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首页 > 新闻频道 > 财经新闻


如何防范银行卡风险  
06月16日 16:11

    近日对“克隆卡”盗取银行存款一事的报道,引起许多读者的关注,他们纷纷向记者询问银行卡的安全性有多大。还有一位石家庄市居民找到记者,叙述了和赵磊同样的遭遇:他的银行卡存款也不知不觉地被人在深圳市盗取了。

    为此,记者走访了一些银行界人士。他们认为,从理论上或从纯技术上来讲,银行卡的安全性是可以肯定的。至于出现卡内存款丢失事件不外乎非恶意原因和犯罪分子作案两种可能。非恶意原因主要有:持卡人操作失误、银行工作人员操作失误、计算机系统程序错误、网络传输故障等。这些原因造成的卡内存款丢失其实是假丢失,经发卡银行和持卡人的共同努力,丢失的钱是可以找回来的。

    据介绍,目前犯罪分子作案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克隆”银行卡。犯罪分子通过在一旁偷窥、在自动柜员机上安装微型摄像头或使用远距离摄像机、利用盗卡器等方式获得银行卡的卡号和密码,再用高科技手段“克隆”出含有同样信息的新卡或通过网上银行,盗取原卡内存款。去年西安市公安机关就侦破了一起此类案件。二是用假卡、空卡“掉包”,有的持卡人购物或在饭店消费后,随意将银行卡交给导购员或服务小姐,然后漫不经心地输入密码,等卡再回到手中时已被“掉包”,密码也已被偷窥。此外,一些犯罪分子还在自动柜员机贴一张所谓“紧急通知”,声称接上级银行通知,柜员机系统需进行程序升级,用户必须把资金转移到指定的帐户上,或按一些提示进行操作等。只要把资金转出或进行了某些操作,持卡人必定被骗无疑。

    我国已进入“卡时代”,防范银行卡风险正在成为人们日益关心的问题。中国建设银行一位工作人员说,客户一定要保护好银行卡密码。办新卡时,应当场检查密码信封,如信封被打开过则应当立即调换,领到卡后应及时更换密码,并应经常修改密码,不宜用电话号码、生日等易于破译的数字作密码,身份证和银行卡也应分开存放。

    银行界人士指出,在银行柜台、自动柜员机上取款时或划卡消费,输入卡号和密码时应防止被身旁居心不良的人偷窥,注意自动柜员机上是否有摄像头等多余“装置”;作废的存、取款凭条,银行的利息单,自动柜员机交易流水单等任何含有相关信息的凭证切忌随意丢弃。消费者持卡在公共场所消费时,最好亲自到前台刷卡结账,收银员还卡后要仔细验收。对于银行卡使用中不清楚的事项最好不要向陌生人咨询,应当向发卡银行专门机构咨询。

    一些储户认为,银行方面也应强化银行卡安全管理,改善用卡环境,在柜台、自动柜员机上设立独立的单人操作空间或警戒线,并提示储户妥善保管账号、密码。(王金涛、杨帆)



责编:杨洁 来源:新华社


相关新闻
警惕“克隆卡”盗取你的存款(06月14日 15:28)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