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持了近4个月的上升势头后,欧元对美元的汇价终于在15日突破了1比1大关,升至近两年半来的最高点。
欧元之所以能一扫自1999年问世以来的颓势,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美元神话”光环的消失。自90年代中期以来,强势美元便成为国际外汇市场上的基调。由于美国能凭借其独领风骚的“新经济”为国际资本提供有竞争力的投资回报,股票市场的持续攀升更是让投资者获利甚丰,形成了国际资本不断涌入美国的“良性循环”。大量外国资金的流入,既弥补了美国的巨额贸易逆差,也推动了美国的消费和投资,支撑了美国的股市和汇市。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当美国“新经济”泡沫破灭,再也支撑不住高高在上的股价时,美国的麻烦就来了。对投资者而言,股市的惨跌已然是一场灾难;“9·11”事件及美国随后进行的反恐战争,又让人怀疑美国是否仍是国际资金避险获利的“安全港湾”;安然、世界通信等美国大公司假帐丑闻的连续发生,更是让投资者对美国上市公司和金融市场的可信度产生了怀疑。当市场纷纷对美元资产持怀疑态度的时候,欧元与日元便成了投资者合理的选择。
国际资本的趋利性,导致了外汇市场的剧烈动荡。不过,美国和欧洲的中央银行似乎对这一新的变化有些“无动于衷”,而日本央行却显得很沉不住气,三番五次地入市干预。说来也不奇怪,这与汇率变化对各国经济的影响不同有关。
对欧元区国家来说,欧元升值使能源和其它进口产品的价格下降,欧洲央行可以不必因担心通货膨胀而提高利率,进而影响经济的复苏步伐。对美国而言,美元贬值可增强美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改善其经常项目巨额赤字的状况,也不是件坏事。但对指望以扩大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日本政府而言,日元升值则来得非常不是时候。自5月底以来,日本央行已7次入市干预,但都没能阻止美元下滑的趋势。当然,如果美元下滑过快过猛,也不排除三家央行联手干预的可能。
对外汇市场的人士来说,欧元对美元1比1的比价,是一个关口,是条心理线。但对欧元的支持者而言,1比1的比价,就更具有独特的象征意义了。
欧洲人在推出欧元时,除了希望它能在统一内部市场、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发挥作用外,也希望欧元能向美元发起挑战,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以欧元区12国的经济实力为依托,欧元已是继美元之后的第二大货币。但由于欧元对美元的比价一直在低位徘徊,导致各国政府和投资者对欧元的信心不足,欧元的国际地位也难有大的提高。
有经济学家指出,如果欧元能够在较长时间里对美元的比价稳定在1比1的价位,那么各国很有可能会增加官方外汇储备中欧元的比例,并在金融交易和贸易结算中更多地使用欧元。在这种情况下,目前美元占主导地位的国际货币格局可能会有一个比较大的变动。
当然,一种货币的地位强弱,最终还是要由发行这种货币的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决定。今年以来,欧元区经济虽然出现了一定幅度的增长,但仍然面临内需不足和经济结构调整缓慢等问题,在经济实力上与美国仍存在着较大差距。欧元要想与美元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起平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田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