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央视国际首页 > 新闻频道 > 传媒链接 > 正文

【中国经济时报】经济眼光看十六大报告

央视国际 (2002年11月11日 09:00)

  中国经济时报消息:江泽民总书记在十六大所作的政治报告,回答了在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目标的重大问题,内容博大精深且富有新意,“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政治宣言”(胡锦涛语)。十六大报告的政治意义已经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从经济角度说,十六大报告蕴含着许多重大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政策信息,值得经济界人士认真研读。

  最引人注目的政策信息是有关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及其权益的表述。报告中说,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对为祖国富强贡献力量的社会各阶层人们都要团结,对他们的创业精神都要鼓励,对他们的合法权益都要保护,对他们中的优秀分子都要表彰,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一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劳动,都是光荣的,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海内外各类投资者在我国建设中的创业活动都应该受到鼓励。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不能简单地把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当作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和落后的标准,而主要应该看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和现实表现,看他们的财产是怎么得来的以及对财产怎么支配和使用,看他们以自己的劳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作的贡献。”

  上述几段话的内容和句式都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十五大报告中对非公有制经济、对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对国有经济比重的表述。我们可以说,十五大解决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问题,而十六大解决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及其财产的地位问题。虽然十五大时已经提出“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但十六大报告对此表述更为明确:“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而且,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可以视为对前段时间有关“保护私有财产”的呼吁的积极回应。这句话意味着,不仅工资、稿费、专利发明转让费等“合法的劳动收入”将得到保护,各种资本收益、继承遗产、福利奖券及体育彩票中奖收入等“合法的非劳动收入”也要受到保护。此外,报告特意提到鼓励“创业活动”,可以理解为今后创业环境将会改善。

  报告中还有一段与分配制度相关的话。“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规范分配秩序,合理调节少数垄断性行业的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最近两年,随着我国收入差距拉大,报刊上出现是否应该再提效率优先的争论。报告中这段话为这场争论划了句号——至少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不会变。这段话还明确告诉我们,初次分配重效率,再分配重公平。也就是说,政府不会干预人们多赚钱,但会通过税收、财政转移支付等手段调节过高收入,保障过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

  报告中对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有新提法。“国家要制定法律法规,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目前,我国实行“国家所有、分级管理、授权经营、分工监督”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国家所有”即由国务院代表国家统一行使国有资产所有权;“分级管理”是指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分别管理国有资产;“授权经营”是指企业与原主管部门脱钩后,政府把国有资产的一部分出资人的权能,授予企业集团母公司或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由其原下属企业以持股方式行使资产所有权;“分工监督”是指国有企业的任免企业经营者、企业改革及运营以及资产和财务管理三方面工作,分别由不同部门负责。十六大报告提出的新的国资管理体制与现行体制至少有以下两点区别:1.不再是由国务院统一行使所有国资的所有权,地方政府将享有其所管企业的所有者权益;2.中央政府和地方将成立一个统一的部门管理国有资产,企业反映强烈的多头管理现象将成为历史。显然,这将有利于调动地方管好当地国有企业的积极性,也有利于企业本身的运行。

  在发展战略方面,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一词引人注目。报告的具体表述是,“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其中后边几个短句是对“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描述。这些描述中,“经济更加发展”有一个数字指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这个指标背后的含义是什么呢?到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如能比2000年翻两番,也就是达到35万亿元人民币以上,这就意味着在这20年中,我国经济增长将保持7%以上的高速增长。那时,我国人均GDP将超过3000美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人民将过上更加宽裕的小康生活。当然,届时人民的购买力也将大大增强,中国就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大市场。或者可以说,在今后的20年中,中国将一直是亚洲乃至全球经济的一台发动机。

  十六大报告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也是值得经济界人士格外留意的政策信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点一是可持续发展,二是注重信息化的作用。应该说,这是中国在工业化过程中发挥后发优势的现实选择。报告说,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可以预见,今后国家在信息化方面的投资将会持续增长,而与可持续发展有较高关联度的资源节约技术、环保产业也有望得到产业政策的支持。(包月阳)

责编:水晶石


[ 新闻发送 ] [ 打印 ] [关闭窗口 ]
关于CCTV | CCTV.com介绍 | 央视人力资源储备库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岳成律师事务所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中国中央电视台 版权所有
京ICP证060535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4
网页设计:中视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