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严肃的艺术作品,是否要靠露骨的字眼制造“卖点”、招徕观众?当美国作曲大师乔治-格什温的黑人歌剧《波基与贝丝》将于12月5日在上海大舞台亮相,著名声乐艺术家周小燕力阻该剧“更名”为《乞丐与荡妇》,显出一个艺术家的正直和艺术良心。
格什温创作的大型歌剧《波基与贝丝》是一部纯黑人题材作品。它讲述了一个生活于美国社会底层的善良乞丐与一位风流女子的爱情传奇,既表现了社会平民对爱与善的追求,也揭示了美国的种族矛盾和社会阴暗面。也许是出于商业运作的考虑,有关承办者打算将剧名改成颇有“诱惑力”的《乞丐与荡妇》。周小燕教授获悉后,极力劝阻演出商的这一做法。周小燕认为,《波基与贝丝》是一部严肃的巨作,具有深刻的批判现实主义主题和人文关怀精神。歌剧凄美的情节,鲜活的人物形象,融歌剧演唱与黑人歌谣、蓝调、爵士乐等元素于一体的音乐魅力,本身就是“卖点”,又何必挖空心思另起一个“媚俗”的剧名?更何况,对这样一个复杂的社会底层女子形象贴上“荡妇”的标签,也不符合原剧的精神。再者,对音乐迷们来说,《波基与贝丝》这个剧名本来就是他们选择观看的标识,再造一个媚俗的陌生剧名,其作用只能是适得其反。在周教授的坚持下,剧名终于改了回来。
周教授指出,近年演艺圈以猎奇、庸俗、古怪之片名、剧名“抢眼球”之风很盛,歌剧界不应沾染此风气!引进《波基与贝丝》这样的现实主义力作,更应该保持其“原汁原味”,大力挖掘作品本身的“含金量”,这才是赢得市场、赢得观众的根本保证。演出商应该把功夫花在这上面才是。
责编:娄靖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