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科教新闻 > 正文

为何多数艾滋病疫苗效果不理想 

央视国际 (2005年04月30日 13:59)

  新华社洛杉矶4月29日电(记者 陈勇) 近年来科学家不断开发出新的艾滋病疫苗,但其效果却并不令人满意。美国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揭示了其中的原因:艾滋病疫苗在人体内制造的多数抗体,被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消灭了。

  美国杜克大学研究人员在29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说,此前开发的艾滋病疫苗,大多数利用了艾滋病病毒表面的蛋白质gp41,而艾滋病病毒的某些表面蛋白质,只会引起人体内产生短期的自反应抗体,而不是长效的、针对艾滋病病毒的抗体。

  由杜克大学人类疫苗研究所主任巴顿·海恩斯领导的这个研究小组在论文中解释说,人体免疫反应可以按其生成的抗体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先天性B细胞免疫,包括一些功能较弱、针对许多种病原体的抗体。这类抗体也可能攻击人体组织,引起自身免疫病。如果病毒激活了先天性B细胞免疫反应,那人体会首先摧毁B细胞,以免引发自身免疫病。

  另一类是适应性B细胞免疫,这种免疫反应一般比较慢,但会产生功能较强的特异性抗体,也就是免疫系统只会攻击入侵的病毒等病原体,这类免疫会对特定的病原体具有长时间的免疫力。大多数成功的疫苗,都利用了适应性B细胞免疫的原理。

  科学家在开发艾滋病疫苗的时候,也希望用病毒的某些表面蛋白引发人体的适应性B细胞免疫反应。但海恩斯等人在实验中发现,目前用于开发艾滋病疫苗的gp41表面蛋白质,在人体内引发的免疫反应更类似于先天性B细胞免疫,免疫系统生成的抗体,能与人体组织内的多种分子发生反应,结果类似自身免疫病。这样,免疫系统首先就要摧毁抗体。

  海恩斯说,这一研究成果指明了艾滋病疫苗开发中的主要方向。以后科学家在开发艾滋病疫苗时,应注意“诱使”机体对艾滋病病毒的表面蛋白质产生适应性B细胞免疫,这样才能成功预防病毒感染。

责编:刘立  来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