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12月07日 15:09 来源:
新华社北京12月7日电(记者万成才 拱振喜) 2005年,中国睦邻外交再谱新篇。从年初到岁末,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了多个周边国家,出席了一系列地区组织领导人会议,接待了众多来访的周边国家领导人。这些高层交流和往来,促进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的深入发展,推动了区域合作的全面展开,为中国经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亲仁善邻,是中国千年传承的优良传统。2005年,中国政府继续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外交方针和“睦邻、安邻、富邻”的外交政策,在同周边展开的外交行动中,着力建立互信合作,着手解决分歧难点,不断发展同周边国家长期稳定的友好合作关系,在双边、多边和区域合作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周边外交全方位展开
2005年,中国周边外交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全面展开。
在北面,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深化,两国全面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努力使中俄边界成为一条“和平的边界、合作的边界、友好的边界”。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5月出席了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60周年庆典后,又于7月对俄罗斯进行了国事访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了《中俄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联合声明阐明了中俄在一些重大国际问题上的共同主张,显示出两国促进世界和平、稳定、繁荣的坚定决心,对深化两国在国际领域的战略协作、促进国际形势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05年,是中俄睦邻友好得到巩固、战略合作得到提升的一年。中俄两国外长6月互换了《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批准书,标志着协定的正式生效,中俄边界问题从此得到彻底解决。中俄今年启动了战略安全磋商机制,8月举行了首次联合军事演习,提升了中俄军事合作水平。中俄新型的国家关系有利于推动国际政治和经济新秩序的建立,有利于推动和谐世界的建设。在南面,中国的睦邻外交促进了与东盟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东盟国家构成中国周边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与东盟的共同利益很多,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发展对本地区的和平、发展与合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4月份,胡锦涛主席对文莱、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进行了国事访问并出席在印尼举行的2005年亚非峰会和万隆会议50周年纪念活动。访问中,胡锦涛主席与文莱苏丹博尔基亚一致同意继续发展中文睦邻友好合作关系,与印尼总统苏西洛签署了两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与菲律宾总统阿罗约确认建立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战略性合作关系,使中国与三国的传统友好关系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访问期间,中国同三国共签署了近30项合作协议。
5月份,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对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和马来西亚进行了正式友好访问,访问加深了了解,增进了政治互信,推动了互利合作,促进了与四国关系的深入发展。
10月31日至11月2日,胡锦涛总书记对越南进行了正式友好访问。中越两国山水相连,文化相通,理想相同,利益相关。访问中,胡锦涛同越南党和国家领导人达成了许多重要共识:要确保如期实现最迟于2008年完成两国陆地边界全线勘界立碑工作并签署新的边界管理制度文件的目标,把两国边界建成和平友好和长期稳定的边界;继续认真落实北部湾划界协定和渔业合作协定;共同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进程;确保《南中国海协议区三方联合海洋地震工作协议》得到落实,共同促进海上共同开发和局势稳定。这次访问把中越两国睦邻友好和全面合作关系提高到一个新的发展水平。
在西面,胡锦涛主席于7月对哈萨克斯坦进行了国事访问,与纳扎尔巴耶夫总统签署了《中哈关于建立和发展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出席了在阿斯塔纳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此次出访取得了巩固睦邻友好、提升战略合作和加强区域合作等方面的成果。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4月对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和印度进行了正式访问,达到了增进信任、加深友谊、扩大合作、规划未来的目的,中印宣布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签订了《关于解决中印边界问题政治指导原则的协定》,标志着中印边界谈判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在东面,胡锦涛总书记于10月对朝鲜进行了正式友好访问。中朝两国领导人就发展双边关系和朝核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为两国关系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共同重申将继续推动通过对话和平解决朝核问题,强调进一步促进经贸合作。胡锦涛总书记此次访朝达到了巩固中朝传统友谊、加强相互信任、扩大互利合作的目的,对进一步巩固中朝睦邻友好、促进本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月,胡锦涛主席对韩国进行了国事访问,中韩两国领导人就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及地区问题达成重要共识,一致表示将共同努力,推动中韩全面合作伙伴关系不断向前发展。双方将在经济上扩大合作,争取在2012年双边年贸易额达到2000亿美元。
在2005年的岁末之际,温家宝总理将对马来西亚进行正式访问,并出席中国-东盟、东盟-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和东亚峰会。这是中国今年睦邻外交的“收官”之笔。东盟10国、中国、日本、韩国和澳大利亚、印度、新西兰将参加首届东亚峰会,中方将与其他与会方就本地区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进行对话,使东亚峰会有助于推进本地区合作,有利于实现东亚各国以及本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共同发展。
区域合作取得重要进展
2005年,也是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性国际组织进行区域合作取得重要进展的一年。
这一年中,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开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7月20日,根据《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定》规定,中国和东盟正式开始对原产于对方的7000余种产品相互给予优惠关税待遇。中国与东盟降税计划的正式启动,标志着一个拥有17亿人口、国内生产总值达2万亿美元、贸易总额为1?23万亿美元的大市场的历史性开局。
这一年中,中国提出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方针得到初次实践。3月,中国、菲律宾和越南的三家石油公司在马尼拉签署《在南中国海协议区三方联合海洋地震工作协议》,这是落实中国与东盟《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重要举措。协议的签署将有助于南海问题的解决,为使南海成为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友谊之海、合作之海迈出了难能可贵的一步。
目前,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呈现出机制化的特点。中国同周边国家建立的、中国参与的地区性组织和合作机制,为稳定周边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上海合作组织、东盟与中日韩合作机制、亚太经合组织、东盟与中国合作机制、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不定期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互访,以及包括专业部长会议的各类执行机制和战略对话机制等,是合作机制化的体现。
通过睦邻外交,中国同周边国家的合作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中国同周边国家在加强政治互信和经贸合作的同时,也在反恐、缉毒、打击跨国犯罪、海上安全、卫生防疫、防灾减灾等领域进行合作。中国在解决地区热点问题上同有关方面进行合作。2002年10月朝核问题再度激化之后,中国在朝核问题上采取积极、主动、负责任的态度,主持多轮朝核问题北京会谈。今年9月结束的第四轮六方会谈通过了共同声明,为解决朝核问题确定了框架。11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五轮六方会谈第一阶段会议同意制订落实第四轮会谈共同声明的具体方案、措施与步骤。中国为解决朝核问题所做出的不懈努力赢得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赏。
2005年,中国的睦邻外交不仅为本国的经济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周边环境,而且有效地促进了与周边国家在政治、经济、安全等领域的合作与共赢,对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责编:唐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