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用生命兑现诺言的村支书李鸿海 > 正文

生命在奉献中延伸
——----记全国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李鸿海
央视国际 (2006年02月13日 10:17)

  在两坂村,无论农家小院,村头巷尾,还是田间地头,说起鸿海,村民们总象葡萄园里的葡萄一样,给你嘟噜出一串一串。老百姓的话实实在在,老百姓的话生动形象,老百姓的话语重心长。就让我们用两坂村老百姓对李鸿海同志的评价,结识这位党的优秀基层干部。

  

坚 实 的 足 迹

  两坂村的老百姓说:“鸿海姓党,村就是他的家。几十年来,为了两坂他可是操碎了心!"让两坂人民走上富裕路,是鸿海一生的信念和追求。

  两坂,是翼城县城东隆化垣上一个小山庄,全村315户,1130口人,1850亩土地,分布在五平方公里的12条沟、13道梁上,那真是沟壑纵横,土地脊薄,十年九旱,自然条件十分恶劣。村里曾流传过这样几句顺口溜:耕地山梁挂,吃水山沟爬,行路山涯惊,有女山外嫁。

  这里是翼城的一个文化名村,历史上曾出过不少文人,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里是翼城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抗日七勇士浴血奋战、英勇就义的事迹流芳千古,激励着全县人民。

  1950年李鸿海就出生在这个小山村里,从小吃尽了苦头的他,目睹了父辈们生活的艰辛,沐浴着两坂村古老文明的雨露,继承了革命先烈的遗志,立志要让两坂村变个样,让两坂老百姓富起来。他16岁初中毕业,23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村保管员、生产队长,一直到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一干就是30多年。70年代,他担任生产队长期间,带领村民种大麻,种芝麻,年底,其它队每个工分8分——4毛钱,他领的队分到1块钱,名列全县、全市榜首;80年代,建起全县、全市村级第一座教学大楼;看着村民没有活干,他思谋着组建车队,划算买6辆大卡车、3辆拖拉机,需要16万元钱。群众议论开了:盖教学楼的钱还没还清,哪儿偷钱去!鸿海没吭声,进县城、上临汾。功夫不负有心人,村民们咋也没有想到,崭瓜溜新的大卡车、拖拉机停在自己村头,自家门口。如今车队已拥有汽车20辆,三、四轮近l00辆,年收入100余万元。带领村民开拓盘山路。为了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他还建起了全县第一个电视村,建起了两坂村舞台……从辛辛苦苦干一年,到头还是个欠款户,到1992年,全村年人均收入突破2000元,比十年前增长了十倍,两坂村就成了全县闻名的小康村,鸿海也被县委命名为“功勋党支部书记”。在带领群众挣脱贫困枷锁的征途上,他洒下了一路路艰辛的汗水,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脚印。

  

生 命 的 赞 歌

  两坂的老百姓说:“鸿海是个铁打的。要么不说,说到就得做到。一个敢和死神赛跑的人,还有啥事能难得倒他!”

  黎明,斑斑点点的田野里,走动着一个壮士的身影,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准是鸿海,一米八的身架、宽胸阔背、浓眉大眼,大有一览众山小的架势。

  近几年,全县轰轰烈烈的调产,拉开了序幕。新一届县委、县政府一班人,推出了全县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大思路:“大棚进川、林果上山”。在全县调产的强劲势头下,作为两坂村的带头人鸿海坐不住了,看着还有三分之一的村民没活干,没钱挣,他边走边思谋着,要致富光靠种粮食不行,农业产业结构不调整不行。种就要种值钱的,养就要养利大的。鸿海撩起双腿风风火火往外跑,近到本县种植、养殖专业大户、邻近县、市,远到西安、山东、河南、内蒙,肉狗、梅花鹿、大枣……他引回来的项目越来越多。

  长年操心劳累,东奔西忙,加上饮食很不规律,他时常觉的胃疼。一直认为是上了火的胃,真的“火”了,吞咽困难,一吃就吐。时常疼痛难忍,用木棍,桌角顶住,咋顶也止不住疼。眼看着体重230来斤、1.82米大身板的鸿海越来越消瘦,妻子一次次劝他:“去检查检查吧。”孩子们急了:“村里的事那么多,能干完么?离了你,地球就不转了?我们陪你去,有病治,无病防吗?”他总是说:“这两天忙,以后再说吧。”胃疼、反食几个月了,他意识到这很可能是死神在向他伸手。

  1999年11月6日,担任了17年村党支部书记的鸿海在第五届村委班子换届选举中,又以最高票当选为村委会主任。只见他消瘦的脸上容光焕发,明亮的眼睛透出坚毅和执着,一口气向村民许下6个诺言:不向群众集资,建起古北线两坂大桥;不给村民摊派,修好1公里油路;发展酸枣接大枣50万株,建设全县红枣第一村;改造兴建6处高灌;再盖一栋教学楼;兴建农贸市场,开办每旬1、4、7集市。不知他大病缠身的村民群情激奋,阵阵喝彩。有谁知道,这是血与泪的交融,这是鸿海向死神的挑战呀!

