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宏观分析之四:工业过度增长趋缓
——工业过度增长趋缓 产品库存变化明显
央视国际 (2004年07月15日 14:08)
·上半年宏观经济分析之三:三大原因致消费需求增长平缓
·上半年经济回眸之二:点击宏观调控三关键词
·上半年经济发展回眸之一:如何看接近两位数高增长
·上半年工业生产数字统计:同比增长17.7%
·上半年我国税收收入稳定较快增长
8今年以来,我国工业增长速度再创新高,重工业对工业增长的引擎作用继续凸现。工业企业效益总体上继续高涨,利润创近年来最好水平。宏观调控对工业的影响也已显现,部分工业行业的投资、生产正向合理水平变动。
8在工业快速增长的同时,工业领域的一些问题也凸现出来,煤、电、油价格上涨、供应紧张,重点工业品库存变化明显,煤炭库存下降至20年来的最低点,钢铁、汽车、玻璃、电解铝等行业库存明显上升。
8初步预计今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将增长16.5%左右,工业品出厂价格先扬后抑,全年上涨4%左右。因此,有必要加强煤、电、油安全运行管理,优化工业结构,转变工业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工业健康发展。
上海证券报消息:
一、工业运行总体处于良好状态
今年上半年,我国工业运行总体上处于近年来较好的状态。
1、工业增长速度创近年来新高
今年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20036.90亿元,同比增长18.1%,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去年同期。其中,1-5月各月,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7.2%(扣除春节因素增长19.1%)、23.2%、19.4%、19.1%、17.5%,各月同比增长速度均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在快速增长的同时,工业生产呈现出如下特点。
第一,重工业对工业增长的引擎作用继续凸现。1-5月份累计,重工业完成增加值13437.87亿元,同比增长20.2%,轻工业完成增加值6599.02亿元,同比增长15.6%,重工业增长速度高于轻工业增长速度4.6个百分点,我国工业的重工业化趋势十分明显。
第二,在各行业当中,电子通信、交通运输设备制造、黑色冶金、电气机械、化工、电力和通用设备制造等七大行业对工业增长起到了决定性作用。5月当月这七大行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都在5%以上。其中,电子通讯行业的贡献率最高,达到14.5%,拉动工业增长2.5个百分点;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对工业的贡献率为8.6%,拉动工业增长1.5个百分点;黑色冶金行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6.9%,拉动工业增长1.2个百分点;电力、电气机械、化工和通用设备制造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在5%至6.4%之间,分别拉动工业增长0.9至1.1个百分点。
第三,各类工业企业增长速度不一。1-5月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8769.76亿元,同比增长14.7%;股份制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8778.93亿元,同比增长18.2%;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5622.06亿元,同比增长22.0%;集体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048.35亿元,同比增长11.4%;股份合作制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71.17亿元,同比增长12.8%。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和股份制企业增长速度最快。
2、工业经济效益总体水平创12年来同期最好水平
今年以来,工业企业效益总体上继续高涨,利润创近年来最好水平。
第一,工业经济效益继续攀升。1-4月份,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58.34,比上年同期提高16.83个百分点,创近12年来同期最好水平。主要经济效益指标与上年同期相比,总资产贡献率为11.72%,提高1.39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为115.75%,提高4.27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为6.83%,提高0.57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为2.03次,提高0.18次。
第二,工业企业利润创近年来最好水平。1-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3342.1亿元,同比增长45.7%。各种类型企业利润增长率先后排名为:私营企业增长61.8%;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43.6%;股份制企业增长41.4%;集体企业增长37.6%;股份合作制企业增长36.6%。
在39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38个行业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实现利润增幅最高的五个行业是: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6.98倍;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2.2倍;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增长2.06倍;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33倍;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29倍。
第三,产品销售收入增长较快。1-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5320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4%。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21276.4亿元,增长26.5%。
但是也存在着亏损企业亏损额有所上升、企业产成品资金和应收账款增长较快等问题,值得关注(见表1)。
3、工业投资增长速度创近年来的最高速度
