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首页 > 新闻频道 > 财经新闻


上半年北京GDP增长9.1% 新增长点待寻求   
08月21日 13:27

    北京晨报消息:北京市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数据表明,上半年本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346.8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9.1%。

    据有关专家分析,从2000年到2001年的各季度数据显示,本市经济一直处于高位增长。今年上半年的增速回落,主要是由于本市重点工业和高新技术工业增速减缓,影响了第二产业的速度。

    近几年,本市工业在高新技术产业的带动下步入高速发展时期,增长速度在各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同时对全市经济的增长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00年,工业增长拉动GDP增长5.3个百分点;去年上半年,工业的贡献率高达50.1%,拉动GDP增长5.5个百分点。而今年上半年工业的低速增长使其贡献率仅为16.5%,拉动经济增长1.5个百分点,影响全市经济增幅回落。有关人士认为,在发展本市工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必须寻找培育新的增长点。(郭淑香)



    附件:

    2002年上半年北京经济运行景气监测报告

    北京市统计局消息:上半年,北京市经济运行基本平稳,宏观景气状况总体正常,景气灯号继续显示绿色信号。

    一、宏观景气状况变动特点

    从景气曲线运行轨迹及各监测指标的表现来看,上半年我市经济运行景气状况大致呈现如下特点:

    1、宏观经济总体景气度“相对”偏低。从预警监测图可以看出,今年上半年,景气曲线一直在绿灯区的中部偏下区域运行,这表明虽然从总体情况看,景气变动仍在正常范围之内,但与近年同期相比,景气度明显偏低(今年上半年综合景气度平均分值为33,而2000年、2001年同期分别为35.7和38.2), 这种状况在很大程度上与工业等部分领域的低速开局有关。令人欣喜的是,二季度景气曲线已呈回升态势,意味着总体景气状况在逐渐回暖。

    2、多数监测指标表现相对稳定。12项监测指标中,虽有4项指标仍呈现不同程度的弱冷状态,但其余多数指标均处于绿灯及以上区域,说明经济运行中上升因素仍居主导地位。

    二、主要预警指标的监测结果

    1、GDP增速逐月回升,景气信号趋于稳定。

    上半年我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346.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 比上年同期增长9.1%。从各月数据看,GDP增速稳步回升(1-2月为6.9%,其后依次为7.3%,8.4%,8.6%,9.1%)。经济增速回升主要是因为第二、第三产业发展速度均有所加快,上半年第二、第三产业分别增长5.7%和11.7%,增速比一季度提高4.1和0.3个百分点。从该指标的景气状况看,景气度逐月回升,景气信号(绿色)趋于稳定。

    2、工业领域、消费品市场的市场约束有所缓解,但景气度依然较低。

    ──工业景气度缓慢回升。工业作为我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其景气状况对全市经济具有重要影响。一季度,工业领域的景气状况明显偏冷,从该领域的两项监测指标看:一季度工业增加值增速仅为1.2%(全国为11.2%),为近5年来增长最慢的季节;独立核算企业产品销售收入增长几乎为0(全国为10.7%)。但进入二季度以后,随着市场需求(特别是国外需求)的增加,产品销售率逐步提高,工业生产形势趋于好转。上半年,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4.1%,比一季度回升2.9个百分点;工业领域的景气曲线接近绿灯区域。

    ──消费品市场景气状况基本正常。从表面上看,今年上半年全市消费品市场似乎不如近年同期景气: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5.3%,即使扣除物价因素,增速也只有7.1%,比近年同期低4-5个百分点。但结合其他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就会发现消费品市场表现基本正常,甚至不乏热点。第一,今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月均零售额137.2亿元,比去年同期高6.9亿元,增量并不算少(况且零售物价一直为负增长);第二,从居民消费支出情况看,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4954元,同比增长15.4%,增幅远高于去年;第三,从商品房、汽车销售市场情况看:商品房市场个人购房比例占到九成,销售面积和销售额的增幅均超过15%;汽车市场个人购车也占绝对比重,销售量增幅超过30%,居民消费热情未见减退。

