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科教新闻 > 正文

[网友原创] 有了“星期八”又能怎么样?

央视国际 (2005年01月13日 11:46)

    专题:网评天下精华版

  南京力学小学在学生中进行作了一个调查,孩子们在调查中写道:还没放假,各办学点都贴满了各种招生广告。招生简章上都说“应广大家长的要求”,但没有一个说是“应广大学生的要求”,难道是家长们要去补课吗?我们双休日都要补课,连寒暑假都逃不了,多么希望有一个星期八啊!(1月12日现代快报)

  还记得流传在孩子们自编的那首“校园歌曲”吗:“书包最重的人是我,作业最多的人是我,每天起得最早的、睡得最晚的,是我是我还是我。” 有舆论称其为“灰色童谣”。然而仔细想想,其实并不是童谣“灰色”;当孩子们的童年已被沉重的课业负担弄成“灰色”的时候,出自孩子之口的童谣还能是“亮色”的吗?背着重得背不动的书包,做着多得做不完的作业,盼星星盼月亮一般盼到了周末,却还有补课在等着。等到放了寒假暑假,更有“第三学期”、“第四学期”在虎视眈眈地等着了。因为害怕假期补课的狂轰滥炸,孩子们已经“望寒暑假而生畏”。日前武汉晨报就有武汉许多小学生害怕放寒假的报道。

  补课在今天已陷入了怪圈,先前的补课还是缺啥补啥;而现在干脆演变为不缺也补,理由是别人在补课,因此你也必须补。怪圈如斯,补课的泛滥乃至成灾也是必然的了。孩子被抛进补课的波涛,在“题海”中载沉载浮,家长就没有一点痛惜之心吗?家长们几乎众口一词地回答说,不是父母心太狠,孩子读书确实苦,但是如今竞争激烈,不是鱼死就是网破,要想考试不流泪,就须平时不怕累;如果今天不吃苦,明天就会吃大苦。家长们还把送孩子进补课班形容为“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云云。

  素质教育的口号天天在喊,落到实处却变成了“叫好不叫座”;应试教育的弊端人人知道,到头来却依然是闻着臭吃着香的“臭豆腐”。教育只为了应试,教育的目的就是考场上拿高分——倘若只以几门功课论长短、只以分数高低论成败的教育评价机制不改变,倘若“起跑线”即等于分数线的模式纹丝不动,那么即使真的有了“星期八”,恐怕还会被用来补课的。这样讲并不是空穴来风。这几年也有一些地方一度取消了补课,但因为在应试教育面前“分不如人”,于是“痛定思定”,终于恢复补课,回到了老路上,而且这回头路一走,比别人走得更远——“减负”已被事实证明行不通,那就不但不能减,并且还要加。既然“臭豆腐”成了香饽饽,“减负”还能不被视为另类吗?(网友:奚旭初)

  

本栏目所载评论纯系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央视国际立场。

  ■ 进入网评天下论坛 发现更多精彩话题

责编:于冰  来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