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消息(新闻社区):
过去,大学生毕业生找工作,往往都是盯着大城市,连小一点的城镇都不愿意去。但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前两天,北京市面向高校毕业生招聘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和村主任助理工作刚一启动,就引来大批的应届毕业生争相报名。
早上9点刚过,中国农业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就聚集了大批前来报名当村官的大学生,而中心的咨询电话更是热得烫手。由于学校下个星期才正式开学,许多家在外地的学生,听到消息都从家里特地赶了报名。
应届毕业生:回到家之后我父母也看到新闻他们就让我特意过来一下
重庆籍毕业生吴培老家就在农村,学的还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上大学期间,他的每个假期几乎都是在农村度过的。
吴培:我报考大学的时候 从我第一个志愿到最后一个志愿我报的都是农业类院校
在报名现场,记者做了一个调查,发现前来报名毕业生学的专业大多跟农业有关,而他们大多与小吴有着相似的经历和想法。对于三年的村官生涯,他们也都具有相当的自信。
应届毕业生:其实农村缺的不是劳动力 缺的是人才 是信息这次如果竞选成功的话 能参加农村工作的话 我可能一辈子呆在农村了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今年北京有17万应届毕业生,仅农学院校就有2万多人面临择业,就业的压力和竞争的激烈可想而知,在他们看来,当村官不失为解决就业的一个好办法。为了让大学生安心扎根农村,有关部门还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条件,每月工资2000元起步,最高可到3000元。而外地户口的大学生村官聘用合格后,还可以落户北京。
北京:大学生当村官 村民好评多
其实早在去年,作为试点,就有32名大学生到北京市平谷县各个村庄走马上任,如今,这些大学生村官干了也快一年,他们究竟干得怎么样?
他叫王镇宇,去年这时候,他还是中国农业大学的一名学生。而现在,他的身份是平谷县大兴镇白各庄村的村委会主任助理。
上任后,小王做的头一件事就是熟悉每家每户的情况,再就是教村民学会使用电脑,学上网。为教村民,小王可费了不少劲。一些些年纪大的村民连键盘上的字母都不认识,小王就得手把手地教。
村民:教的东西都挺有用的,很适用的(例如网上看)菜价,都教给我们了。
正是凭借着网络,去年小王还帮着村里的大桃卖了个好价钱。
平谷区白各庄村党支部书记王久成:我们2004年平均销售是5元,每斤桃5元连采摘再销售,那么2005年平均上升实现了每斤8元 。
小王为村里所做的工作,村民们都看在眼里。去年,有关部门对他进行了考评,考评团42人个个都给他评的是优秀。
不仅仅是小王,去年和他一样当上村官的32名大学生,年底也都顺利通过考核。
北京市教工委书记朱善璐:这三年,8000大学毕业生下去做村官,应该说会带来重要的影响冲击,会发挥重要的作用,无论是他们的成长,还是解决农村的急需,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可能有人会说,在北京当的虽然是村官,可工资高,可以落户口,考研究生还可以加分,这么好的工作,当然抢手!这话似乎有点道理,但仔细一想,又有有多少农村为了吸引人才开出了这么优惠的条件呢?农村引进大学生村官不光是在引人,更重要的是引智。不要苛求这些大学生一定要在农村呆多长时间,只要他们都能像王镇宇那样,把自己的才智在农村“释放”出了理想的效果,这种引进人才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责编:扈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