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网友原创] 古建筑拆真仿古为哪般?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11月18日 16:21 来源:
    专题:网评天下精华版

  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建城史,是国务院确定的历史文化名城。除麦积山石窟、伏羲庙等一批全国知名的文物古迹之外,在天水城区内,还有成片的明清古建筑。令人忧虑的是,近年来这些古建筑大量被成片拆除;与此同时,不少仿古建筑却拔地而起。(11月17日 新华网)

  众所周知,古建筑是古代文明和当时生活状况的见证,也是历史文化的传承,有专家甚至称其为历史的“名片”、时代的“身份证”,具有相当大的学术研究和考古价值,其文化内涵更是无可估量。按说,古建筑饱经岁月的沧桑和时代的磨蚀保留至今,理当好好珍惜和妥善保护。可让人痛心的是,在历史文化名城天水,真正的古建筑横遭厄运,而假冒古建筑却大行其道。

  据悉,天水原来共有2000多座具有一定保护价值的古建筑,而目前仅剩下100座左右。与古建筑大量被拆除相反的是,不少仿古建筑在天水拔地而起。在城区,很容易看到各式各样镶有深色瓦屋檐的仿古建筑,看起来尽管有几分“古韵”,却不中不洋、不城不楼。对此,古文物学专家斥之为没有文化的“假古董”。

  其实,天水市政府早在5年前,就制定了《天水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办法》,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城市开发的政策措施。既然制定了《管理办法》,缘何一座座价值极高的古建筑被拆成了废墟,而“假古董”却大行其道?

  其一,官员虚浮的政绩观。在官员追求大开发、大手笔、大气势的今天,城市建设如火如荼。而一些古建筑由于外表形象的陈旧、设计的原始、地理位置的不适,在外观上影响了城市“亮丽”形象。何况,将古建筑“克隆”,更能显示出官员的能耐和作为。在虚浮政绩观的支配下,拆除古建筑新建“假古董”便成了制造新的政绩的一种道具。

  其二,对利益的狂热追求。片面地注重黄金地段的商业价值,忽视古建筑的文化底蕴。对开发区内的古建筑随意搬迁易址,结果使造型独特、风格各异的古建筑成了“洋军垒”、“泥围墙”,失去了其千百年积淀下来的文化内涵。

  其三,文物保护意识淡薄。尽管文物保护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可事实上由于宣传力度欠缺,有关部门重视不够,公民的文物保护意识十分淡薄。在天水便有个别开发商公开宣称:“我们有钱,我们说拆就拆”。显然,这种狂妄之下就是文物保护意识的贫乏,根本不知这种拆除古建筑是一种违法行为。

  保护文物古迹,仅靠文物保护部门显然不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我们绝不能让历史的“名片”在轰隆的机器声中化为乌有。(作者: 陆志坚

  本栏目所载评论纯系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央视国际立场

  →→浏览原帖全文 发表不群高见

  →→进入"网评天下",发现更多话题!

责编:张会玲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