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正在此间召开的第27届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大会上获悉,中国开展南极科学考察事业20多年以来,业绩丰硕,成就斐然。
中国的南极科学考察事业起步于1980年。1884年11月,中国首次派出国家南极考察队,并于1985年2月,在乔治王岛建成中国第一个南极考察基地——长城站。1988年11月,中国首支东南极考察队踏上征程,并于次年2月在东南极的拉斯曼丘陵上建成了中国第二个南极考察基地——中山站。截至2002年7月,中国成功组织了18次南极科学考察,约有3000人次赴极地考察。
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国的南极科学工作者获得了大批极其宝贵的数据、资料和样品,取得了许多具有重大科学价值的成果,部分成果还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极大地丰富了人类对南极这个广袤的冰雪世界的认识。其中,中国研究人员第一次提出了利用复眼晶锥数目和复眼直径作为大磷虾的生长指标,提出了鉴别大磷虾自然种群负生长的有效方法,解决了国际生物学界长期以来未能解决的这一科学难题。
中国研究人员还通过对东南极拉斯曼丘陵的研究,首次提出了东南极拉斯曼丘陵低压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峰期的时代发生于早古生代,而不是被国外学者认为的新元古代,同时提出,非构造运动是东南极洲经历的一次强烈的区域性构造运动,应当是克拉通形成,乃至冈瓦纳古陆最终拼合的关键运动。这一大陆构造演化的新观点,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同,属国际领先水平;中国研究人员还多次到内陆冰盖考察,评价了南极冰盖与全球海平面变化的关系,确定了冰雪中微粒的空间分析,表层雪中氢、氧同位素的关系等。
目前,中国的南极科学考察事业已经形成了“一船两站”的硬件支撑体系。经过多次扩建和完善,目前长城站和中山站已初具规模。其中长城站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中山站为3000多平方米,两站均设有供电、供水、取暖、通信、油料储备供应、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等系统,配有水陆交通交通运输工具和工程机械设备,同时还拥有大量的科学仪器设备,成为中国科研人员常年开展南极科学考察和研究的良好基地,也是中国对外开展科学研究合作与开放的窗口。
从1994年开始承担南极科学考察和运输的“雪龙号”破冰船,至今已顺利完成了6个南极航次。它总长167米,最大航速18节,续航力2万海里,船上拥有先进的导航、定位和自动驾驶系统和能够容纳两架直升飞机的平台、机库和配套系统,船上还设有海洋物理、海洋化学、生物、气象和洁净实验室及数据处理中心,配备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洋调查仪器设备。
在科学考察取得丰硕业绩的同时,中国还踊跃参与国际南极事务,并发挥了积极作用。1983年,中国加入了《南极条约》,参加了此后的历次南极条约协商会议及南极矿产资源管理会议。在这些会议上,中国代表团从维护南极条约的宗旨和原则以及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出发,为确保南极自然环境不被污染,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做出了贡献。1986年,中国又被接纳为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SCAR)正式成员国,并派代表团以正式成员国的身份出席了此后的历届会议,中国极地工作者在其各学科工作组和专家组会议上,为制定国际南极合作研究计划做出了重要贡献,受到了广泛的好评。
在1992年第22届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大会上,当时的中国极地研究所所长董兆乾当选为任期4年的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副主席兼执行委员会委员,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当选此职。同时,中国冰川学家秦大河当选为冰川学工作组副主席。1998年,秦大河当选为冰川学工作组主席。(记者张建松 钱春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