  信为人本,一诺千金。两坂村的村民们都知道鸿海的禀性,有人说他是铁,有人说他是钢,只要认准的事,他拉弓就没有回头箭。6个承诺,少说也得百万,钱在哪儿呢?病情一天天加重的鸿海如坐针毡,心急如焚。

  为了筹集资金,他东奔西走,上至省里,下至县上,到处“磕头”,四处求援。很快,通村的大桥奠基动工了。

  他的心拴在建桥工地上,今天水泥断顿了,明天石头不够了,质量行不行……村民们看着他明显地瘦了。2000年2月初的一天,西北风还在做最后的挣扎,他突然觉得胃痛难忍,一头栽倒在建桥工地冰冷的河水中。妻子看他像落汤鸡一样被村民们送回来,冻的直哆嗦,心疼的满眼是泪。赶快给他擦洗,换衣服,还熬了一碗姜汤,喝完他又要去工地,妻子再也忍不住,哭开了,边哭边数叨:“村里的事啥时候是个头啊,村里谁家也能离开你,我和娃们不能没你呀!你要万一有个好歹,我们娘们怎么活呀!我求你了,你能去医院看看么!”

  看着妻子泪人一_样,他心软了,说:“咱明天去”。就这样明日复明日,一拖就是小半年。7月1 8日,骄阳似火,他再也支持不住了,村民们把他送进了医院。

  一检查,晚期喷门癌。这个消息像晴天霹雳,村民们惊呆了!在两坂人心里好像天要坍塌了。

  住院的第二天,也就是7月19日,鸿海经受了生与死的考验:喷门全切,胃切除3/4,食道切除1 5厘米,肝切除一叶,肋骨取了2根。躺在病床上,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像演电影一样,展现在脑海里。他想最多的还是为村民承诺的6件事:入党当干部几十年来,头一回给村民许愿,一件还没兑现,就先躺在这儿了,是共产党员还是个吹话鬼?不!不能倒下!共产党员要留政绩,不能留骂名。想清楚了,他积极配合治疗。第三天,他奇迹般起床下地了。人才有一点精神,他一会说枣,一会是高灌,一会是大桥工地快没料了,“早点出院,省几个钱买水泥吧。”妻子又急又气,看着多少年来,不顾家,不管家,现在已经是黄泉路上迈出半条腿的人了,放不下的还是村里的事。多年的委屈,像一下子都要崩发了,妻子捂着嘴哭着走出病房,说她当时真想找个地方大哭一场。他儿子学过医,知道伤口万一化脓,愈合不好,病灶转移,将失去含辛茹苦扶养他成人的父亲,泪往肚里咽,强笑着说:“爸,村里事叔叔他们关照的好着哩,再有一个星期就拆线了,拆了线咱马上就回。"医生不批,儿子不肯,妻子哭、劝。没有动摇他离开这个人世前,给村民兑现承诺的决心。7月24日,手术后的第6天,才6天呀,他出院了。车到桥头,他站在工地上,心才觉得踏实了。

  66岁的老人李成望,关切地把他拉在身边,掀起衣服,看着他前胸多半圈没拆线的伤口,心疼地哭了,边哭边数说他:“鸿海啊,刀口线还没拆,你就出院了,你不要命啦。”他说:“咱娃是医生,在家里也能拆,我急着回来,是要把手上村里的事办完呀!。”

  进村,他没有回家,急着去红枣协会会长李成彪家,了解酸枣接大枣的情况。看着铁塔似的鸿海只剩百十来斤,得癌症,还牵挂着村里事,村民们都心疼的悄悄落泪了。东家送来几个鸡蛋,西家送来一碗红枣。村民越关爱他,给村民兑现承诺的决心越强烈。

