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资银行网上业务实质突破
央视国际 (2002年09月16日 14:52)
中国经营报消息:原本在外资银行里并不太抢眼的东亚银行,自从8月27日被央行批准成为首家获准经营网上银行业务的外资银行后,在业界人气急升。其北京代表处代表陈健文直率地表示:“(争得)‘第一’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官方认可,在网上银行业务中抢到第一张牌照,对东亚银行来说有着重要的品牌效应。”
但陈健文恐怕没有想到,这第一张牌照的意义其实已超出东亚银行的范围。首先,对于其他外资银行来说,意味着网上银行之门已开,何时轮到自己只是个时间问题;其次,对于中国金融认证中心下属的15家中资银行来说,东亚获得牌照让他们意识到了自身的危险性以及跨行联网的紧迫性,目前“客户证书的跨行通用”工作正在紧张实施当中。而工商银行最近获《银行家》杂志评出的“全球最佳银行网站”已显示出国内网上银行初具国际竞争力。
外资银行只欠政策东风
汇丰银行早在2000年8月就在香港开通了网上银行业务,据其公关部张丹丹介绍,已有相当大比例的传统客户同时又接受了其网上银行的服务,虽然没有拿到内地首张网上银行牌照,但她表示,“第一”并不是最重要的,能提供高品质服务和安全保障才是网上银行的关键。
花旗银行中国分行行长施瑞德更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花旗在网上银行相关技术上已完成了准备。保守的估计,明年将在中国推出个人网上银行业务。”花旗公关部对于日前有媒体报道其在中国已申请了19项“商业方法专利”一事也并未予以否认,但表示,花旗的知识产权保护是世界同步的。据猜测,花旗的这些专利申请多数与网上银行业务有关,在商业方法是否能申请专利尚不明朗之际就未雨绸缪,不难看出花旗对于网上银行的重视。
有关人士分析到,由于目前外资银行开设分行还有资金和时间限制,因此借助网上银行扩大辐射面越来越被外资银行重视。此外,由于外资银行在全球范围内有着网上银行业务的经验,因此,可以说目前外资银行的多项前期准备都已完成,只欠政策东风。
中资银行能否同仇敌忾
就在东亚银行对外宣布获准经营网上银行业务的同时,在国内较早推出网上银行业务的招商银行则秘密地在深圳等地进行了一项实验。
据实验的合作方武汉精伦电子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透露,双方将合作在全国28个城市的数万个小区推出网上银行业务,业务的载体是一种公用多业务终端,这些矗立在小区和街头的新一代公话,由于支持招商银行的网上银行系统,客户只要持有招商银行的“一卡通”,就可以方便地在家门口查询、交费等。据了解,招商银行此举主要是为了抓住一些边缘客户,保持其在网上银行的先发优势,并力争用“傻瓜式的银行终端”招揽更多的客户。此外,广州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广州分行也计划在广州推出类似服务。
除了各家商业银行的“自选动作”,由央行牵头、15家银行联合组成的中国金融认证中心,也正在酝酿实行客户证书的跨行通用。刚刚通过了国家信息安全测评中心测评的该中心,主要支持各种网上银行信息传输的安全认证需要,今年通过该中心认证证书实现的网上银行交易额已超过万亿元。据该中心总经理刘大隆介绍,证书的跨行通用使客户只要拥有一张证书就可以登陆多家银行的网银系统,免去了购买多张证书或安装多个客户端软件的重复性工作,真正体现了网上银行方便快捷的优点。他表示,很少有企业客户是只在一个银行开户的,客户的多样性金融需求,注定了银行不能将自己的网上银行封闭起来,形成孤岛效应。据了解,目前该中心旗下一些商业银行虽然有一些自己的“小九九”,但对于跨行支付的大方向总体还是很认同的。“尤其是外资银行获准经营网上银行业务之后,我们感到更有必要加快互联互通的步伐,整体加强与外资网银的竞争能力。”
技术提供商等来了赚钱的机会
面对扑面而来的网上银行热潮,最开心的恐怕还是一些技术提供商。加拿大ENTRUST公司是中国金融认证中心的解决方案提供商,除了架设在金融认证中心的主系统,各成员银行的分系统也主要由该公司提供。该公司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刘征宇介绍,技术提供商主要是帮助客户实现网银业务安全保障的五性——身份认证、信息私密、信息完整、不可否认、访问授权,目前该公司在世界上已有1000多家用户,其中150余家是金融用户。由于看好中国市场巨大的商机,该公司从1999年起就开始进入中国,结果第一单生意就碰上了中国金融认证中心这样的大客户。也许正应了那句“最好的公司总是默默赚钱的公司”的行话,刘征宇表示,进入中国几年来,他们几乎从来没有和媒体接触过,但生意一直很好。虽然刘征宇不愿透露具体的销售额,但从其业务规模及增长空间不难推断,那应该是一个令人咋舌的数字。
上海华腾软件系统公司由于帮助花旗中国完成了其网上银行的企业客户部分,最近在圈内也大出风头。该公司北京分公司销售部史建翔表示,该公司最初的主营业务是卡基业务,早些年的金卡工程将近60%的业务都是他们包揽的。近两年来,由于网上银行的兴起,他们用在网银上的虚拟卡业务成了增长最快的部分。
中外资网银谁能收编谁?
刘大隆和刘征宇分别向记者证实,目前国际上有一个IDENTRUS组织,已经发展了61家银行的网上银行加入,一些已进入中国的著名的外资银行都是其成员,该组织的宗旨就是要建立一个世界范围的网银的联合体。中国金融认证中心目前在中国所做的网银联合体,结构与IDENTRUS非常相似。近日,台湾华一银行已经正式加入中国金融认证中心,东亚银行也与该中心开始了接触。
刘大隆表示,为了吸取以前中资银行在银行卡业务上的教训,中国银行界应该尽早动手,实现网银业务的互联互通。目前,实现证书的跨行通用、增强中资网银的整体竞争能力是当务之急,至于中外资网银组织将来如何对接,现在还很难预测。
花旗和汇丰公关部也表示,目前他们的主要目标是拿到网银业务执照,在这一前提尚不具备时,不方便预测今后格局。
一些银行界人士表示,由于网银在世界范围内也是个新生事物,中外资银行的起跑时间、技术差别并不大,因此,中外资银行在开始阶段的表现恐怕差别并不大,最关键的是要看后劲。谁能收编谁的悬念恐怕也要几年后才见分晓。(杨磊)
责编: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