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首页 > 新闻频道 > 科技新闻


【教育】大学生择业:“过来人”有话对你说!  
08月05日 17:22

    大学毕业生面临人生的第一次择业。怎样的择业观,才最有利于自己的发展,也最利于国家,这是社会给学子们出的第一道题。

    笔者随机走访了多位毕业后工作有些年头的大学生,听听他们用亲身经历发出的肺腑之言——

    
一定要去大城市、大公司发展吗?基层大有用武之地


    “在这个小卫生院,我成了大家的定心丸”

    黄秋平,毕业于江西宜春医学院,现工作于杭州西湖区袁浦卫生院

    当小黄得知基层紧缺正规的医务人才时,他和同学小刘一起来到人生地不熟的杭州袁浦卫生院,到今年已是第8年了。

    袁浦卫生院只有他们两人是大学生,一来便受到领导的器重,半年后就开始独当一面,医院的大小事务领导都放心交给他们。

    现在小黄除了是主治医生,还身兼医院的工会主席,同来的小刘也当上副院长。两人的门诊量是医院里最大的,有急诊总少不了他们,拿院长的话来说,“有他们在场大家就放心,他们是医院的顶梁柱。”

    在这里,不光样样都要拿得起,有时还要当心理医师。有次一个村民得了浅表性胃炎,可他老怀疑自己患了胃癌,跑了许多大医院,花了许多钱都没有效果,后来小黄开导治疗,让这个村民摆脱了困扰。

    小黄说,虽然他所在的医院条件待遇比不上大医院,但在这里能让他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这就够了。

    “多磨炼同样是一种人生财富”

    夏芳,毕业于汕头大学国际商务专业,现为某公司副总经理

    小夏毕业时,放弃了很多更好的就业机会,来到一家乡镇企业。

    能够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这是小夏对乡镇企业最深的感受。那里没有条条框框约束,摊在面前的是一张白纸,完全可以凭自己的想法去描绘它。由于小夏能力较强,进企业不到两个月就升为部门副经理。

    小夏在企业是从最基层的营销工作干起的。且不说在外奔波的辛苦,更让人难堪的是还得看人家脸色。但她还是挺过来了,回头看看,其实这种磨炼也是一种人生财富。与现在公司里同辈的同事相比,小夏觉得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际经验更强,更能以平常心对待失败和挫折,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做营销时的锻炼。

    小夏说,不可否认大公司有起步高、层次高、机会多等优势,但她的体会是:基层工作更能磨砺人。

    “小单位有活力,比较适合年轻人”

    盛翔(化名),毕业于东南大学,现任某小公司软件部产品经理

    “大公司尽管比小公司要规范系统,但毕业生进去一般只能涉及操作流程中的很小一部分,接触面太窄,不容易冒出来。而小公司人力资源有限,一个人往往要身兼数职,对年轻人来说是锻炼学习的好机会。”

    小盛起初选择了一家规模较大的事业单位,是科技干部编制。一年半后他换到了目前所在的这个公司。

    坐在小盛办公室采访的时候,他说起以前单位,对当时的领导不是很满意。正好被路过的现在公司总经理听见,总经理当即探进头笑眯眯地说:“哎呀,对我不满意?看这话说的,我还是把门关起来,免得再说什么又被我听到了。”

    小公司体制相对灵活,人事关系相对简单,这是小盛最有感触的。在这里,对有想法、有干劲的年轻人也比较支持,相互交流沟通的机会很多。“人情味很浓,工作起来也就特投入。”

    
频频跳槽能实现节节高?一步一个脚印超越自我


    “浮躁心理是换不来事业成功的”

    叶淼(化名),毕业于浙江大学,现拥有自己的一家会展公司

    “创业有成”的小叶给人的感觉很稳健。他说,现在大学生就业时往往比较浮躁,老是这山望着那山高,其实这不利于自身发展。

    “刚开始工作一定要踏踏实实,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才能思变。跳槽也好,创业也好,必须先克服浮躁心理,能够沉下去,才能浮上来。”小叶先从合资企业里的翻译做起,再跳槽到广告公司,做了两年的业务,积累了一定的客户、经验,这才着手建立自己的事业。

    小叶提到自己曾订过两个“三年计划”:第一个三年,是打基础阶段,弄明白究竟该往哪方面发展才能真正实现自我价值。第二个三年:个人事业的创始、起步,并为下一步的发展做准备。

    “35岁以前可以试着换几个单位”

    林滔(化名),毕业于浙江电子工学院计算机软件专业,现从事软件开发工作

    小林有一个较为独特的个人观点:“我觉得年轻人在35岁以前应该尝试着换几个单位。只有多尝试才能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

