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栏目主创人员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11月01日 10:11 来源:CCTV.com

  制片人 孙杰

  栏目制片人 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

  1986年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在新华通讯社工作。1994年进入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曾任《焦点访谈》编辑、制片人。策划、组织过中央电视台《相逢2000年》、《新世纪》、《旗帜》、《中国入世》、《一年又一年》等大型直播项目;策划、组织了《焦点寻踪》、《焦点的报告》、《焦点的变迁》、《亲历》、《秩序 命脉》等《焦点访谈》系列报道或特别节目。电视作品《成功的“软着陆”》获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一等奖、《中国入世特别报道》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论文《舆论监督的策略》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曾以访问学者身份先后赴美国东西方中心、夏威夷大学和香港大学交流、讲学。


  制片人、主持人 张羽

  1969年11月 生于北京

  1988年——1992年 就读于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

  1992年 进入中央电视台

  1992年——1997年 《正大综艺》编导 《环球》主持人 拍摄了一些风花雪月、游山玩水的节目

  1997年 调入新闻评论部,从事严肃的新闻评论工作。先后主持过《新闻调查》、《东方时空》、《新闻会客厅》、《央视论坛》等栏目。期间曾参与策划、主持过《澳门回归》、《三峡导流明渠截留》、《三峡再聚焦》、《一年又一年》、《张健横渡英吉利海峡》、《敦煌再发现》、《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全球联合祭礼》、《“碗礁一号”沉船考古》、《“神六飞船”载人航天飞行》等多个大型直播节目。

  2000年起 任节目制片人。策划负责过《感动中国》、《一年又一年》、《魅力城市展示》等大型活动。


  主编 徐榕

  1990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

  1997年进入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先后在《东方时空》、《焦点访谈》做记者

  2003年调入《央视论坛》


  主持人 董倩

  自述:我出生在1971年,在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北京八中、北京大学完成了教育。

  1995年底,大学毕业后不久一次很偶然的机会,我考入了中央电视台,开始在《焦点访谈》国际组工作。一切都是陌生的,一切都要从零开始,什么是电视,什么是记者,如何做一名记者,甚至如何面对和处理纷杂的人际关系,都要学习。本以为在北大念了4年书,应该是足够成熟了,学校里有多少小弟弟小妹妹管自己叫学姐呢,够老成了吧。于是,戴了一副故做镇定的心情去上班了。

  我还清楚地记得,第一天到中央电视台来上班的情景。那是11月底的一天,天是铅灰 色的,天空中飘着无穷无尽的大雪花,冷得不得了。我早早地赶了4路车到东门传达室等制片人李小萍来接我进去。人家定的是9点,我恨不得8点就到了。后来才知道,我是参加招聘考试进台的,所以不象正式分配进来的同事,有完备的一套证件,每天可以目不斜视、傲然出入于把守大门的武警卫兵的眼前。我虽然被考试录取了,但一切还没有办理,所以站在东门外等,跟传达室里的一切人没有任何两样。那时候根本不懂这些,紧张兴奋地站在雪地里,紧紧地盯着东门里面出来的人,看哪一个像是接我的。哪里顾得上冷,人兴奋得直热。后来想想,当时我夹杂在一大早就来上访告状的人们中间,急迫闪亮的眼神儿和冻得紫红的脸蛋儿,还真得自己找人家,否则人家李小萍怎么可能看到我呢?我要不主动迎上去,就是一个进京上访的傻丫头。

  第一次的印象太深了,我甚至记得那天我穿的是什么:细格布衬衫,灰色套头毛衣,牛仔背带裤,为了上班新买的锐步运动鞋,一条灰格的宽大羊毛围巾,一件米色的毛茸茸的羽绒服,还有一顶我妈给我织的蓝白花毛线帽子。我就是以这一身的学生气面对一切去了。 

  但是我没有想到,迅速扑面而来的新鲜事物竟会是这样陌生。我进了电视台,可根本不懂电 视,连什么是编辑机都不懂!我所熟悉的是在自己家里看到的电视节目,而远远不是"电视" 本身!后来我才知道,在电视台,是没有人主动辅导一个新人的,不懂的就要勤着问,勤着陪笑脸去迎人家的冷漠。当时我哪懂。北大的4年养出来了清高、比别人多上几倍的自尊、还有,甚至是傲慢。而所有这一切,当我每天看着办公室里的同事出出进进忙这忙那,自己却像个木头一样傻呆呆坐在分给我的办公桌前不知所措时,轰然倒塌。取代它们的是自卑。真是小姑娘啊,那种自卑几乎要了我的命。哪里晓得在往后的日子里,自卑有可能是时时侵袭咬噬那颗稚嫩纯真的心的。

