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 正文

[共同关注] 消除最后的贫困(3月7日播出)  

央视国际 (2005年03月08日 10:31)

    进入[共同关注]>>

  CCTV.com消息(共同关注):创建和谐社会的内容之一是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在持续稳定地消除贫困方面,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还有两千万人口生活贫困,这一直是各级党委政府的心头大事,也是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关注的难题之一。

  在湖北省荆门市的大柴湖,生活着一批贫困线以下的农民,他们是五十多年前,为了支援国家建设丹江口水库,从河南辗转三次搬迁到当地的,这批移民家庭人口的总数现在约有10万。

  周家贵(全国人大代表):我这次下来专门向你们了解一下我们农民生活状况,还有什么困难,还有什么需要,我这个当代表的给你们带上去向政府建议。  

  农民:说心里话,我感谢党和中央。党和政府对农民这几年来确实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以前的话,前几年我们一个人一年交税费能到二百多块钱,去年我们一个人减少为三、四十块钱了。

  这已经是周家贵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以来第五次到柴湖了。和以往几次一样,周家贵总喜欢在柴湖到处走走,到处看看。周家贵看到,今年不同的是,镇上的中学已经新修了宿舍楼,菜市场也换了新的,马路也变得宽敞了许多。这些是湖北省柴湖扶贫的十几个项目中的一部分。

  和以往一样,周家贵也总是喜欢去一个叫李萍的移民家里了解情况,但是这一次他没有找到她的家。听别人说,李萍三个月前搬家了,搬到了邻近的东桥镇。通过镇上负责同志,周家贵找到了李萍的新家。

  周家贵:这房子住得不错。

  李萍:比在柴湖好一些。

  周家贵:这有多少平方米?

  李萍:120平方米。

  周家贵:比较宽敞。花了多少钱?

  镇干部:镇里花了2.5万。

  李萍:我们一分没有出。

  周家贵:后边是院子。

  李萍:后边是院子、厨房。

  周家贵:我们去看看,厨房也蛮卫生的,住在这儿应该满意吧,田分了没有?

  李萍:分了。

  周家贵:分了多少?

  李萍:分了十几亩。

  周家贵:十几亩地就可以了。

  李萍:反正比在柴湖多得多了。

  周家贵认识李萍是在两年前,那时候他刚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尽管是钟祥本地人,但是周家贵却并没有去过柴湖,那个时候他也不了解柴湖,更谈不上认识李萍。要说起他们如何认识的,还得从荆门市里的一次人大会议说起。

  周家贵(全国人大代表):荆门当时召开一届人大会议,我是荆门市的代表,市委书记参加我们小组讨论,当时我们小组的代表里有一名是柴湖镇的镇长,所以当说到柴湖移民问题的时候,说到移民困难的事件,我们市委书记连续说了十几个“柴湖怎么办,柴湖怎么办”。

  周家贵早就听说荆门市几乎每年都组织公职人员对柴湖捐款,省里每年还会安排不少的专项扶贫款。那到底市委书记为什么还要连说十几个“柴湖怎么办”呢?周家贵开始惦记着要亲眼看看大柴湖的生活。

  就在这次会议过后不久,周家贵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

  周家贵(全国人大代表):这时有一个最大愿望,我一定要到柴湖走一走,看一看,我要把柴湖的当前的贫困状况,当前的生活困难情况我想要向国家汇报,向政府汇报。

  周家贵第一次到柴湖就认识了现在的李萍。当时是在一个农户家里,村里干部召集了几个敢说话的村民向他反映问题,其中一个就是李萍。不过,当时的李萍对这个初来乍到的人大代表颇有点不信任。

  李萍:我是比较会说一点,在农村来说,让我见见周代表,我当时一见周代表,我看他一副福态相,我就想这个人肯定像是个大老板,会不会替我们老乡说话啊。

  乡亲们的怀疑目光并没有妨碍到周家贵在柴湖的实地调查。几天工夫,周家贵终于明白市委书记为什么会连说十几个“怎么办”了。

  早在1958年,为支援丹江口水库建设,河南淅川县将近5万人集体迁移到了青海;由于适应不了当地气候,60年代他们又搬回到河南郑州,但是66年他们不得不再次搬迁,最终到了湖北钟祥柴湖附近。经历数次搬迁,移民基本上一穷二白,很多老人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情形。

