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财经新闻 > 正文

上半年经济发展回眸:谁是投资热的发动者

央视国际 (2004年07月14日 18:06)

  新华社北京7月14日电(记者赵承、刘铮)上半年,中国经济最为抢眼的指标是投资的迅猛增长,这是多年来没有出现过的。正是由于投资的带动,中国经济在局部地区、部分行业出现了过热的倾向。

  当前,在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作用下,投资增幅正在逐步回落。但是,这次投资热中所暴露出来的市场化投资的盲目性,地方政府干预经济过多的问题,需要高度重视,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以防止病症复发。

  社会资本为投资提供充裕的资金支持,市场成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一方面增强了经济增长的内生力量,另一方面也存在着盲动的倾向。

  中国投资的历次冲高,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政府资金的大规模介入。然而,今年上半年,投资的迅猛增长在相当程度上是由于社会资金的迸发,市场的自发冲动。

  一组数据可以作为这一结论的佐证:今年前5个月,全国城镇投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同比增长33.3%,而民营企业投资增速高达70%。民营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也由1994年的31.8%上升至目前的一半左右。

  在人均GDP跨上1000美元新台阶后,中国城镇居民,特别是大中城市居民的消费急剧升级。汽车、住房,成为消费者争相购买的重量级商品。大量城市拆迁,造成了许多拆迁户对住房的被动需求。旺盛的需求,带来了房地产、汽车业的蓬勃发展,从而拉动钢铁、水泥、电解铝行业的利润以翻番的速度攀升。巨大的利润刺激敏锐的社会资本,兴起了投资的高潮。

  对照一下一些行业的利润和投资增长情况,我们就能明白,市场自发冲动的强大力量。今年前两个月,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利润增长1.2倍。同期,钢铁业投资增长了172.6%。在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作用下,钢铁投资虽然有所抑制,但前5个月增长仍然达到76.6%。

  目前,我国民间资本存量高达12万亿元以上,已经超过国有资本的存量。但也应该看到,市场化的投资者由于掌握信息的不完全,在投资决策上存在着盲动的倾向。尽管权威经济部门一再发出警示,但受眼前利益的驱动,今年前两个月,投资热潮反而愈演愈烈。在一系列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下,这些行业才逐步降温。

  地方政府发展热情高涨,利用行政力量配置资源。一方面加快了地方经济发展的步伐,另一方面加剧了低水平重复建设。

  有不少人认为,当前的投资中,政府资金所占份额不大。因而,投资热纯粹是一种市场化力量作用的结果。这是一种片面的理解。事实上,在新一轮投资热中,地方政府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去年各地政府陆续换届,又正值开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地方各级政府加快发展的热情高涨。这种发展,无论是造福人民的志向,还是树立政绩的愿望,都是应当得到肯定和保护的。

  但是,也应当看到,不少地方政府的行政推动,出于短期利益考虑,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加剧了投资的盲目扩张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地方政府干预经济不再单纯依靠投资等显性手段,而是趋于隐性化。

  首先就是乱批土地,乱建开发区。土地作为地方政府手中掌握的最重要资源,自然在招商引资中发挥着“王牌”作用。山东个别县的开发区居然多达50多个。截至6月中旬,全国共清理出各类开发区6741个,规划用地面积3.75万平方公里,超过全国现有城镇建设用地的总面积。

  其次是各种名目繁多的优惠政策。一些地方招商引资不从改善企业经营环境、提供良好服务入手,却在优惠政策上搞起了大“比拼”。这使得一些散、乱、差企业,由于成本较低,也有了发展的空间。

  三是大拆大建,急于改变城市面貌。全国600多个城市,2000多个县城,相当一部分在搞大拆大建。不少贪大求洋,盲目攀比,小小县城,动辄建大广场、宽马路。由此造成的投资需求不可小视。

  发挥好市场的“无形之手”,规范政府的“有形之手”,推动投资的合理增长,才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对于投资热现象,党中央、国务院已经有了明确的治理对策。辨证分析,区别对待,有保有压,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当前,由于投资主体的变化,投资调控具有一定复杂性。如果把握不好尺度和力度,民营企业受到的损伤将比较大。这些企业却恰恰是近年来我们采取各种政策措施进行扶持,希望其发展壮大的力量。

  对于市场化投资中,符合国家政策的,不但不能限制,还要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它们发展。特别要引导它们投资到薄弱环节上。对于那些不符合发展方向的市场化投资,比如在三大过热行业,也尽量采用市场化的手段,在用地、规划、环保等方面抬高门槛,与国有企业采取一视同仁的标准。

  对于地方政府,首先要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不再单纯以GDP作为考核的标准,不能单纯以城市面貌的变化评判功劳的大小,而要引导地方官员从长远考虑,把功夫下在真正能为老百姓带来福利的地方。其次是要依法行政,通过财政、金融等手段调控经济的运行,通过经济政策规范企业的发展,而不是通过各种显性或者隐性的手段干预投资,过多、过深地介入微观经济。

责编:张丽  来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