  他照了一张放大的遗像,激励自己和生命争时间、抢速度。他把遗像摆在桌子上,冲着遗像说:“你提醒我吧,生命进入倒计时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党性、良心,催促着他做最后的冲刺。村民调产再动员大会上,他畅开心扉,真诚地说:“我得的是喷门癌,我的时间不多了,活一天就要干一天,给乡亲们承诺的六件事一定办完,办不完,我死不暝目!"这是一个共产党员的心声。这是一个共产党员的誓言。一言九鼎,8月3日,手术后的第15天,他带领80多名村民外出参观,踏上和生命赛跑的征程。

  

生 命 在 这 里 延 伸

  两坂的老百姓说:“鸿海不懂人情。看似无情却有情,他心里装的始终是两坂人。"他的生命在奉献中延伸。

  在生命的倒计时里冲刺,别有一番紧迫感。托着病体,每顿只能喝稀糊糊的他,还象往常一样,吃一顿,忘一顿,废寝忘食,没有作息时间表,所有这些让常人不可思议。大桥工地资金告急!教学搂原料短缺!大棚上山、,红枣盖堰、葡萄满园、鹿满庭院,建高灌、兴市场……这一项项陆续铺开,苗木、资金、技术、调地、群众各种各样的思想工作都告急!为此,他昼夜奔波。

  2001年春寒,但“调产热”却热透了两坂。3月19日,他带着村干部和红枣协会的人外出参观。归来,已是伸手不见五指。他作梦也没想到,在这万物复苏,孕育生命的春天,带给他的却是撕心裂肺的打击,早上还好端端的小儿子,出外打工出了车祸。等他赶到医院,小儿子已经闭上了眼睛。妻子、孩子们的哭声,凄凉、悲惨,他瘫在门前的石墩上。三岁的孙女跑出来,偎在怀里哭着、喊着:“爷爷,爸爸不起来,快叫他呀!”老年丧子之悲,白发人送黑发人之痛,老少相拥,悲痛欲绝。

  看着病魔缠身的鸿海,看着他怀里搂着的三岁孙女,乡亲们的心也碎了!老天爷呀!你怎么让好人遭这么大的磨难呀!”有人说:“这下鸿海可真要倒下了” 。

  儿子坟前,鸿海泣不成声:儿啊!爸爸刘不起你,打小顾不上管你,你让给你找工作,爸爸没有满足你。儿啊,你等着,爸爸给村民承诺的事办完,就去好好陪你啊!

  这是一个父孝的忏悔吗?不!这是一个共产党员崇高理想和信念的闪光!

  未尽的事业,支撑着他继续扬起生活的风帆。

  办完儿子丧事,第二天晚上,夜空深沉,辽远,他踏着夜色向村委会走去,村委会正召开调整产业结构会议。门一开,几乎异口同声:“唉呀!你咋来了。”他扭曲着笑容说:“我咋不能来?”

  看着两个眼睛深深陷下去的鸿海,在场的人都落泪了,大家关心的问开啦:“你身体行吗?”“你吃饭了吗?”“你吃药了吗?”“明天不要去曲沃参观了,你歇歇,咱过几天再去吧……”

  这是鱼与水的和谐,这是心与心的连接。

  面对大家的关心,鸿海坚定地说:“就按咱原来定的,明天去吧。”散会后,原红枣协会会长李博鸿私下和他说:“孩子刚出事,你的心里咋能撇开他呀!”鸿海含着眼泪说:“孩子连心呀,”“人死不能复生,庄稼一误就是一年呀!”

  时光变得越来越吝啬,鸿海时时提醒自己抓紧、抓紧、再抓紧。多少天来,他带领村民早辗晨露,夜伴星斗,去华西、到大寨,进省城、去临汾,更新观念,吸取真经,找资金,求援助……

