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网友原创] “保卫年味”与“维护民味”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1月28日 12:30 来源:
    专题:网评天下精华版

  春节前夕,一个“保卫春节宣言”“保卫年味”的声音在网上在媒体传来,令人格外注目。2005年12月13日晚,河南民俗学家高有鹏在河南大学作了一场题为《保卫春节宣言》的报告,把“保卫春节”“保卫年味”视作“保卫中国传统文化最优秀的部分”,“视作中国人浓浓的亲情”,并说,“保卫春节”、“保卫年味”是“人性的回归,体现了人本思想”。(见《央视国际》2006年1月26日)

  笔者看到,随着“保卫春节”“保卫年味”的口号传来,似乎触及主流媒体的“神经”,纷纷发表时评,各抒己见。一些时评观点之新颖令人击节,一些时评提出问题之尖锐令人反思。比如,《保护传统节日重在扬其精神》;比如,《年画再入寻常百姓家》;比如,《春节恐归,过节不回家》;比如,《真的“需要保卫春节吗”》。同样引人注目的是,围绕“保卫年味”,一些史学家、风俗学家、政治家、杂文家,乃至平民百姓都有见仁见智,热烈参与讨论。人们看到,尽管对“保卫春节”“保卫年味”,有争论、有不同意见,甚至出现相反意见,无疑已印证一点:公众对“保卫春节”“保卫年味”表示了相当关注。

  “保卫年味”尽管可以有多种解释、多种论证,乃至多种视角,但有一条却是共同的:年味之所以成味,不是少数人,一部分人之味,也不是一年两年十年八年之味,而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约定俗成。因此,年味形成主体是人民大众的。比如,合家团聚这一年味,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亲情,使人们从团聚中享受天伦之乐,促进和睦和谐;除旧迎新这一年味,更使人们对新的一年新的生活寄予希望。有了希望就有了奋斗目标,就有了动力。从这个角度而言,年味也在折射出加油鼓劲之味。

  “保卫年味”说到底就是维护“民味”。谓之“民味”,就是大众之味,即人民大众所思所想所盼,人民大众所干所举所行。同样是过年,恐怕新中国成立前后,老百姓的感觉不一样,也就是年味不一样。1月25日的《南方日报》刊出了《83岁老翁写下66年“春节日记”》的报道,称沈阳铁岭83岁李连举老人将其度过的66个春节以日记的形式记了下来。1941年的春节,李老这样写道:“1月26日,今天是旧历除夕,按民俗我们孩子要给长辈拜年。我虽然是国高学生,对长辈照例要行叩头礼。更高兴的是,我家从村里托人买了几斤粳米,在除夕这天早晨偷偷吃的。”李老人这样解释,“为防止日本人和警察发现,剩下的一点儿也得藏起来,母亲为了这顿饭,提心吊胆了好几天”。可见,在日本侵略者铁蹄之下国人即使是过年也是提心吊胆“偷偷吃”,与时下物质充裕丰衣足食国泰民安环境相比,可谓天壤之别。因此,老百姓对年味的感受截然不同。只有使人民群众设身处地感受到祥和,感受到幸福开心,年味才真正有味。否则,年味只是苦味,辛辣之味。旧社会,那“过年如过关”就是人们不堪回首之感慨。

  “维护民味”,就要想群众过年所想,帮群众过节所需,悉心创造一个欢乐祥和的过年环境。而一些地方展现在公众面前的年味似乎变调了。比如,在一些地方官员、一些行业大腕把过年当成显露挥霍,当成敛财的“佳时”。近日媒体就透露,河南信阳一家建筑安装公司老板张经理告诉记者,“过年,各方都要打点,给有关领导和实权人物拜年送礼必不可少,估计30万元打不住,这是一个方面的投资”。而他认为,“前几年这么做了,效果都不错”。其实,像张经理这样的“年味”,许多地方不难看到、品味到。而与此同时,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人们也看到,逢年过节,从乡村到城镇街道,大小赌博几乎成了惟一“娱乐项目”(见四川在线2006年1月26日)媒体曝光的节前农民工工资问题、社会保障问题、乘车返乡问题总会年复一年地展现在社会面前。而这些都无一例外地涉及民众的利益。因此,“保卫年味”既需史学家、民俗家、时评家从理论、历史、文化方面给予大声疾呼,正确引导;而更需要各地官员按照中央的要求,脚踏实地维护群众利益。比如,帮助困难户排忧解难,使节日物质生活方面有保障;引导乡村开展健康的文体活动,使节日有气氛;官员过“廉节”,与民同乐,帮助平民百姓,促进社会和谐等等。一句话,使春节“民味”浓些再浓些,这既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以人为本的实际体现。这样做了,可能会比发出“春节保卫战”之类的口号更为实际,也更得人心。(作者:亦菲)

  

本栏目所载评论纯系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央视国际立场

  点击原帖 发表高见>>

  进入论坛 建言立论>>

责编:王茜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