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人民日报]看病买药:别再那么贵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4月08日 06:39 来源: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消息:医药费:不能承受之重

  中国社科院不久前出版的《2006年社会蓝皮书》指出,我国有65.7%的人没有任何形式的医疗保障,完全靠自费支付医药费用。大约1/4的受访者因为无力支付医疗费用而放弃治疗。卫生部第三次国家医疗服务调查显示,在农村,约有40%―60%的人因病致贫、返贫,中西部地区因看不起病而死亡的比例高达60%―80%。

  据统计,近8年来,我国门诊就医费增长了1.3倍,住院费用增长了1.5倍,平均每年门诊费用增长13%,住院费用增长11%,都超过了居民收入增长的幅度。目前,城市平均住院费用是7600元,而城市居民的年平均收入是6500元。农村平均住院费用2400元,刚好相当于农村人口年均纯收入。看病贵、药价高,使老百姓不得不捂紧钱袋,减少日常消费支出,以备生病等不时之需。

  以药养医:药价虚高症结所在

  当社会各个收入阶层都对过高的医疗费用发出质疑,我们就不得不把目光投向医疗卫生体制和机制。

  目前,我国医疗服务机构90%以上是公立的,但由于财政投入很少,相当多的公立医疗机构仅保留了“公立”的外壳,内部运行机制却是市场化的,主要靠向群众就诊收费维持运行和发展,公益性几乎荡然无存。近年来,价格主管部门先后17次出台措施,降低1100多种药品零售价,总金额达350多亿元,但群众看病贵、药价高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真正解决。可以肯定的是,医院以药养医的体制问题不解决,药价就无法回归它本来的价值。

  同时,有限的医疗资源在市场化配置之下,自然导致农村医疗机构服务量下降,而服务量的下降又导致服务能力的下降,两者形成恶性循环,使有限的医疗资源配置严重不均衡。

  在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其成员国卫生筹资与分配公平性的评估排序中,中国列第188位,在191个成员国中倒数第四。在卫生总体绩效评估排序中,中国也仅列第144位。

  体制变革:解决看病贵的出路

  医疗高价加上医药费个人负担比例偏大,造成百姓就医费用支出持续走高。出路只有一条,就是从根本上改革医疗卫生体制。一方面增加医保体系覆盖面,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另一方面增加财政投入,恢复公立医院本来面目,截断医生与药品销售之间的利益联系,使医疗收费逐步趋于合理。

  中国医药商业协会的专家指出,改变目前医疗高价、以药养医的状况,就应该把现有医院进行分级、分类管理,保留一定数量的公立医院,由财政部门加大投入,用财政资金维持其运营。同时放开其余医院,让其走向市场,引入第三方保险机构,监督并制约其收费的合理性。收费不合理,第三方保险机构就会把其客户群即患者转到其他收费合理的医院,由此使市场化运转的医院利润率趋于合理、平均。

  另外,要不断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规模,改变目前医疗保障制度结构单一、覆盖面狭窄、保障功能低的弊端,使绝大多数人能够享受到基本医疗保障。

  可喜的是,刚刚在两会上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从三个方面突出抓好医疗卫生工作,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一是加快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五年内国家财政将投入200多亿元,对乡镇卫生院和部分县医院的房屋和设备进行改造;二是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实行社区首诊制度试点,逐步实现小病不出社区、大病才上医院;三是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整顿和规范医疗服务、药品生产流通秩序。

  眼下,平价医院、惠民医院、济困医院已经在一些地方试行,盼望它们能给更多人带来健康的新希望。

责编:薛蓝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