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建设节约型社会 > 正文

淮南建设节能省地型居民小区
——“既为居民建好房,又为子孙留够地”
央视国际 (2005年08月03日 05:36)

  《人民日报》消息:本报合肥8月2日电 记者刘杰、何聪报道:一排排新楼房拔地而起,一个个棚户区变成亮丽小区。7月21日,在安徽省淮南市八公山区洗云居,刚刚从“窝棚棚”搬进新楼房3个月的孙学超兴奋地说:“干了一辈子挖煤工,没想到老了还能住上新楼房,瓦斯烧饭,太阳能热水,又节能又省钱,政府替老百姓想得真周到。”淮南市建委副主任丁立坤告诉记者,在淮南,像孙学超这样从“煤窝窝”、“灰窝窝”搬进新楼房的居民,目前已有12万人左右,还有18万住房困难居民将在未来两年内搬进新居。

  作为老煤炭基地的淮南,过去因煤建城,随采随建,形成20多个“城中村”,8万多人住在与城市很不和谐的环境里。到2003年,老矿区还有15万多人住在拥挤的棚户区,人均居住面积仅有6平方米。因为采煤,全市还有10多万城乡居民受到地面沉陷的威胁,交通、水管、供电、通讯等公共设施破坏严重,群众生活受到很大影响。

  2001年调任淮南市委书记的陈世礼说:“安居才能乐业,乐业才能保安全、保安定。”市委、市政府为此决定加快建设以安居促安全、安定的“三安工程”。市政府出台30多项优惠政策为杠杆,帮助淮南矿业集团实施350万平方米的“安居工程”,吸引开发商参加300万平方米的“城中村”改造,同时争取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项目,建设120万平方米沉陷区居民住宅,“三管齐下”推进旧城改造。

  “既为居民建好房,又为子孙留够地。”市委、市政府一开始就定下了基调:规划“瘦身”,设计“健美”,经济实用,节能省地,把“城中村”、棚户区变成一个个节能省地型的景观小区。向空中要地,新建房全部为多层或高层建筑;墙体材料推广煤矸石、粉煤灰新型墙砖;变害为利,燃料推广使用当地丰富的瓦斯资源。记者注意到,新建小区内不光楼房建造精美,而且家家户户接通瓦斯利用管道,统一配置瓦斯灶和表,楼顶统一设计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城中村”最多的田家庵区,坚持节能省地搞建设,所有住宅、商贸和文化设施都是就地改造。

  为节省土地,淮南新建小区不但不征新地,有些地方还利用废弃土地。建西村原来390户的住宅占地90亩,现在全部新建成五六层楼房,安置了500多户,没征一分地,户均住房面积则由20多平方米增至七八十平方米,小区内还新添了休闲广场和34%的绿地。丁立坤算了一笔账,按这种改造办法,30万住房困难户住房面积增加2/3,建设用地不增一亩,而且由于采用新型墙体材料,还可减少烧砖损毁田地近7000亩。

责编:陶亮  来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