    小林工作五年换了三个单位,现在是公司里的项目经理。他说,每一次跳槽都会有新的收获和经验。“不再像大学刚毕业时那么没底了。至少清楚自己能干什么,还欠缺什么,该往哪方面发展。人总是要往前看的,对年轻人来讲,如果一直安于现状,就不会有突破和发展。”

    “不要陷入跳槽的恶性循环”

    石雨(化名),1997年毕业于某地方大学

    从教师到旅游公司,从证券业到电视台,现从事营销业,毕业不久的小石已换了多份工作。不过,他却说这不是他情愿的,他还奉劝时下某些年轻人戒骄戒躁,以免走入频频跳槽的恶性循环。

    虽然他承认跳槽能让人有更多的尝试,但是弊端也显而易见。一个人在某个单位起码要呆上3年才能对自己的工作有一个系统了解,而频繁的跳槽犹如蜻蜓点水,很难成为专家型人才。要熟悉一个新的行业必得花费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且不一定会成功。人的生命有限,就这样在一次次跳槽中浪费的确是得不偿失。

    
选单位,报酬是第一因素吗?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选择这工作,图的就是学以致用”

    阮易(化名),毕业于原杭州大学历史系,现在杭州历史博物馆工作

    小阮毕业后一个不错的单位做过文秘,但不久,她还是回到了自己学的本行,来到了杭州市历史博物馆。

    在历史博物馆里,她干的是文物普查工作。从事文物研究总免不了到野外实地考察,很多时候同行的都是男队员,而且去的地方又是艰苦的偏远山区,无论是睡觉、洗澡都是大麻烦,对于自小生长在城市的一个女孩子来说,真是一大考验,但出于对工作的热爱,小阮还是坚持了下来。

    现在,小阮在杭州近代建筑研究上取得了不小的成果。在杭州近代建筑研究史上,是发表综合性论文的第一人,她受邀将在今年的全国建筑史学年会上宣读论文。谈及当初的决定,小阮直言,能够让自己所学的真正发挥作用是最重要的。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总有使不完的劲”

    文骏(化名),东南大学自控专业毕业,现供职于某工程公司

    小文毕业时正好国内一家知名电器公司过来招聘,那时同学们也都说好,就去了。没想到在那里被分去搞售后服务,他学的自动控制专业,根本派不上用场。

    “在那里待了三年多,好象整个人都颓废了不少。”他说:“我这个人性格内向,不擅长与人打交道,做服务这块就比较吃力。我也曾经想试着转变,使自己适应这份工作,但性格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

    后来通过同学介绍,小文换到了杭州一家工程公司,虽然稳定性和收入都比不上第一份工作,却专业对口,也是他的兴趣所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总觉得有使不完的劲。”

    “性格、爱好也许比专业还重要”

    杨登春,1997年毕业于浙大化工机械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销售工作

    放弃学习了四年的专业,选择从事另一个完全陌生的行业,一切得从头学起,小杨就是这样的人。他用自己的经历回答:人生还长,我们不应该被大学所学的专业牵着鼻子走,要更多地考虑自己的志向、爱好。

    小杨毕业后没有去石化公司,却选择了之前从未接触过的市场营销一行。小杨有自己的想法,他考虑到自己的性格不适合从事技术性的工作,与其强迫自己安心搞科研,不如给自己一些挑战,或许还能找到更大的发展空间。于是小杨不顾家人朋友的反对,毅然选择了现在的这个岗位,并且一干就是五年。他告诉我们,他喜欢这种有挑战的生活方式。

    
择业仅仅是为了谋生吗?在岗位上寄托人生追求


    “成就感来自于老百姓对我的欢迎”

    王忠伟,1995年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环境保护专业,现为金华武义县某乡政府农技员

    回忆起刚到乡村时的情景,小王感触很深,他说:“老百姓觉得你是大学生,便十分信任你,把你当专家,这种感情淳朴而简单,却给我很大的心理压力。”他常会碰到农民向他咨询,对问题答案没有把握时,小王总是回去查阅大量资料后才作出答复。

    年纪轻轻的小王到明年就可以参评农艺师。但小王却说,这些年来最大的成就感不是来自于职称的评定,而是来于老百姓的肯定和欢迎,每次去各个村子,乡亲们总会热情地邀请他去家中吃饭,光凭这点他就觉得满足了。

    前几天,就有一位村民专程来感谢他。原来今年小王多次下村做工作,向老乡推广种茭白,最后整个乡共发展了200多亩的茭白。根据今年的市场行情,估计每亩茭白的净收入可达三四千元。这位村民激动地说:“我们这些穷地方太需要大学生了。”

