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首页 > 新闻频道 > 财经新闻


高盛报告:中国并未掏空其他地区制造业   
09月09日 12:48

    中国经济时报报道:国际上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走向工业化将挖空世界其他地区的制造业,并遏制其他地区的经济增长。而世界著名投资银行高盛公司的报告则指出,上述担忧没有事实根据。

    针对国际投资者、学术界及各国政府官员对中国经济“神话”的关注,高盛最近发布了题为《有关中国和世界的五个神话》The Five Great Myths About China and the World的系列研究报告。五神话涉及中国经济在全球中的地位、世界工厂、中国的劳动力竞争优势、中国国内通缩对周边国家的影响以及中国崛起与周边国家的生存压力。

    这份由高盛(亚洲)董事总经理胡祖六和执行董事安德森联名的报告,通过罗列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发现,国际各界对中国“神话”的担忧没有根据。

    报告第二部分是针对“神话二:‘新兴的工业化中国’正在掏空世界其他地区的制造业,并且遏制了其他地区的经济增长”做出的回应。

    通过分析,高盛得出如下四个主要结论:

    ——中国并不是要取代亚洲或发达国家的具有高利润的制造业。

    ——中国的经济活力并没有阻碍其周边地区全面增长,中国从其地区贸易伙伴进口和向这些国家出口的贸易量相当。

    ——中国现在抢占了发达国家市场的说法是误导人的,这其实是“双重统计”的结果。

    ——中国作为一个低成本的工业制造者而崛起,并没有掏空亚洲或其他地区的制造业;相反,由于对外贸易迅速开放和快速增长而带来的代价,绝大多数由中国自己来承担。

    “从只能生产小熊维尼玩具和乔丹气垫运动鞋,到成为全球高科技产业的加工厂,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的变化是再明显不过的了。中国作为高利润的先进科技产品制造者的身份而崛起,将很大程度上改变中国的制造业格局。中国不再只是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比如玩具和纺织品)了。实际上,这一转变过程正在发生。对于一个全球性企业来说,它是意味着‘你必须在中国的制造业市场占有主要的份额,因为即使你的竞争对手们现在没有去,但是,不久他们就会去。’”

    这是“神话二”传说的一部分。

    “简单地说,人们普遍的观点是中国可垄断世界制造业生产的一大部分,但却对中国贸易伙伴的竞争能力表示极大的担忧”,高盛认为,“然而,如果对数据加以认真分析,我们会发现另外一种情况”。

    报告说,中国并没有垄断高增值的制造业;它仍然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是高端产品和自然资源的大进口国。由于中国从其地区贸易伙伴那里的进口额和中国向它们的出口额相当,所以中国的活力并没有阻碍周边地区的经济增长。所有的消费者都将受益于更低的商品价格,而世界其他国家受益于中国市场需求的增长。

    中国的双边贸易盈余和快速强占发达市场的说法是误导性的。在区域“生产链”的最后一环上,中国进口来自亚洲其他国家的部件,而出口最后产品给终端消费者。结果,中国在发达市场的份额出现爆发性的增长,这其实是“双重统计”。

    没有什么证据证明中国凭着低制造成本而崛起会掏空亚洲或者其他地区的制造业。发达国家在很久以前已放弃了中国现在专长的低端产品制造行业,将重点转为增值较高的工业上,亚洲新兴工业国和地区也在不对他们经济构成过度影响的情况下效法这个做法。中国在出口领域的主要竞争对手——东盟,在轻工业制造方面保持了稳定的增长。由于对外贸易迅速开放和快速增长而带来的代价,很多由中国经济自己来承担。

    “不要单着眼于中国生产了什么,而要看它对外贸易的产品是什么”,高盛表示。

    中国可能在发展自己的半导体产业、汽车产业、电信产业和生物科技产业,甚至有了自己的太空计划——但是,除非中国在这些产业上变成净出口国,否则这些对世界其他地方不会带来什么冲击。在国内重工业及高科技产业强劲增长与净出口产品主要集中在低端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之间并不存在矛盾。

    资本密集型产品并不意味着资本密集型出口。中国只是一个中度开放的庞大经济实体。出口和进口各构成了大约20%的国内生产总值。这意味着80%的国内市场的需求要靠国内生产来支持。尽管它可能也相对重视发展对外贸易关系,但是,中国绝大多数的汽车、机械、电脑和电子配件将仍然是国内生产的。

    中国的进口和出口一起增长,而从全球范围看,贸易盈余是很小的。即使在1998年的最高点时,中国的贸易盈余从来没有超出过其贸易伙伴的全体国内生产总值的0.2%;中国在过去十年贸易盈余的平均值接近于其贸易伙伴的出口性国内生产总值的0.05%。而且,在最近四年,中国的贸易盈余在持续地下滑。这意味着中国贸易的边缘性增长实际上对其贸易伙伴起到的是积极性影响。

    “就对世界市场造成的纯粹影响而言,中国与其邻国相比也显得黯然失色。从其贸易盈余看,中国从未接近其邻国对世界商品市场所造成的影响”,高盛强调指出。

    “事实上,中国对外贸易迅速增长的相当部分是被‘双重统计’了。”在过去的十年中,中国“实际”出口到经济三强市场的贸易额大大低于公布的数据,而中国和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在贸易活动中不再有什么根本性差异。

    那么,如果中国成为赢家,那么谁会是输家呢?

    高盛分析认为,首先,美国、欧洲和日本经济三强中没有调整压力的迹象;中国的经济规模仍然很小,不能产生十分严重的冲击;发达国家很久以前就从低端产品制造业转型了。中国作为一个制造业外包的目的地,对于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这样的结果是资源重新配置,迅速转向更高利润的行业。由于东盟是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发展空间中更为直接的竞争对手,所以情况更为复杂。但考虑到过去几年东盟各国宏观经济状况变动较大,所以东盟各国并没有显示出经济结构调整的迹象。实际上,中国贸易自由化的最主要的调整成本由中国自己承担了。(单羽青 谢宝康)



责编:杨洁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相关新闻
我国装备制造业加速与国际接轨(09月06日 02:44)
(聚焦制博会)制造业仍是未来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09月04日 09:14)
(聚焦制博会)跨国公司青睐“中国制造”(09月04日 09:22)
真钱制造模型船 城管当街惩小贩 (09月04日 14:53)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