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网友原创] 驻京办跑“部”“钱”进?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12月05日 13:45 来源:
    专题:网评天下精华版

  “现在,各省市区、地级市甚至县都在北京设立办事处,有的驻京办目的就是跑‘部’‘钱’进。”日前,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在谈到对预算资金审计监督时这样表示。有些驻京办第一位的任务就是跑“部”,打探消息,看哪里有钱和项目,然后写报告、找关系,谁跑得多,部委情况了解多,就可能多获得一些拨付款。这存在很大的随机性,问题也就因此产生。(《新京报》12月4日)

  问题的症结显而易见,是“有些部委对转移支付的使用不够规范”。症结的根源也不难查找,各部委除了预算资金外,还有一笔机动的中央转移支付款项。要遏止“跑‘部’‘钱’进”,绝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必须从源头上加以着手,“应逐步减少专项的转移支付金并规范管理”。据了解,经国家审计署建议,国务院和全国人大采纳,开始细化预算费用。但是,惟有对中央各部委的单头出击还远远不够,要规范行政行为,彻底铲除腐败行为,必须重拳出击、双管齐下,还需要加大对驻京办的设置及其职能的规范。只有既规范了各部委的管理权,又理清了驻京办的定位,不顾此失彼,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不可否认,驻京办的存在,使得中央与各省市及各省市之间建立了必要的联系网,方便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信息共享和经济协作,在推广事务、加深交流等方面也功不可没,为地区乃至国家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然而,各地驻京办的数目日益增多,常驻工作人员日益冗杂,绝非发展的必由之路。据一位管理机构的权威人士估算,类似驻京办这种机构的数字高达3000多家。如此众多的驻京办游离于政府之外,成为人民政府之外的特别政府,是否都有实事可办?即便确有设置的必要,又需要如此众多的机构与人员吗?

  有人说,驻京办是一个由各种利益关系交织、延续形成的“场”。他们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有着不为人知的潜规则。驻京办跑“部”“钱”进,只是问题的冰山一角。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是,近年来,某些驻京办已成为腐败的链条,工作人员职务犯罪人数不断攀升。驻京办变成了“蛀京办”,绝非危言耸听,而是有罄竹难书的实例为证:河北省政府驻京办事处原主任王福友因贪污、挪用公款、受贿三罪被判无期徒刑;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驻京办事处原副主任李一洪犯贿赂罪被查办;沈阳驻京办事处原主任崔力大肆索贿钱财、贪污公款被惩处,等等,不一而足。如此种种,既腐蚀了政府官员,更蛀蚀了公共财政,不能不让我们警惕。

  各地驻京办将主要工作局限于跑部委,那是因中央财政中有不少用于财政转移的资金,并且在分配时缺乏公开、明确的标准和程序。“资金给谁都是给,谁的公关做得好,谁就有可能得到资金。”如此情形之下,驻京办难免要为此跑“部”“钱”进,长此以往,也难免腐败的肆虐不止。

  驻京办的问题已是积重难返,彻底整治也非一蹴可就,治本之前,必先治标。而当务之急是,驻京办亟须调整与改革,大力裁减不必要的驻京办,规范与解决非常规运作问题,回归其公共服务功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促进地方经济建设的功能。这就需要地方政府转变工作思路,集中精神抓发展,而不是用在公关活动上。至于中央政府各部门,应推进程序公开与透明的力度,尽可能缩减自由裁量权,杜绝黑箱操作。

  要想遏止驻京办的腐败现象,除了增加相关部委行政审批的透明度,关键还是要减少行政审批项目,下放行政审批权。此外,还要切实调整上下级政府之间的架构,规范事权与财权对应份额,避免不同层级政府之间不必要的财政转移,立足让地方财政办地方政务。也只有这样,才能终止驻京办跑“部”“钱”进的源头驱动力,进而遏止愈演愈烈的驻京办异化为“蛀京办”!

  (作者):郭立场

  

本栏目所载评论纯系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央视国际立场

  点击原帖 发表高见>>

  进入论坛 建言立论>>

责编:王茜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