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时代呼唤更多的“网络妈妈”
央视国际 (2004年06月10日 10:33)
由于网络世界的隐匿性,在网络上可以不必为自己的言行承担社会责任。所以,形形色色的思想、行为、观念在网上有恃无恐。另一方面,据对北京宣武区在校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80.8%的学生均有过上网经历,网络中无数诱惑涌到青少年面前,而他们在杜会认知方面存在的幼稚以及任性,使他们极易受错误思想和色情暴力的污染。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谁能帮助迷失在网络里的孩子?“网络妈妈”能!刘焕荣,33年前被大火烧伤高度致残的坚强女性,每天晚上,坐在电脑前,用伤残的手夹着笔艰难地敲打着键盘,在QQ里和网友谈人生、谈理想,使一个个迷茫的青少年走出网络阴影。
调查显示,74.2%的男生以游戏为上网的主要目的。而女生中有52.6%爱网络聊天。由于网络游戏场面声势浩大,新鲜刺激;中学生,尤其是女生,平时的社交圈较窄。因此,网络游戏和上网聊天就成了中学生的精神寄托。
刘焕荣结识的第一位网友陆陆,每天至少要花三个小时,玩网络游戏。为更好地与陆陆沟通,47岁的刘焕荣也玩起了“传奇”,他们边玩边聊。刘焕荣用自己的经历、无限的爱心一步步地感染着陆陆。陆陆最终听从了她的劝导,告别了游戏,学习成绩也好了起来。
对中小学生来说,上“社会网吧”确实弊大于利。“远离(社会)网吧”成为对未成年人的一项要求。但他们又不能远离网络。网络作为信息时代的重要载体,其信息量大、互动、易检索的特点,能解答青少年关心的问题,是提高他们学习兴趣,促进其思维发展的重要工具,也深受青少年的喜爱。
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刘焕荣用“心灵美”和“蓝天”的网名,一有空闲就上网。以心换心,以情动人,刘焕荣的网友越来越多。她用真爱温暖的网友也越来越多,用真情感动的未成年人也越来越多。刘焕荣利用网络聊天教育网落中的孩子,用信息社会的办法引导信息社会出现的问题,用虚拟世界中的真情照亮了网络黑暗的角落。
孤独抑郁、网恋、游戏成瘾、色情四大“网络心理障碍”,困扰大批的中学生网民,而只有刘焕荣一个“网络妈妈”是显然不够的。智利詩人普利斯特拉说:“世上许多事可以等待/但孩子事不能等的/他的骨在长,他的血在生/他的意识在形成/我们对他的一切不能答以‘明天’/他的名字是‘今天’。”
刘焕荣说:“网络使我变得充实而美丽。”,信息时代急切呼唤更多“充实而美丽”的“网络妈妈”。(刘君)
责编:刘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