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12月02日 19:00 来源:
浙江大学哲学系讲师朱淼华教学水平在全校有口皆碑。2003年,学校让学生为老师打分,他在全校教师中排名第七。在当年的岗位聘任考评中,他因为没有论文发表,在系里排名最后被淘汰“下岗”。 上海交通大学的晏才宏老师,教学水平和师风师德广受赞扬,同样是由于没有论文,直到去世时仍是个讲师。这真是个奇怪现象:把大学教授的命运交给报刊杂志社的编辑捏住!
大学是需要科研和教学,但教学和科研是有区别的。搞科研的人不一定就能教学,搞教学的人不一定就能搞科研;搞科研的擅长于书面表达,搞教学的就擅长于口头表达。一般人上大学是需要学到东西,而不是参与科研工作,因而欢迎会教学的老师。读研究生的人就需要参与科研工作,就需要搞科研的教授辅导和教学。搞科研的就比较容易写出学术论文,搞教学的多是进行的基础知识的传授,如果教学任务太重的话,自然也就难以写出论文来。大学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学生,这需要高素质的教师。
任何时候任何人对任何一篇文章的肯定或否定,都是很有局限性的。再好的文章,人们的看法都不会一致的。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报刊杂志用文章,也是根据自己的栏目和那一个时段的讨论主题而取舍的。这一个编辑部不用的文章,可能其他的编辑部会用。但是可以发表学术论文的报刊杂志很少,并且都还有各自的专业写作班子,更不说一些报刊杂志风气不正,发金钱稿、发人情稿,这就使得很多真正的好文章很难找到发表的地方和机会了。
大学应该是以包容人才而著称的,人尽其能、才尽所用,早在九百多年前,就有先哲大声疾呼:“不拘一格降人才”!到如今的大学为什么还要“千人一格”地要求教授们呢?鼓励教授们积极出成果,积极发表一些论文是应该的,但不应该就直接以论文论英雄,同时把大学教授的命运交给报刊杂志社的编辑捏住,本身就反映出大学的不自信,这不是贻笑大方的事情吗?(作者:黄草坪 )
本栏目所载评论纯系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央视国际立场
责编:张会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