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 正文

[网友原创] “个性邮票”不是新的身份标签 

央视国际 (2005年04月18日 15:15)

  从今年4月起,国家邮政局开放人物类题材的个性化邮票,专家学者、劳动模范、企业家、演艺界人士、知名节目主持人等等均可以申请将自己的形象印上票面,而关于票面人资格评定的门槛也由省级降到市级,邮票的印刷费用将由申请人承担(4月17日《现代金报》)。

  让人们记忆犹新的是,今年2月底,刚满周岁的毛泽东曾孙毛东东发行的个性化邮票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也一度引发了关于谁有资格登上邮票票面的争议。显然,国家邮政总局开放人物类题材的个性化邮票可以看做是对社会争议的一种回馈。

  个性化邮票并不是新生事物,我国各地已经先后发行了多套人物、风景、民俗等多种题材的个性化邮票,而一些知名人物的个性化套票也先后发行了多次。国家邮政总局这次放开人物类题材的个性化邮票,实际上是降低了邮票票面图像准入门槛,让更多社会知名人士有了得以登上邮票票面的机会。

  社会的进步体现并逐步满足着我们对于公平的诉求。邮票门槛的降低也正体现了对于公平的追求,也是一种社会进步。但是,这种进步或者公平本身还存在一些不公平或者说阻碍进步的因素。

  比如,较之于以往,现在有更多的人有资格申请用自己的形象发行个性化邮票,但是仍有相当一部分人由于“资格不够”或其他因素不能够申请个性化邮票。于是,这种新的“开放”就生成了新的阶层对比,就可能构成新的社会不公平的新起点因素。尽管我们知道,社会公平的生成和进步必然要遵循阶段性的发展规律,但作为任何一个社会个体或者群体而言,潜意识中都希望自己能够率先成为政策的受益群体,而一旦种公平诉求得不到满足,就可能产生社会不公的潜因素。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这种门槛降低式的放开可以看做是一种“帕累托改进”:在不影响一部分人利益的前提下,提升另一部分人的福利。但接合我们传统文化深层的思路,却也可能催生一些负面因素。

  我们的传统文化里面,登报纸、上电视曾被看做是一种荣耀和身份的象征。与之相似,尽管是自己出资发行了个性化邮票,恐怕也难以在短时间内摆脱掉荣耀或者身份象征的谜团。这样个性化邮票就可能演变为一种身份标签,就有可能因此伤害到社会其他公民的正当福利,就不见得是什么好事。

  让我备感忧虑的是,随着个性化邮票业务范围的放开,具备申请发行个性化邮票权利的人群必然越来越多,出于利益的驱动,对申请人资格进行审查的部门能否做到公开透明评定?能否有效防止腐败因素的滋生?

  因此,对于个性化邮票的放开,我们只能保持谨慎乐观;其放开之后的真正效果,只能拭目以待。(牛剑)

  

本栏目所载评论纯系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央视国际立场

  进入论坛 建言立论>>

责编:李莽  来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