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新京报]东亚峰会展现东亚自主能力与意愿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12月16日 06:32 来源:

  新京报消息:首届东亚峰会昨日闭幕,与会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签署了《东亚峰会吉隆坡宣言》,讨论通过了关于防控和应对禽流感的宣言,就加强合作、相互依存、共谋发展达成广泛共识。

  对于东亚世界来说,这是一个有着积极意义的进展,虽然它能不能就此开辟东亚历史的新开端尚待观察,但这样一个峰会的召开及其共同宣言的通过,却可以为参与东亚事务的各方,创造一个新的交流与合作平台,从而加强互信,促进和平,化解矛盾与冲突,实现共同繁荣。

  在这次峰会召开之前,人们对峰会的价值及其间有关国家的外交捭阖,给予了极大关注。从舆论显示看,对东亚峰会的乐观期待与消极观望同时存在。不言而喻,东亚峰会扩大到东亚区域之外的国家的地理范围,以及东亚大国日本的一些选择和举动,都使人们对峰会能不能达成预期效果,产生了一些疑虑。

  不能不说,这种疑虑有其现实依据。东亚峰会能否顺利开花结果,有赖于参与者地区认同的强弱。不久之前,日本新任外相公开宣布,新一届日本政府在外交上,首先是维持和加强日美同盟关系,其次才是亚洲外交。而从整个近现代史来看,日本的对外政策,一向也都是以欧美为重。这种定位决定了日本今天对东亚的外交政策,是其对美政策的延伸而不是相反。

  由于在历史问题上的态度、现实经济影响力等原因,日本对东亚世界的“领导”,不具可能性。有基于此,日本把工作重心,放在了要把峰会参与范围的扩大,以及宣称要以所谓的民主国家与非民主国家的定位来重塑地区关系。而所起到的功效,有可能是分裂和瓦解东亚地区认同,使东亚地区合作成本提高。

  东亚峰会之前的这种争执,使人们难以乐观。不过,换一种角度来思考,似乎又没有必要因为某些国家所做出的选择,而对东亚峰会及东亚的未来,一味忧虑。

  东亚峰会最早是由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所提倡,主要反映了东盟的意愿与诉求。这种考虑在东亚金融危机后被进一步激发。在经过近些年来一些东亚区域性组织与机制的创建与发展后,才成为了现实。它反映了东亚国家在20世纪下半叶普遍取得国家独立,和建立起相对成熟的现代民族国家后,对自身命运的一种自觉。往日的被殖民历史使它们深深认识到,加强对自身命运的自我主宰能力是多么地重要。

  东亚峰会的缘起,其更远源头,在于近世以来的人类历史与世界政治权力,发生了原先由西方世界独霸天下,到由西方逐渐向非西方的部分转移。从这样一种历史视角来考量,此届东亚峰会的召开,无疑表露了东亚世界大部分国家,对各国自身命运、以及自身与整个东亚世界命运相关性的一种长远性意识与追求。这种意愿沉淀于往日东亚历史,已经构成东亚世界的一种“国际政治文化”,成为东亚政治中的一种常量。

  而这里面的关键,是要让东盟继续扮演东亚合作的司机,让其主导东亚合作进程。中国作为一个处在东亚、与其他绝大多数东亚国家共享了相近现代经历的国家,明确支持东盟主导此届东亚峰会,以及认为以往的众多东亚地区性组织与机制,也要继续由东盟来主导,这实实在在体现了中国要与东亚相共生的深厚意识。

  让人欣慰的是,东亚峰会赖以举办的一些基本原则,在峰会后的共同宣言中,得到了确认。未来的东亚峰会,东盟仍将是主导者,东亚峰会未来推进一体化时,也要保持与东盟的建设相一致。在东盟作为东亚合作的发起者的内核作用不被虚化的情况下,我们对东亚合作的未来之路,可以怀有良好的期待。

责编:汤威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