  柴湖移民:一张破床,锅,铲子,就这么多,带的粮食,带了两、三升玉米,一升小米,四、五十斤红薯干,别的没东西,一无所有。

  “一季红苕半年粮,四季温饱无保障”,早年柴湖人这句话形容他们的生活状况。刚搬来时,柴湖原是一片无人居住的沼泽,芦苇茅草丛生。这里本来就人多地少,加上柴湖移民人口在几十年里由将近五万增加到了如今的十万,当地人均耕地已经不足0.78亩,绝大多数柴湖移民生活十分艰难。

  近几年来,伴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地整体经济实力逐渐增强,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对柴湖移民的扶贫力度也日益加大。各级政府累计投入的扶贫资金不下数千万元,但是对于积贫积弱的柴湖人来说,仍然不过是杯水车薪。

  周家贵(全国人大代表):要改变柴湖的问题,光靠给钱、捐物不行,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要从根本上解决柴湖贫穷的问题,这是有关部门一直在探索的问题,也是周家贵了解柴湖后一直思索的问题。最近几年,全国的扶贫工作普遍由“输血型”扶贫向“造血型”扶贫转变,由过去的送生活物资为主转变为扶助生产项目为主,当地政府也开始在这方面下力气探索。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周家贵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那就是把部分移民进行重新安置,让他们离开柴湖。

  周家贵(全国人大代表):这次移民为什么没有移到其他县市,而是迁到钟祥市里来进行移民,这样有两个好处,一个是我们把柴湖的人分散到东桥市各个乡镇,那么就减轻了柴湖人口压力,使柴湖人均耕地可以多一点;第二点通过柴湖的移民,可以使柴湖的人民逐渐逐渐、慢慢地融入本地,融入本地的文化,融入本地的经济。

  从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这个最紧迫的问题入手,集中力量进行扶持,这是国家在扶贫工作上的政策,有了这些政策,按理说,周家贵的办法应该能获得群众的欢迎,但是实际执行过程中并不算一帆风顺。尽管通过搬迁来缓解人口压力听起来可行,但是柴湖人在过去的四五十年里已经搬迁过三次,而且每搬一次几乎就要从头开始一次,所以移民们普遍是存在顾虑的。周家贵这次建议的搬家道路会有什么不同吗?

  2004年元月,柴湖迎来了他们的省委书记和省里的其他主要领导,柴湖人普遍把这看做是政府加大对柴湖扶贫的先声。

  对于周家贵和政府的想法,李萍比其它柴湖人知道得都早。因为自从周家贵第一次到柴湖后,她就成了周家贵在柴湖的民间“线人”。柴湖有什么事情周家贵总是先找李萍了解情况,周家贵的很多想法也总是先了解李萍的看法。但是这一次,李萍有顾虑了。

  李萍:好多人都是有好多顾虑,他们都不愿意搬,毕竟我们从西村搬下来的时间,那个时间多早,住那小房子,所以再搬一次,毕竟大家都住在一起有感情了,再搬一次,到底咋样,像我有这么多田还可以,田少了,还是不行,还是跟在柴湖差不多。所以说顾虑还是有的。

  李萍的想法代表了一部分柴湖移民。年长一些的柴湖人经历了数次搬迁之后更是再不愿意搬家了。已经习惯了在柴湖生活的移民也害怕搬迁。柴湖田少,但是谁能保障搬出去之后有田种呢?安置补偿会不会合理?这些问题都是柴湖人所关心的。

  就在柴湖人还在顾盼的时候,周家贵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大柴湖扶贫工作力度的建议》得到了国家有关部委和湖北省委省政府的认同。搬迁部分移民的这个想法成为湖北省针对大柴湖的14个重大扶贫措施之一。这14个扶贫项目首批扶贫资金达到了5700万,这些项目将确保5年内柴湖移民整体脱贫。

  此刻,做通柴湖人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周家贵这次还是找上了李萍。

  周家贵(全国人大代表):我去了一趟,看了看,并且跟她讲了,这个是大好事,能够走出柴湖,并且走出柴湖的本身就是对柴湖的一个贡献,因为你腾出的土地,同时你在其他地方你又重新创业,这本身就是一个贡献。

  周家贵抓住了李萍在柴湖田少的困难,告诉她,搬出去之后政府不仅分房而且还给分田。田绝对要比在柴湖多得多。现在中央的三农政策这么好,有了田还怕挣不到钱吗?周家贵的话逐渐打动了李萍。

