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新华每日电讯]外资会逐步控制国有银行吗?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11月21日 21:48 来源:

  郭树清就公众对建行上市的五大质疑答记者问

  新华每日电讯消息:建行在港上市已近一月,人们的质疑仍未停止:定价是否合理?引进战略投资者值不值得?国有资产流失没有?……

  筹资700多个亿,赚了还是赔了?

  (质疑一:建行上市的超额认购那么多,说明这样的价格卖便宜了。)

  记者:建行的股价可以卖得再高一些吗?

  郭树清(建行董事长):这次建行股票的香港公开认购超过40倍,国际机构超过9倍,市场反应热烈,但远不是最高水平。我们提过两次价格,投机的空间已经很小,不可能像某些朋友想象的那样,提到只剩一倍多认购的程度,那样就很可能流盘、失败。

  美国银行占了我们多少便宜?

  (质疑二:花20多亿美元就堂而皇之地进来,等于让美国银行坐享红利。)

  记者:美国银行和淡马锡这两个战略投资者入股建行时的价格都明显低于公开发行的水平,这是否意味着他们占了我们的便宜,或者说我们把建行给“贱卖”了?

  郭树清:美国银行入股的市净率是1.15倍,也就是说我们1块钱的净资产卖了1.15元,卖给淡马锡的价格更高一些,为1.19倍。初一看,这与发行价市净率1.96倍相比,差得很多,但只要稍微留心就不难发现,这两个价格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

  中介机构和投资者一致认为,建行的投资亮点之一就是有国际著名金融机构加盟。战略投资者会改善公司治理,会带来技术支持,会与我们一起来共同面对未来的市场风险,这些都是无形资产性质的收益。仅就转让价格而言,也大大高出账面净资产,特别是考虑两家机构还承诺以公开上市时的价格买入一部分股份,平均算下来,更要高出许多。

  记者:有人说中建两行在与战略投资者签订的协议中,有我们对外方单方面的担保承诺,还有的条款似乎也是对外方比较有利,这是怎么一回事?

  郭树清:这是一个误解。就建行的情况来说,谈判将近完成时,外部审计师还没有对2004年的财务报告正式签字,外方就提出,能否让我们保证有关建行的财务数据是完全真实的,如果将来发现有虚假并造成一定数量的损失,且经中国的法律程序判定后,须给予赔偿。

  你卖东西,怎能不敢说你的东西是真的、好的?当然,你完全可以不同意,让他们自己去查账,这样一来,时间就会拖得很长,代价就会增加,上市就可能拖后。市场瞬息万变,错过好时机,代价可能以百亿计。所以,事情的本质是,我们用一个发生概率几近为零的赔偿承诺,为国家和发起股东换来了实质性的利益,更重要的是,这个担保在上市之后已不再有什么实质性意义了。

  外国资本会逐步控制我们的国有银行吗?

  (质疑三:外资银行进入我们的银行后,将轻而易举地掌握国有银行的核心信息和弱点,将来打败我们。)

  记者:有人担心,建行以全流通方式上市,可能会导致外国资本控制国有商业银行,或者国有控股地位下降。你以为呢?

  郭树清:全流通的方式符合国际惯例。建行以全流通方式上市,显示了我们在国企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上与国际接轨的决心,也成为H股市场解决股权分置问题的良好开端。

  按我的理解,首先,国家会对主要商业银行保持绝对控股地位,这个方针不会改变。其次,建行的大股东,无论是汇金公司,还是美洲银行、淡马锡,都有持股的锁定期,与一般的投资者不同,不是他们想卖就卖的,市场不会因全流通而剧烈波动。第三,最大的外资股东美国银行已经声明,其在建行的股份最高为19.9%,这已写入合作协议,而且受法律约束。

  现在我们的股权结构情况是,海外机构和个人持股占25.75%,国有控股占74%以上,即使以后美国银行行使期权再买10%左右,国有控股仍将在60%以上,占绝对优势,不会发生外资银行占据主导的问题。

  记者:也有人说,外资银行入股后,为明年全面放开市场准入后打败我们提供了利器。有这种可能吗?

  郭树清:就建行而言,我不认为有哪家外国银行可以在中国的市场上打败我们,至少在可预见的将来不存在这种可能性。

  我们的弱点,外国银行不用花钱入股就很清楚,何谈隐瞒?商业秘密是另一回事,董事自然会知道其履职所需的信息,但他必须依法承担责任,至于大量的客户信息,我们不仅没有义务向投资者提供,相反还会严格保密。如你所知,两家战略投资者不派人参加管理层,他们还正式承诺,不从事与建行竞争的业务。

  国有银行不上市能不能搞好?

  (质疑四:中国的金融企业改革难道只有出售、上市一条路吗?)

  记者:国有银行不上市就搞不好吗?上了市就一定能搞好吗?

  郭树清:如果纯粹从理论上讨论,严格地说,这些问题很难有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回答。但是,根据实践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没有现代企业制度,像我们这样的银行就不会有出路。国有银行挂牌上市,可以实现股权多元化,市场、媒体监督加上成千上万股东的监督,可以催生公开、透明、正常的激励约束机制。

  毫无疑问,只要能有同样有效的机制,不上市也可以搞好。但是,靠一个政府部门或几个政府部门来管银行肯定是不行的。当然,上了市也搞不好的企业屡见不鲜。所以,上市是建行改革发展万里长征第一步。

  中国的银行既不是金山,也不是废墟

  (质疑五:银行争先恐后引进战略投资者和争取海外上市,实际上是将巨额财富拱手送到境外。)

  记者:银行业的新一轮改革浪潮是不是有点操之过急?

  郭树清:中国金融业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怎么估计也不会过高。时至今日,金融业仍然是整个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机制转换落在后面。不把金融体系整治好,国家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就可能中断,甚至可能遭遇危机。

  金融的性质决定了其改革又十分复杂。十几年的经验和教训使我们认识到,改革必须和开放结合起来。战略投资者的进入,可以加快公司治理结构建设,改变“官商”文化,改变传统的经营模式,可以使我们少走弯路。

  我们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中国现有的银行既不是金山也不是废墟。如果不真正从机制上脱胎换骨,那么国内许多银行所具有的价值不仅不能够为正值,反之可能为负值。

  (记者谢登科)

责编:张丽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