今年1-5月份,全国城镇5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965亿元,增长47.8%,增速创近年来的新高,但是月累计增幅出现下降趋势,1-5月增幅比前4月回落9.8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1-5月纺织及服装业投资265亿元,增长41.1%,增幅比前4月回落20.4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业投资448亿元,增长66%,回落7.5个百分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投资329亿元,增长67.8%,回落26.9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开采和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653亿元,增长73.2%,回落19.6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开采和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194亿元,增长60.8%,回落22.3个百分点;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投资282亿元,增长57.6%,回落10.6个百分点;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投资126亿元,增长84.9%,回落26.2个百分点;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1433亿元,增长47.3%,回落0.5个百分点;石油加工、炼焦业投资165亿元,增长121.1%,增幅上升1.6个百分点。
其中电力投资方面,2004年1-4月份,电力投资项目计划总投资14665.58亿元,增长53.2%,比去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根据城镇5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统计,1-4月电力投资888.59亿元,同比增长49.4%,增速比上年提高17.8个百分点,比上年末提高30.7个百分点。1-4月份,电力投资表现出投资总规模大幅度增长,大项目明显增加;西部地区电力投资增长最快;资金状况良好,贷款增长较快;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仍然占据主导地位等特点。
1-4月份城镇500万元以上的投资项目中,制造业投资增长70.7%,钢铁工业投资增长99.1%,水泥工业投资增长79.0%,铝采选及冶炼投资增长86.6%。高耗能工业投资增速过快是煤电供应紧张的主要原因。
总之,投资对工业的高速增长起到了有效的拉动作用。
4、工业品出口快速增长
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形势好转,主要国家经济发展加快,工业品出口面临有利的国际环境。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699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5%。据测算,一季度出口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约为18.1%,拉动工业增长3.2个百分点。4月份,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2828亿元,比去年同月增长32.7%,增速比去年同月高3.9个百分点。5月份,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2882亿元,比去年同月增长34.1%,增速比去年同月高8.1个百分点。今年1-5月份,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增长速度出现逐月增长态势,外需对工业的需求拉动作用不容忽视。
5、宏观调控对工业正在产生积极影响
去年下半年以来,面对投资增速过快、物价上涨、高耗能产业过度发展导致煤电油供应紧张等宏观经济形势,中央政府先后采取了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等宏观调控措施,对于防止宏观经济失控起到了有效的遏制作用。目前,宏观调控已初见成效,宏观调控对工业的影响也已显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月同比增长速度已出现下降趋势,部分工业行业的投资、生产正向合理水平变动。
面对钢铁、电解铝、水泥等行业过热情况,发改委、人民银行等宏观调控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采取了诸如制止钢铁电解铝水泥等行业盲目投资、提高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加强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协调配合、推出部分行业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目录等,对这些行业的盲目重复建设将起到有效抑制作用。
今年1-5月份,粗钢生产10390.66万吨,同比增长22.7%;钢材生产11345.32万吨,同比增长24.3%;氧化铝生产284.80万吨,同比增长17.0%;水泥产量34285.64万吨,同比增长20.1%。增长速度仍然高于去年全年的增长水平,但是从月同比增长速度看,4、5月份这四种产品的增长速度已明显低于2、3月份的增长速度,过度增长势头正在趋于好转。
二、工业发展存在三大问题
在工业快速增长的同时,工业领域的一些问题也凸现出来,主要表现在煤电油供应紧张、价格上涨、重点工业品库存变化明显等方面。
1、工业增长遭遇能源供应瓶颈约束
2004年1-5月份,我国规模以上企业能源生产总量达59631.44万吨,同比增长13.1%,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发电量8175.68亿度,同比增长16.1%,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增长速度创近年来的新高。
但是煤电油供应紧张日趋严重,工业增长遭遇能源瓶颈约束。首先,电力供应紧张状况有加剧趋势。我国在2002年开始出现明显的缺电现象,当年缺电省份有11个,到2003年缺电省份上升到21个,今年上半年缺电省份进一步上升到24个,缺电省区明显增加;与此同时,电力供应缺口也由2003年的1000万千瓦上升到2000万千瓦左右,今年夏季电力供应缺口有可能进一步上升到3000万千瓦左右,电力供应不足的局面比较严重。其次,煤炭特别是电煤供应紧张。今年1-5月份,我国规模以上企业原煤产量为60020.22万吨,同比增长16.1%,但是强劲的需求导致价格上涨,库存明显下降。第三,石油进口继续扩大。今年1-5月份我国天然原油产量为7147.83万吨,同比增长1.8%,产量处于稳定增长水平。但是石油需求增长迅速,对进口的依赖程度进一步加大。今年1-4月份,我国进口原油4014万吨,同比增加1004万吨,增长33.3%;进口成品油1268万吨,同比增加500万吨,增长65.1%。