  李萍:因为我田少,我心情也怪高,别人肯定没那个感觉,我听到之后,我就想,如果是上面给我们这么好的条件,如果我不搬,将在这穷,既然给了这么好的机会,我就冲出去。

  李萍的搬迁并不顺利,因为她的情况比较特殊,她爱人在乡镇工作,并不属于农业户口。尽管她第一个报名,但是并没有第一个搬出去。直到去年11月份,李萍才被通知到东桥镇联盟村看房子。房子是旧的,只是进行了重新装修。由于不是新房子,前前后后看过的人并不少,但是没有一个人中意。李萍却并不这么看,她看中了村里分配的十几亩田和果园。

  李萍:我说有十几亩田可以啊,过这么多年之后,我的田庄稼收了,我还盖不起这个三间房子?我不要新房子,我就要这个旧房子吧。

  尽管是旧房子,但是经过装修之后,房子焕然一新;屋前屋后再经过一家人收拾,新家看起来颇让人羡慕。

  李萍:来了之后至少不说别的,这一圆圈都是我自己的,我想种个啥就种个啥,这样的圆圈种果树,都可以,我喂鸡、喂猪,我什么都有吃的了,随便种点什么都有吃的,再说我的地一辈子都是我自己的,我在柴湖常年要操心包地,今年包了你的地,你要是不给我了,我下一年又要操心包地,在这儿,所以我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一心扑在干活上,不用想别的啥。

  搬到东桥镇后,李萍一家在新房子里过了第一个春节。在这里,她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待遇。

  李萍:我这个老水井动工之后没水,所以领导说,本来打一个井得一千块钱,领导说他们一定出一半,不能叫我一个人出,我肯定没钱。这领导就是说,一人出一半,他出五、六百块钱,我少出一点,把这个井搞好,这些小事,一般想不到,我感到非常满足了。

  李萍在东桥镇的新家让柴湖人看在了眼里。一个房子政府大约花费是在2万5千块钱左右,再加上水、电、农具,哪一样都是政府掏钱,这笔账大家都会算。最主要的是种田地有了保障,而且多是水田,比起在柴湖的沙地来说强多了。柴湖人开始动摇了。

  周家贵(全国人大代表):有很多移民都还愿意出去,因为一出去土地不管怎么,要比柴湖多,同时他们去的地方都是山区,他都有水稻耕种。

  李萍:一回家,我都跟他们说,到每年之后,我年底都回家一趟,到明年了上我那儿吃果,我的樱桃、桃子、枣子、李子、橘子、什么都有,你们去到我那里吃,吃了之后,拿个袋子装点回家,他们肯定心动了,嫉妒了。

  李萍的小叔子原先并不热心搬迁,在她的影响下也搬到了东桥镇。这不,新房子有了,宽畅得不得了;田也多了,一家两个劳动力根本忙不过来。如今,找李萍看房子看地的柴湖老乡逐渐多了起来,李萍也成了移民政策的义务宣传员。

  李萍:我介绍了好几家,五队一家,还有七队一家都是我介绍来的,还有那边几家都是我介绍的。

  记者:在你的影响下,有几户搬过来了?

  李萍:在我的影响下有七、八家。

  记者:七、八家?

  李萍:所以今年还有机会,还有一、二十家想搬。

  新房子、新环境、新土地,新气象,说起自己的选择,李萍的脸上挂满了笑容。

  李萍:到这儿,我是心情好,到这儿地也多,反正心情好,领导都关心,过年都送这儿,送那个,不说是公家送的,我们熟人都送这个、送那个,所以说一般你在柴湖那个领导都做不到这方面,因为大家都穷,你帮谁不帮谁。这里人家都在走向小康,就我们这几家还差一点,大家都互相来往,抬举我了,我肯定心情好了。

  在采访即将结束时,李萍硬是带着记者,再到她的田里去看看。

  李萍:这房子、田都是我的,上面下面都是我的,上面公路,下面水田,果园都是我的,桃子园、橘子园都是我的,这有个十几亩地,我原来在柴湖的时间才二亩多地,一年的毛收入还达不到五千块钱,我现在十几亩地,按别人给我介绍,一年收三万斤谷,一斤谷不多说,打个七毛钱,我这三万斤稻谷,一年也是两万块钱,但是我的技术也差一点,赶不上别人,我不说搞两万块钱,搞个一万七、八千块钱,我还是有信心的。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柴湖有4500人进行了搬迁。移民年人均收入达到了2000元,比没有搬迁时的625元增长了3倍。留在原地的柴湖农民收入也有明显增加。

  今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上,周家贵还将继续提出如何加大对柴湖扶贫的建议,他希望能够通过加强立法,稳定扶贫政策,使得农村的贫苦地区跟上整个社会的小康步伐、和谐步伐。

责编:魏伟  来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