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网友原创] 再造一批新华西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1月14日 15:22 来源:
    专题:网评天下精华版

  江苏无锡一带是中国有名的富裕地区。在这里,号称“天下第一村”的华西,更是誉满神州的人间天堂。吃透上级政策,了解村民意愿的吴仁宝,几十年来都是这个村子的当家人,他也成为闻名全国的华西第一人。

  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算富。一个小小的华西,不仅是拥有数十家企业,甚至包括几家上市公司家家小楼、户户轿车富甲天下的“第一村”,还以其辐射作用带动周围的许多村走向富裕之路。华西人的聪明能干远近闻名,华西人更有个头脑精明、先富人后富己、有难他来当的吴仁宝。我们看到,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涌现了几个名噪一时的富裕村。可大概没有哪个能比得上华西这样,不是靠有关媒体的渲染,不是靠地方政府的重点打造,不是靠树典型、要政策、有路子而成功的。

  说到这里,不能不提一下天津的大邱庄与河南的南街村。大邱庄也曾因种种原因致富而被媒体宣扬了一番,那里的禹作敏,还成为牛气十足风光无限的人物。可翻一翻那时对大邱庄的报道可以看出一些端倪,那个村子的起家,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地方政府出于某种目的的“重点打造”和“政策扶持”。也许正是这种绿灯一片的“精心照顾”,使得禹作敏最终走上了骄横跋扈之路而毁了自己,毁了大邱庄。这种根基不牢的畸形繁荣,最终也是不能长久的。风光一时的大邱庄,近几年似乎已经在大众视野里消失,但愿那里的富裕和繁荣,不至于和曾经的媒体报道一样成为“过往云烟”。

  河南的南街村,是全国有名的“方便面村”。那里的人们,有许多都把毛泽东当成一种精神象征。据说,村子里至今还实行着类似于毛时代的集体经济。人们集体劳动,集体分配,没有什么农业生产的包产到户,也没有自己过自己日子的“家庭单干”。南街村的人们,在纷纷扰扰的市场经济大环境下,过着一种相对宁静而富足的生活,真有点像“桃花源中人”。南街的出现可以说是一个奇迹,他令人新奇而感叹。可你静下心来思考一下就会发现,中国是个太大的国家,各地方的风土人情千差万别,也许可能出现几个几十个类似南街村的情况,但至少在可以预见的很长一个时期内,决不可能用这种模式带动整个中国农村致富。因为,一个世代生活在一起,已经形成“情感集体化”的村子,可以搬到桃源里过一种安乐闲适“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但你不可能把偌大一个中国的几十万村镇,都变成一个个“世外桃源”。

  真正能够启迪中国大部分农村致富的,还是华西。吴仁宝的思想极具前瞻性。他的先富村民后富自己,领会上级政策,了解村况民情,有了困难他来当的思想,几乎可以说是国家政策背景、经济环境与华西村实际情况的完美结合。我们也看到,华西村致富,走的完全是一条符合市场经济的外向型经济之路。华西的发展,不是一个孤立的经济现象,而是一种放眼全国,能够把外部环境中的许多繁杂因素,因势利导地转化为发展自己的动力。华西对周围村子的“消化吸收”,也可以说是一种开放包容的辐射带动。如果说吴仁宝的全国富了才算富,还带有一些豪言壮语的色彩,可他积极把周围村镇吸收过来,将华西的致富经验让大家分享,则是实实在在的富别人才能最终富自己的思想。

  是坚持发展硬道理的改革开放,催生了万紫千红的中国社会。我们既有华西,也有了南街村。这种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同模式,提醒我们用一种开放包容的思维对待农村发展。也许南街村可以提醒我们,农村的经济发展道路可以“殊途同归”。但中国更需要借鉴华西经验,让我们抓住中央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有利时机,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再造几百个、几千个、几万个华西。(李映洁)

  本栏目所载评论纯系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央视国际立场

  →→浏览原帖全文 发表不群高见

  →→进入“网评天下”,发现更多话题!

责编:任今航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