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12月26日 08:25 来源:
经济参考报消息:
2005年被喻为中国楼市的政策年。继3月16日央行突如其来的一纸规定,取消了实行多年的房贷优惠利率后,接连几个月房产新政持续出台:国八点、国八条、七部委新政……令人应接不暇,政策浪潮席卷了整个房地产市场。
应该说对房地产行业进行宏观调控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本次调控力度之大、政策之多以及产生的连锁反应则出乎了大多数人的意料之外。与此同时,房价成本公开、期房叫停、商业地产调查等政府新举措的讨论又让房产市场再掀波澜。纵观2005年楼市,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买卖双方展开价格博弈
从权威部门公布的数据来看,过快的房价涨幅得到了抑制。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一季度上涨幅度是12.5%,一到二季度涨幅是10.1%,而一到三季度涨幅是8.8%。前三季度房价的涨幅呈稳步回落态势。与此同时,前三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10378亿元,增长22.2%,增幅回落6.1个百分点。就在国家针对房地产市场打出一套“组合拳”发挥效用的同时,全国的楼市进入了一个微妙的转折期,一方面上海楼市陷入了“十月危机”,另一方面关于北京房价接近涨跌临界线的呼声渐起。楼市买卖双方的博奕气氛日渐浓厚,同时,开发商、投资者以及自住者、政府之间形成了一个“三角”式的观望格局。
在交易清淡、预期看跌的压力下,上海众多楼盘纷纷“跳水”,一石激起千层浪,紧接着杭州、成都、昆明、合肥等地的房价也开始下行。但与上海房价“应声而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北京的房价仍在高位进行波动,但博弈气氛却贯穿始终。一边是预期看跌的购房者捂紧了自己的钱包,让房地产开发商一筹莫展;另一边,房地产开发商开始“修正”价格,更有一些开发商开始一再推迟新盘的开盘日期,于是买卖双方上演了一场较为激烈的价格博弈心理战。
“金九银十”一向是房产交易的黄金季节,开发商对“金九银十”寄予厚望,希望借此机会带来楼市转机,但显然期望值过高,结果并不理想。
专家和开发商上演“口水战”
就在主战场“战役”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政府和开发商、开发商和学者还开辟了第二战场,围绕土地成本、行业利润、房价涨跌等展开“口水战”,这为2005年的房地产市场平添了许多热门话题。
11月初,房地产界和理论界的两位知名人士——潘石屹与易宪容围绕“2008年前后买房时机哪个好”展开了针锋相对的辩论。其中,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力挺2008年前买房时机好,同时他坚信2008年之后北京房地产市场仍会处于上升期。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发展与制度室主任易宪容却不赞同,他针锋相对地提出:“目前买房置业投资时机不是太好,购房者需谨慎抉择。”他表示,当前北京的房地产正好处在一个调整期,房价可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因此,作为购房者要避免开发商的哄骗,冷静客观地判断当前以及未来的楼市走势,而不能一时冲动中了开发商的“套儿”。就在争论的余音未了之际,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和国资委研究中心宏观战略部部长赵晓之间围绕“当前房价究竟合不合理”再次上演了一场精彩的辩论。从论战的结果来看,两人的支持率相差非常悬殊,站在“当前房价不合理”一方的赵晓获得23386个网友的支持,而站在“当前房价合理”一方的任志强只得到2168个网友的支持。
虽然支持率较低,但这并不影响任志强坚持自己的观点,其今年一系列的惊人之语就是很好的佐证。其最著名的观点就是富人论,房价上涨,还有品牌暴利。任志强认为,房子是为富人盖的,房价是市场化的,只要当前的房价能够维持,只要供不应求、有人出高价购买,这个房价就是合理的。
而围绕备受争议的“房地产是否是暴利行业”,任志强始终坚持认为,如果没有巨大的利润支持,便没有钱来维持品牌的建立和生产,因此房地产品牌企业是暴利的,但并非整个房地产行业。
责编:王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