导致能源供应紧张的首要原因是高耗能工业过度发展。今年以来,钢铁、水泥、建材、电解铝等高耗能行业的用电量增长率都在20%以上,大大高于发电量增长速度。同时,能源供给过程中的瓶颈约束导致了能源供应紧张。例如电网建设滞后导致跨网输送电受到限制;价格体系不合理,煤电生产企业利益不均衡导致电煤供应紧张;运能不足导致煤炭等运输紧张。因此,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进行治理。
2、工业品价格上涨明显
2002年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2.2%,2003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走势表现出“两头高中间低”的态势,全年上涨2.3%。今年1-5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累计上涨4.3%,截至4月份在39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32个工业行业产品出厂价格呈现上涨状态,工业品价格上涨成为工业发展的一个突出现象。
今年以来,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已由1月份的103.47上升到5月份的105.7,其中生产资料出厂价格指数由104.62上升到107.1,生活资料出厂价格指数由100.26上升到101.7,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明显快于生活资料价格的上涨。今年1-5月份生产资料出厂价格累计上涨3.1个百分点,生活资料出厂价格累计上涨1.2个百分点,可见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主要由生产资料出厂价格上涨引起(见表2)。
导致我国工业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需求拉动因素导致工业品价格上涨。受去年以来投资需求的高速增长拉动,钢铁、建材、有色金属等价格上涨,住房、汽车等消费需求对类似行业也产生影响。以原煤为例,2001年原煤出厂价格比上年上涨6.9%,2002年涨幅高达13.2%,2003年上涨3.9%。今年以来受煤炭产品市场需求旺盛和运力不足的影响,煤炭产品价格继续上涨,5月份煤炭出厂价格同比上涨15.4%。其次是成本因素推动价格上涨。2003年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4.8%,今年1-5月份累计上涨9.4%。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涨幅明显高于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工业企业“高进低出”状况比较明显,在工业企业内部积聚了成本压力,导致工业产成品价格上涨。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工业品出厂价格总体上涨的同时,有一些重点行业受宏观调控的影响价格已经出现下降。例如钢材价格已经出现明显回落;汽车受市场竞争加剧、库存上升的影响价格出现下降趋势;政府下调部分药品价格等。总体上看,受工业品总的供求格局影响,以及宏观调控措施的不断加强,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的动力在减弱,不会出现持续上涨乃至失控的局面。而且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快,生活资料上涨慢的格局,对投资需求也有一种抑制作用,而对消费需求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小,某种程度上还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
3、重点工业品库存变化明显
与宏观调控、能源供应紧张、工业品价格上涨等相关联的是重点工业品库存变化问题。到今年四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产成品资金908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9%,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9个百分点,比3月末上升1.1个百分点,工业库存明显上升。1-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34%,规模以上工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45.7%,明显快于产成品资金占用的增长速度。这说明库存的增长有一定合理性因素,但是我们也发现,重点工业品如煤炭、钢材、汽车等库存变化明显。
首先,煤炭市场供不应求,煤炭库存下降至20年来的最低点。今年以来煤炭库存逐月下降,2月底全国煤炭社会库存为10353.21万吨,同比减少1038.34万吨,下降9.12%;比年初减少583.87万吨,下降5.34%。到4月末已经跌破1亿吨的警戒线,下降到9800万吨,是近20年来的最低值。特别严重的是电力企业煤炭库存已经下降到影响安全生产的水平,例如5月7日,国电直供系统的煤炭库存仅771万吨,仅相当于平均7.41天的耗用总量。煤炭社会库存水平过度下降给煤炭市场运行带来很大的潜在危害。
其次,钢铁库存明显上升。钢铁行业的高速增长引发了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的高速增长,钢铁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十分严重,据估计钢铁行业的产能已经超前5年。3月份以来,钢铁价格下降,钢铁库存也大幅上升。据钢铁工业协会对66家大中型钢铁企业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3月末,钢铁产品的库存比年初增长42.68%,库存最多的是螺纹钢、线材两个品种。进入二季度以来,钢铁行业的库存进一步上升。
最后,汽车行业库存上升明显。根据对13家汽车行业国有重点企业统计表明,截至4月底汽车库存价值达人民币142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28%。经销商承担的社会库存量尽管很难统计,但是估计数量也会不小。汽车产能过剩是库存上升的主要原因,这会影响到汽车制造商的生存与发展。
其它如玻璃、电解铝等行业库存也在明显上升。目前在39个工业行业中,有十多个行业库存增幅超过15%,工业库存的变化应该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本文执笔 武小欣)
[视点] 调整增长方式 把握有利时机
受宏观调控的影响,下半年工业增长速度有进一步回落的可能。
增长趋势