    “清贫一点无所谓”

    倪建宇,1997年博士毕业于中科院地化研究所,同年分配至第二海洋研究所从事远洋研究工作

    初次见到小倪,是在他简陋的研究室里。十几平方米的房间,几台仪器一摆便被占去了大半地盘,研究室因为拥挤而显得杂乱。

    小倪说自己是个好静的人,不喜欢和人打交道而更喜欢自然,这样的性格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当初的选择。从上大学到现在,算起来小倪已经从事了十几年的研究,研究对他而言不再只是一项工作,而仿佛是习惯一样,戒也戒不掉。

    眼下,从事基础研究注定要过比较清贫的日子。对此,小倪直言不讳。但他说:“对于金钱我考虑的不多,一个做研究的人没有太多时间浪费在这上面,更多的,我想的是这项研究带来的社会效益。”说这话的时候,小倪厚厚玻璃片后的眼睛闪亮着,看不到一点的矫情和做作。

    “社区是最贴近百姓的地方”

    郑艳萍,毕业于浙江工程学院,现在某社区任团工委书记

    通过竞聘小郑成为杭州某社区的团工委书记。

    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到社区工作,能有什么大出息?小郑却不这么认为,她说她们主任说过:“当社区干部,要有运动员的身躯、博士生的头脑、营销员的口才。”社区才是最贴近百姓的地方,她在这里感到有做不完的事。

    “我想一个人工作不仅仅是拿工资糊口,而是要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吧。”现在小区里正忙着争创“全国文明社区”,在学办公自动化专业出身的小郑的带动下,大家也都开始学着摆弄电脑。社区干部都说,到底是大学生,教会了我们不少新东西。

    “实现自己梦想的人是幸福的”

    吕晓红,1999年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现在武义县下杨中学任教

    小吕从小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受人尊重的教师。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小吕几乎在每一栏上都填写了师范类院校。后来被浙师大中文系录取,迈出了她“追梦历程”的第一步。

    毕业在即,家里人开始托关系为小吕联系单位,当中也不乏好单位,但小吕没有遵照家人的意愿留在城里,而选择了现在这所远离城市的乡镇中学,开始了她向往的教师生涯。三年来,小吕把学生当朋友一样对待和爱护,很受学生喜爱欢迎。在接受记者采访的这天,她穿了一条新裙子,学生们见了纷纷围上来,夸她“老师今天真漂亮”,幸福而满足的笑容荡漾在小吕的脸上。

    由于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小吕做起工作来特别投入,去年还被评为“县级优秀班主任”。

    【背景新闻】

    
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一变天地宽


    今年我省省内高校共有应届毕业生49000多人,其中本科生21000多人,专科及高职生28000多人,总量比去年增加12000多人,增长33%,其中本科增加2000多人,专科增加近10000人。按类型分,师范类毕业生8000多人,非师范类41000多人。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顺利、平稳,非师范类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近73%,其中本科近90%,专科达到62%,与去年基本持平,保持了良好的态势。大学生就业状况呈现以下特点:

    高层次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良好。如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本科毕业生签约率达到93%以上,大多本科院校都保持较好的就业状况。

    专科及高职类毕业生就业不平衡现象较为突出。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温州职业技术学院、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就业状况较好,签约率均在80%以上,而相当部分专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不理想,少数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在10%以下。

    出国、考研、专升本等升学人数增加。今年全省共有出国毕业生300多人,比去年增长60%以上,升学3000多人,比去年增长35%。

    由于毕业生的思想进一步解放,就业观念不断转变,就业视野不断拓宽,就业心态也更加理性。毕业生的就业观念有了进一步的转变,到非公单位就业已经成为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渠道。此外,放弃派遣,去做临时工或自主创业的毕业生也不断增加,在今年的已就业毕业生中,从事临时性、阶段性工作的毕业生达到3600多人,占非师范类毕业生总数的9%,比去年增长一倍以上。不包分配的观念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在大学生的头脑里,自主创业意识逐步建立,就业渠道逐步拓宽。(浙江日报:邱啸 陈宵佳 樊丽丽)



责编:曲歌    


相关新闻
【教育】广东:3.6万应届大学生没就业(08月02日 15:00)
中国就业论坛筹备会议在京召开 (07月31日 22:16)
【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就业率有望过到50%(07月31日 16:01)
【教育】浙江省公布高校专业就业率(07月31日 15:04)
【教育】国家启动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就业能力计划(07月31日 09:04)
香港推出青年见习就业计划 提供职位4100个(07月30日 13:58)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