“只给政策不给钱”的做法,导致一些医院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加之监管不力,渐渐使医院违背了政府办医院的良好初衷,把患者当成获取利润的资源,以至于看病越来越贵,医患关系也越来越紧张。
实践证明,这种做法的负面效应过大,最终既败坏了医风医德,又坑害了广大患者,现在已经到了非废除不可的时候。我们期待尽快推行“医药分家”,断开医护人员与药品之间的“利益链”。
再次,“自我监管”不可行。医院的医疗行为应该由谁监管?应该建立什么样的监管机制,来制约医院的收费行为?从哈尔滨“天价住院费”事件中,我们不难看出:目前还是医疗卫生部门在“自己管自己”。
最后,还要改变患者的“弱势地位”。这起事件的背后,隐藏的是医患双方的信息极不对称,患者和家属的知情权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为了保障患者及家属的知情权,卫生部曾规定:医院必须每天给病人结算清单,病人出院时,应该提供完整的病历让病人或家属复印。这一规定在有些医院得到了执行,但在某些医院却是“聋子的耳朵”。笔者认为,应当将这一规定上升到法律的高度予以固定,并加大对违反者的处罚力度,才能促使这一制度得到落实。 吕霜
责编: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