1、工业生产和效益增长势头将趋缓。这主要是因为需求对工业的拉动作用会下降。具体分析,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有进一步回落的可能,投资需求对工业的拉动作用会弱于去年全年的水平。居民消费增长速度稍高于去年的水平,对工业的拉动作用将与去年相当。全年出口增长速度会有所减低,出口对工业的拉动作用也会弱于去年水平。但是考虑到工业生产巨大的惯性,以及前期高投资所形成的工业产能增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仍将会处于一个相对高位。我们预测,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将增长16.5%左右,略微低于去年17%的水平。
从效益的角度来看,尽管今年前五个月工业效益创近年来的最好水平,但是受宏观调控的影响,以及工业价格、库存、应收账款的可能变化,我们认为今年下半年工业企业利润、销售收入等的增长速度会低于前5个月的水平。
2、预计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4%左右。尽管去年以来工业品出厂价格在石油、钢铁、煤炭、有色金属等主要生产资料产品价格上涨的带动下出现上涨趋势,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目前这种趋势正在减弱。从工业品出厂价格看,5月份生产资料出厂价格环比上涨0.2%,比4月份涨幅回落了0.8个百分点;生活资料出厂价格5月与4月持平,比4月份涨幅回落了0.3个百分点。一些重点工业品价格也呈现出同样的变动趋势,如普通大型钢材5月份环比价格下降0.3%,普通中型钢材下降6.8%,普通小型钢材下降2.5%,线材下降9.7%。同时,炼钢用铁矿石5月环比价格下降7.6%,铁精矿粉下降6.4%。其它如有色金属、汽车、电子产品等也出现了月环比价格逐渐下降的趋势。
从价格变动的因素看,今年下半年拉动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的因素将进一步减弱。首先,受宏观调控影响,投资需求对工业品价格上涨的拉动因素将进一步弱化。我们预计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还有进一步回落的可能,那么投资对工业价格的拉动因素将进一步减弱。消费需求处于平稳增长态势,生活资料价格会趋于平稳。其次,从国际因素看,随着OPEC增加石油产量,美元汇率的趋稳,石油价格已经出现高位回落趋势。重要的矿产品价格也出现下降趋势。预计下半年国际市场价格因素对工业品价格上涨的影响会削弱。因此,我们预测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将呈现先扬后抑走势,全年将上涨4%左右。
应对措施
1、加强煤电油安全运行管理。去年以来,煤电油供应紧张,导致煤电油生产企业超负荷运行,安全情况不容乐观。今年三、四季度这种情况仍然不会迅速改观,因此,有必要加强煤电油等相关行业的安全管理与检查,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为工业生产提供保障。同时,要加快制约煤电油发展的瓶颈因素的疏通工作,例如加快电网规划与建设,增强电网的安全性,提高跨网输电能力;研究电煤供求双方利益平衡机制,消除电煤供应紧张的人为因素等。
2、优化工业结构。尽管我国工业增长速度较快,但是工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不容忽视。在煤炭、钢铁、汽车等行业产业集中度较低,企业规模总体上偏小,缺乏规模经济,产业组织结构表现出散乱差的状况,行业内部存在低水平恶性竞争,导致产业利润率降低,企业积累能力削弱,技术进步受到抑制。而电力、石油化工、烟草等行业在定价、产量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行政性垄断,存在竞争不足、产业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有必要着眼于长远,针对具体的行业特点,加快改革,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工业的竞争力,增强工业的可持续增长能力。
3、转变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随着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的展开,我国工业发展的粗放化、高耗能化的趋势十分明显,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仍十分严重。这两年来能源弹性系数明显上升,煤电油供应紧张,导致国民经济失衡。这种现状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努力方向背道而驰。转变工业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的必然选择。转变工业增长方式要采取正确的政策,我们的政策必须建立在有效的利益引导机制基础上,以抑制工业企业粗放化、高耗能化的扩张冲动,为此我们可以从税收、信贷、差别用能定价、鼓励技术进步等方面入手。
表1 2004年1-4月份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指标名称 全部工业 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
1至4月累计 比上年同期 1至4月累计 比上年同期
(亿元) 增减(%) (亿元) 增减(%)
产品销售收入 53202.0 34.0 21276.4 26.5
利润总额 3342.1 45.7 1732.2 42.8
税金总额 2716.3 24.2 1765.0 20.9
亏损企业亏损额 466.8 3.3 225.4 -6.7
应收账款净额 19437.2 17.7 7272.1 3.8
产成品 9084.3 18.9 3264.1 12.2
表2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变化情况
工业品出厂 生产资料 生活资料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
价格指数 价格指数 价格指数 价格指数
2003m10 102.1 102.1 98.9 104.6
2003m11 101.9 102.7 99.7 105.85
2003m12 102.99 104.08 99.93 107.05
2004m1 103.47 104.62 100.26 107.44
2004m2 103.54 104.63 100.48 108.14
2004m3 103.99 105.07 100.96 109.45
2004m4 105.01 106.16 101.81 110.5
2004m5 105.7 107.1 101.7 111.2
总体策划 王长胜 国家信息中心常务副主任 张伟弟 上海证券报副总编
课题负责人 范剑平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 杨宇东 上海证券报新闻中心总监
课题组成员 邹民生 张学颖 阎娟荣 王远鸿 胡少维 祁京梅 张峰 李若愚 周景彤 武小欣
(上海证券报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责编:范小利 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