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建设节约型社会 > 正文

广东 发展循环经济刻不容缓

央视国际 (2005年01月24日 14:34)

  循环经济在中国正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词,在广东省政协九届三次会议上也是委员们争相谈论的常用词。广东省政协委员们纷纷表示,对于广东来说,发展循环经济、转变增长方式显得更为迫切,广东发展循环经济刻不容缓。

  必须解决用好资源的问题

  在多数人看来,循环经济是废品回收再利用、垃圾变废为宝。而它的准确含义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核心,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其基本特征是低消耗、高利用、再循环。与传统的模式“资源→产品→废弃物”不同,循环经济的增长模式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

  当前,广东经济增长主要呈现“投入高、消耗高、污染高、综合产出低”的特征,能源、电力消耗增长均高于GDP增长。按测算,广东GDP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需要土地5.08万亩,2020年经济总量要比2000年翻一番,则需要一个新的珠三角那么大的土地。

  1月23日,在“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专题座谈会上,深圳市环保局副局长邱玫委员说,辽宁、山东、广西、上海等省市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辽宁3年来成立351家清洁企业,年节约用水1.5亿吨、节约用煤60万吨,年中水回收900万吨。2003年,广东每万元GDP用水量为41.6吨,上海为35.5吨,山东为21.9吨,广东指标明显落后。

  广东省政协副主席罗富和说,循环经济以环保和节约为基础,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新型工业化的载体,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广东作为一个资源约束型的省份,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怎样用好资源、用活资源,并尽可能地将资源利用最大化,是当前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

  实行导向性政策发展循环经济

  月饼过度包装、营养品过度包装等,是当前发展循环经济遇到的一个普遍性的浪费现象。许多委员谈到,要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政府、企业、消费者在实行循环经济中各自的职责。邱玫委员说,政府要实行导向性政策,体现水、电、能源的稀缺性,对生产一次性筷子等资源消耗大的企业,要征收高额税负,对变废为宝实现资源再生利用的企业,要实行税收减免政策。对废弃物的回收要延伸到生产者,实行生产者回收废弃物制度。

  香港金光集团主席林国兴委员表示:“政府要尽快着手制订发展循环经济的评价指标,我是投资企业的,这个评价指标要成为企业的指引。”“不仅如此,省里还要制订地方政府节约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考核指标,各地不仅要比GDP的增长速度,更要比资源的节约水平,看谁能够以少的资源创造更高的GDP。”有的委员这样说。

  有的委员还谈到,广东有条件的地方要开展循环经济园示范区建设,将有利于原材料循环利用的企业聚集在一起,形成产业链,在产业链中实行循环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废弃物排放,减少污染。

  发展循环经济,要有技术创新的支撑。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李适宇委员讲到,他到日本松下电器回收工厂参观时,看到松下电器回收厂能够把电视机显像管前后两种不同性质的玻璃准确分开回收,然后再制作同样性能的显像管,产生了较高的回收效益。李适宇委员说,松下电器的家电回收工厂使用了80多项自己研发的专利技术,如果将废弃的显像管打碎回收,那只能制作普通的玻璃瓶子。没有科技创新,循环经济将可能成为企业的一种沉重负担,弄不好还要投入更多的资源。因此,政府应该鼓励企业、科研机构联合开展循环利用技术研究与开发,在科研项目立项和经费预算中,有专门考虑。

  建设节约型社会重在落实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关键在于落实。据了解,今年广东将突出抓好节煤、节电、节油、节水和降低重要原材料消耗的工作,重点抓钢铁、石化、电力、建材、造纸等行业节能、节水的技术改造。一方面,广东将依法关闭污染严重、破坏资源的企业。另一方面,广东将从体制、政策、投入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发展低资源消耗、高附加价值的产业和产品,建立完善节能、节水、节材、节地技术服务体系,全面推行清洁生产。

  委员们说,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全社会每一个人的参与,市民的行为意识和生活习惯要逐渐改过来。比如,目前许多地方设立了分类垃圾箱,但市民还没有养成分类扔垃圾的习惯。因此,在全社会要开展系统、全面的教育,使循环经济的理念深入人心。

责编:朱亚菲  来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