    所以,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低”增长并不意味着消费需求有所减弱,相反,这种现象暗示我们居民的消费结构已经发生变化,消费领域已从传统的“吃、穿、用、烧”扩展到“行(以车代步)、住(改善住房条件)、游(旅游)、医(保健、医疗保险)”等许多新的领域,我们应当重新认识和分析居民的消费行为。

    3、地方财政收入、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两项监测指标处于快速增长区。

    ──财政收入继续快速增长。上半年我市完成一般预算收入272.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1%,其中营业税增长23.6%,增值税、个人所得税分别增长19.6%、20.1%。财政收入的景气信号已连续28个月显示在快速增长区域。

    ──外贸出口景气度略有波动。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今年以来我市地方出口波动较大。上半年累计实现出口总值24.3亿美元,同比仅增长4.6%;而且各月出口额波动较大,月度出口额高低相差1.2亿美元,同比扩大1.2倍,月度出口总值的标准差为0.44,高于去年同期的0.39。这种波动既与假日因素有关,也与国际经济形势、我市出口商品结构等密切相关。从目前的形势分析,国际经济形势的积极走向将有利于改善我市后期的出口形势。

    出口的景气度目前处于浅篮灯区与绿灯区的临界区域。

    4、固定资产投资景气状况稳定。

    今年上半年,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14.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4%。从投资分布看,有几个特点:(1)房地产投资继续占据“半壁江山”。上半年,房地产投资占投资总量的55.2%,同比增速达36.2%,比全社会投资增速快22.8个百分点,依然是拉动投资增长的主要因素;(2)第三产业投资力度有所加大。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中(不含房地产)第三产业投资比重达84.9%,比上年同期提高6.6个百分点;(3)民间投资(不含外商及港澳台)比重继续上升,由上年同期的39.4%上升至目前的43.5%。

    固定资产投资领域延续了去年以来的良好发展态势,继续对经济增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该领域的景气状况比较稳定,一直呈现绿色信号。

    5、居民消费价格继续低位运行。

    上半年我市各类消费品价格升降不一,下降幅度较大的主要是衣着类(-6.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4.3%)和交通通讯类(-2.8%);物价上升比较明显的是居住类(3.4%)和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1.3%)。从总体情况看,1-6月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同期下降2.4%,消费物价继续保持低位运行态势。

    三、监测结果评价及后期走势判断

    从预警监测图可以看出今年上半年我市的宏观景气曲线起步较低,而且与近年同期一路攀升态势完全不同,呈现出一种先降后升的“V”型走势。这种轨迹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年初前两个月工、商业形势相对低迷,直接导致了总体景气度的下降;进入二季度以后,上述领域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回暖”迹象(比如,工业增加值的增速由一季度的1.2%回升到上半年的4.1%;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幅由3.7%回升到5.3%),这些积极变化“促成”了总体景气度的相应回升。

    第三季度景气状况判断:

    从上半年经济运行的总体景气状况看,制约因素仍集中于需求方面,因此后期景气走势如何主要取决于需求方面的变化。根据目前的形势分析:国际经济形势的积极变化将为我市出口的增长创造有利条件,出口形势好转又会直接缓解我市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的部分高新技术企业(如诺基亚等电子信息类企业)所面临的需求不足压力。从消费领域看,居民消费结构变化明显,非消费性支出增长迅速,特别是商品房市场和家用轿车市场分别呈现畅销和热销的喜人景象。这些现象表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态势已露端倪,从“点”到“面”逐步扩散将是必然趋势。从上半年的情况看,北京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步增长,增幅均在两位数以上,这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无疑是最大的利好因素。此外,奥运行动规划的正式实施也将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投资需求。因此,第三季度的宏观景气状况有望在上述积极因素的作用下继续得到改善。



责编:杨洁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