  时间过得快啊。

  转眼间8年了。好象什么都在变,什么都变了。我开始成为一名真正的记者,去第一线采访、去现场报道。经历了不多、但是也不算少的大事报道:香港回归、抗洪抢险、政府换届、50年国庆大典、澳门回归、申奥成功、APEC会议、中国入世。我在一点一点地积累着经验,我在一点一点地向着我心中的目标靠近。也许还有一点没变吧:学生气。不采访的时候,我还是喜欢穿学生时代的衣服:套头的运动衫、各种布衬衣和宽大的裤子。仿佛总有一股力量在把我往学生时代拉,要我远离电视圈的一些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习惯,要保持朴实、低调。我爸是从山东农村出来的,他经常用一些农谚教育我,有很多听起来简直是对牛弹琴,但有一句我牢记在心:稻子熟了才弯腰。

  在我写下这些字句的时候,我猛然想起,就是今天吧,6年前的今天,11月20号,漫天的大雪,热烈奔放,在迎接着一个刚刚告别大学校门、朴实稚嫩的女孩子进入中央电视台的大门。她哪里知道,这一扇门就此改变了她的一生。从那天起,她开始踏上了艰苦的记者的道路。


  特约评论员 徐慨

  1986-1990 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1990-1994 南京日报

  1995-1997 南京嘉远广告公司

  1998-2000 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2000至今 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


  策划 孙腾越

  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

  先后做过记者、编辑、主任、主编等。

  2001年进入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先后在《焦点访谈》、《东方时空》、《央视论坛》做策划


  策划 王文雁

  文雁,女,曾用名:王文雁,现用名:王文雁。

  1997年背井离乡,自愿加入京飘一族,先在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冲锋陷阵,凭作品《吉烟现象》获得1999年度中国新闻奖电视评论类一等奖。现跳进这个深不可测,前途无限的央央大“坛”,再搏一回。

  最高兴的事:现从事的正是从小就梦想而一度曾以为永远只能是梦想的工作。

  最害怕的事:今天就能想到明天自己会在哪里过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最喜欢的事:与智者聊天,看经典大片,行万里河山。

  最欣慰的事:在人生的紧要关头做过几次重要的选择,至今觉得每一次都无悔。

  最想说的事:感谢困难之时帮助过我的所有的人。


  策划 王洪梅

  70年代初出生。江苏徐州人。1999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之后进入中国青年报社,任记者编辑。2003年4月,来到中央电视台《央视论坛》。

  


  策划 朵生春

  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2003年加盟《央视论坛》。

  


  

  策划 李锦

  四川人,新闻学硕士,策划。

  

  


  策划 杨红

  主任编辑

  1998年加盟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

  相继在《焦点访谈》、《声音》、《央视论坛》等栏目任职编辑、记者、策划等工作。

  最后总算弄明白了:

  中央电视台是艘航空母舰。

  航空母舰了不得。

  在舰上当水手没什么不得了。


  编辑 徐斌

  1985年在电台工作

  1994年在电视台工作

  2500年在哪里工作

  


  编辑 孟颖

  喜欢这个职业,因为它和我的理想最接近。

  闲时可以“谈天谈地谈人间,笑你笑我笑人生”;忙时可以“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敬业、职业、专业是我的工作标准。自信、宽容、善良是我的生活标准。


  编辑 马媛

  2000年——2004年 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

  2004年至今 《央视论坛》工作

  感谢《论坛》提供了第一支书写我人生履历的笔。正如诞生不过两年的论坛一样,我们都是新生军,有着漫漫的征程和广阔的前景,而这一过程需要我们为之付出艰辛和努力。每一天我都不忘提醒自己:保持一颗冷静而不缺乏激情的心,一双客观而不冷漠的眼睛。


  编辑 孙硕

  生于八十年代,江西财经大学国际金融专业。放弃本专业工作,在毕业前一年来《央视论坛》实习,后偶遇节目改版,因擅长Montage而留下。狂热于音乐、电影,即将其Montage于节目片子中,至今仍热忱于此。

  我可以证明放弃就是另一种选择!


  编辑 蒋薇薇

  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2003年进入《央视论坛》,任编导。

  人的一生实际上就是由一个又一个十字路口组成的,我很幸运,在每一次面临十字路口“向左走向右走”的抉择时,总有人为我指点迷津,在关键时候推我一把。明天会怎样谁也不知道,重要的是把握好每一个今天。

责编:武林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