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网友原创] “百鸡宴”叫板“恐鸡病”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12月10日 14:44 来源:
    专题:共同关注高致病性禽流感
    专题:网评天下精华版

  去年禽流感期间以设“鸡宴”出了名的广东省委副书记欧广源,12月8日晚上,又在“聚光灯”下与广东省人大副主任李近维、广东省副省长李容根等省市直属有关单位官员、专家一起在东方宾馆摆下“百鸡宴”。欧副书记双手捧着鸡腿津津有味品尝的镜头也通过各路媒体迅速即传遍四面八方。对此,既引发人们啧啧称赞,但也引来了评弹之声。有网评云,作为地方党政领导如此“负责任”地鼓励民众“迎鸡而上”,放心吃鸡,却全然把民众的健康抛到脑后的做法,不仅是极不明智的,而且还涉嫌对政府公信力的透支和滥用。(见《国际在线》2005年12月9日)这个论调表面上是着眼于公众身体健康,其实源于一种病:“恐鸡病”。

  防控禽流感以来,社会上确已出现了“恐鸡病”。其特点是“闻禽色变”。每当说到鸡,一些人马上想到人禽流感有出现的危险;每当见到鸡肉,就本能地说“不”。“闻禽色变”造成的危害,不仅是家禽消费的大幅下降。权威资料显示,仅广东自国家公布禽流感疫情以来,吃鸡的市民大减,家禽消费减少50%以上。更加重要的是,一些鸡场由于市场需求急剧上降,引发了养鸡业的大批亏损破产。《广州日报》记者12月9日走访部分养鸡企业和散养户,反映基本一个字:惨。(见《广州日报》2005年12月9日A6版)因此,正确认识禽流感的来龙去脉,科学看待吃鸡是很现实很迫切的问题。

  随着辽宁省黑山市12月8日确认一例人感染禽流感病例,至今全国共发现5例病例。从2003年 12月至今两年时间内,全世界仅有130多人感染禽流感病毒,68人死亡。相对于其他常见病的病例而言,这个数字还是比较少的。至于H5N1病毒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目前更没有确凿的证据支持。而反观国内5例人禽流感个案,也没有多少例证明患者是因为吃了煮熟的鸡肉而感染的。即使有媒体报道某例曾吃过病死鸡,后经过详细调查核实,他不仅仅食用了煮熟患病的鸡鸭,更重要的是直接接触染病的禽类或接触其排泄物的物体而感染。

  科学家证明,在有禽流感病情的地方,禽类与禽类制品只要经过适当加工及煮熟后食用也是安全的,H5N1病毒对热敏感,用通常的温度(食物各部分加热到70oC以上)即可杀死H5N1病毒(见《南方日报》2005年12月9日A04版)。因此,“闻禽色变”就是把吃鸡与人禽流感混为一谈,把科学吃鸡与由于煮不熟或吃病鸡等不卫生行为而患病混为一谈。 广东省高官摆下“百鸡宴”在于倡导科学吃鸡。这个举措,不是“作秀”,更不是透支滥用政府公信力,而是政府的义不容辞。面对不科学的“恐鸡病”,让其蔓延就是放任不科学的思潮衍变成“病”。

  “百鸡宴”是在全国防控禽流感关键时期出现的,其意义也不言而喻:直冲“恐鸡病”而来。“恐鸡病”是禽流感中衍生的另一种“病”,也是某种社会病。自然感染病与“社会病”相比,后者的危害往往比前者更严重:由于失去理智,人云亦云,自然生态遭到破坏,社会就会走向极端。因此,在应对自然感染病疫时,注意“社会病”迸发是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广东省高官设下“百鸡宴”,唱明声斗号召民众放心吃经过消毒的鸡,吃经过煮熟卫生合格的鸡,就是倡导科学。

  广东省高官摆“百鸡宴”在于叫板“恐鸡病”。在举动的背后,折射着“情为民所系”的深情厚谊和讲求科学的态度。(作者:亦菲)

  本栏目所载评论纯系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央视国际立场

  →→浏览原帖全文 发表不群高见

  →→进入"网评天下",发现更多话题!

责编:刘雅虹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