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小朋友向政协委员问“荣辱”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3月12日 15:18 来源:新华社
    专题:2006年全国两会

   新华社北京3月12日电(记者 刘畅 顾瑞珍)“我们未成年人该怎么理解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什么素质教育下还要评选‘三好生’?”12日是政协委员分组讨论的最后一天,几位“小记者”的“闯入”,一下子让教育界别的委员们兴趣高涨。

    本届“两会”,有10位年龄在10岁上下的“中华小记者”获得了利用周末参加代表、委员小组讨论的机会。今天,大会组委会还特许小朋友们利用麦克风向委员们集体提问。11岁的北京小学生郭雷和10岁的河北小学生吴子琦分别问了上面两个问题。

    孩子们稚嫩的声音和不太“到位”的表达先是令委员哄堂大笑,但紧接着,气氛严肃下来。“我是来自西藏的委员,在我们那里,爱生命就是‘荣’,践踏生命就是‘辱’;对别人友好,不要回报就是‘荣’,做了坏事受到谴责就是‘辱’。”西藏大学教授图登克珠第一个站起来回答孩子的提问。

    “你们听说过民主党派要和共产党荣辱与共吗?就是说,国家的事大家要一起谋划,国家富强民主党派也高兴,国家出了麻烦,民主党派要分忧。”北大教授谢衷洁委员说。

    “在生活和工作中有责任感就是‘荣’。”“为了个人的利益说假话就是‘辱’。”“有同情心、助人为乐就是‘荣’。”“奢侈浪费攀比物质享受就是‘辱’。”“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就是‘荣’。”“做了坏事无动于衷、不接受批评就是‘辱’。”……政协委员们用孩子们能理解的语言认真而形象地解释着“荣辱观”,你一言我一语,发言十分踊跃。

    说到素质教育和评“三好生”之间的关系,政协委员们之间似乎也发生了分歧。陈文博委员认为,“三好”学生的评选是一种激励机制,它引导孩子们努力学习、向上发展。而黄维义委员则认为,在“评三好生”的指挥棒下,有些孩子变得很自私,学习资料拒绝和别人分享,看到别人成绩好就嫉妒。

    曾在美国从事过多年科学研究的赵玉芬委员说,多元的社会中,“好”的含义很多,“三好”已经不能概括中国孩子的全部风貌。“要以新标准、新语言来表达对‘好孩子’的鼓励。”赵玉芬委员建议,可以借鉴美国的方式,用“最好”“很好”“好”等不同级别的词汇加大表扬的范围,避免把“三好”和“不好”对立起来。周同甫委员说:“中国的三好生评选已经有几十年了,本来是好事,但现在在升学的压力下越来越被扭曲。”他表示,“三好生”可以被当作模范,但是没有必要为了升学、择校等功利目的去争。“我们提倡素质教育就是为了让每个孩子身上的潜力都得到发挥,我们认定每个孩子都是天才……”

    说到这里,周同甫忽然停顿下来,看着孩子们稚气的脸问道:“我说的话你们能听懂吗?”11岁的孙雷先是摇摇头,接着,又使劲地点了点头。

    工作人员提醒,“记者会”该结束了,可委员们还意犹未尽。小记者们离开会场后,有几位委员“溜”了出来和孩子们继续交流与合影。

    据介绍,这些“跑两会”的小记者来自中华小记者协会,在这个拥有2万多名成员的少年儿童组织中,每年约有10个孩子获得参加“两会”的机会。“锻炼能力、体会记者角色、体验国家民主政治和参政议政的氛围,是我们组织这个活动的目的。”带队老师程硕说。

责编:刘立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