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网友原创] 处理送客松工作彰显科学精神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1月11日 13:46 来源:
    专题:网评天下精华版

  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黄山“送客松”因年龄过大,于上个月上旬自然死亡。日前,园林专家经过一个多月的斟酌,从89个“候选对象”中选定了一个“接班人”,并将于今年五一前正式向游人开放。(2006-1-11北京娱乐信报)

  位于黄山玉屏楼景区的“送客松”高4.8米,已有大约400年的树龄,是著名迎客松的姊妹松。“与迎客松一起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非常珍贵。”正因为如此,人们对这棵不同寻常极富情感的松树的生老病死,格外关心,各大网站新闻媒体近日纷纷登出“送客松”的一组组照片,在这棵老树寿终正寝时,让人们通过照片再次一睹其不同时期英姿,给人们留下永久的思念。

  在网上,人们对“送客松”的死因做出各种各样的猜测,有的同意有关专家的分析,认为树龄过老,已接近黄山松的生命极限;有的认为送客松的所处条件极端恶劣,生长在一块天然的大岩石上;也有的认为近年来黄山旅游业的不断开发,对景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不论是什么原因,都表明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在不断地提高,对破坏环境的事件也极为关注,这是一个极好的现象,对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有着积极的作用。

  植物和动物都有生老病死的过程,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从情感上说,人们喜欢听到生的信息,不愿意面对老病死。但老病死也是无法回避的,只要把握了时机,积极地去治疗抢救,就是科学态度,即使最终没有能够实现人们想象的结果,也应该正确面对。

  去年8月2日,专家们在给黄山古树名木例行体检时,发现“送客松”长势衰落,两年生针叶有发黄迹象。曾先后5次组织全国的专家前往黄山“会诊”,并制定出一整套抢救措施。按照专家桂剑锋的说法,为了拯救“送客松”,所有能够用于古树保护方法都被用了个遍。并且很长一段时间,园林局每天都派两名专业林业技术人员看护送客松。“对确定为抽样观察的松枝,落下一根松针也都做记录。”但自然规律终究无法违抗,到了2005年12月初,送客松的树叶全部枯死。

  对于抢救死去的“送客松”,专家们所持的科学态度,在重新选定“接班树”上同样讲究科学,顺应规律。在搜寻工作启动之前,园林局明确了两个标准:首先,树形要美,并与原送客松相似,利于游客拍照留念;其次,树龄要相对年轻,健康,利于持续保护。符合条件的树木在3个多月后就基本选定了――一棵约200岁的“接班树”。更令人佩服的是,虽然之前也曾考虑,著名的景点应该保留到原处,但由于原“送客松”所处的环境过于恶劣,专家们决定新选“送客松”不移栽。

  这个决定虽然在地理上改变了原“送客松”的位置,但“送客松”在人们心里的位置依然如故,因为人们看到的一种科学的精神,而不是形式主义,新的“送客松”既有老“送客松”的功效,在其选育上又具有新时代的特征。

  透过专家在新老“送客松”处理这件事,笔者看到了科学精神在回归,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亘付诸行动,将改变人们的发展观念,这正是当前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设和谐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所提倡的。我们的各项工作应该从黄山处理"送客松"中得到启示。(作者:久泰平)

  

本栏目所载评论纯系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央视国际立场

  点击原帖 发表高见>>

  进入论坛 建言立论>>

责编:王茜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