  2002年新犁破土,百草生芽的季节,为了找资金,办理有关手续,鸿海五天连去三次太原,晚上坐车,白天办事。第三次去太原的那天拂晓,火车呼啸着进了太原站,他却睡的那样香甜。他太累了。乘务员将他叫醒,妻子才给他做的新鞋被人穿走了,给他留下了一双不合脚的烂鞋,出站台差点摔一跤。就这双烂鞋,他竟从太原穿回来。采访时,我问他:“咋不在太原买一双。”他笑笑说:“没顾上。”多轻松的一句话呀,它包含着鸿海为了村富民强,经受得多少奔波与劳累、艰苦与辛酸。别人有病,往家走,他只要胃疼、难受,就往外跑,他说:“一忙就忘了。”他喝点糊糊、汤面还常被噎住。他睡眠质量很差,只能靠着眯瞪,一平躺,喝的那点糊糊就流出来了。就在这种情况下,他成天过沟爬坡,忙碌在调产第一线,不是在枣园传授管理技术,就是在葡萄园里指导病虫防治。当120亩红提葡萄大面积发生病虫害时,他真的要急疯了,费了许多周折,从曲沃把葡萄专家请到两坂,陪着一家一户的过,直到病虫害消灭。兴建6处高灌的那些日子里,他整天忙碌在工地上,连保命的糊糊有时候也顾不上按时喝了,急的村民们都催促他:“赶快回家吃饭去”。干起工作不要命的他,被癌症病魔折磨的一个眼睛失明了。2003年酷暑,在两坂至孙家腰村油路铺设工地上,天不亮就忙碌在这儿的鸿海,只觉眼前一黑,又一次晕倒在工地上,村民们将他送进医院,一检查低压140,高压220 ,医生症断为:高血压动脉硬化、多发性脑梗塞,随时都有生 命危险。他昏迷了三天三夜。县委县政府领导听说后,将他接进县医院,从北京请来专家为他诊治.从昏迷中醒来,三天没过,坚持回家。我去看他,跟他说:“县上出钱给你看病,治好再回来,你急啥!”他说:“咱有病,怎么能化政府的钱呢?不能那样做。”就这样,他边输液、边拖着半身不遂的身子颠簸在村前山后的工地上。去年秋上,癌症病灶转移,腋下淋巴肿大,去侯马作化疗。第一次做完化疗,他没有回家,直接去临汾,第二次做完化疗,又没回家,直接上省城,为村里办实事寻找资金去了。去医院复查病情他问的最多的是“我还有多少日子?”他盘算着,最大限度地释放着他生命的能量。

  鸿海以拳拳爱民心,殷殷爱民情,受到了群众的拥护和爱戴。以到生命极限仍然忘我拼搏奉献的精神,感染、带动着干部群众。当一个人受到公众信任时,他就是公众的财产,他就是群众的领袖。党员、干部跟上来了,村民紧追不舍地也跟上来了。

  这是一个飞旋的世界

  ——短短几年,为村民补贴21500元,发展酸枣接大枣

  90万株,年增加村民收入百万元以上。

  ——2001年4月,村集贸市场投入运行,结束了村民外出赶集的历史。

  ——2001年上半年,6处高灌竣工,扩大水浇地500亩。

  ——2002年金秋,两个月投资15万元兴建的第二栋教学楼落成投入使用。

  ——2002年十六大召开前夕,投资56万元,长100米,高14米,宽30米的两坂大桥,在县委、县政府领导的支持下,建成通车,两坂人笑的合不拢嘴。途经大桥的浇底人,知道李书记患大病后,为百姓办的这件好事,个个伸出大拇指:李书记,行!

  ——3公里沙石路和3公里油路从脚下向前延伸,比原计划多修了5倍……

  鸿海以坚强的毅力,拼搏在生命的倒计时里,给村民承诺的六件实事,铁板上订钉件件兑现。给党和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人 格 的 升 华

  两坂村老百姓说:“鸿海是咱两坂村不能少的人,从不干两坂村不能干的事。”他以身垂范,博得村民的爱戴和支持。

  李鸿海家门口,有一棵谁都说不上树龄的古槐,任凭岁月变迁,依旧长盛不衰。它听到了李鸿海向群众许下的诺言,也目睹了李鸿海一件接一件为群众办的实事。曾几何时,有人说李鸿海富得流油,也有人说李鸿海穷得要命,但是,是富是穷,是清是贫,老古槐最有发言权。

  走进李鸿海的庭院,几间破旧的北房,年久失修,衰微破败,与大多数村民的新房相比,恐怕要差好几十年。屋内几件老古董,是父亲留下的纪念,惟独14英寸彩电显得十分耀眼,那是儿子孝顺父母的一份情爱。妻子姚灵英忠厚实在,她说:“我跟他多少年了,他爱家,不管家,回家不治家。”1997年,儿子要买小四轮拖拉机,妻子把家里的1.2万元存款拿出来,还没等给儿子,李鸿海接过来,给铺油路的工人发工资了。没办法,儿子在姑姑家借了8000元。2000年秋,李鸿海去曲沃太子滩参观,自己掏50元买回8斤多红提葡萄,他手里提着,兜里揣着,满街满巷串。东家品,西家尝,动员大家种红提葡萄。群众的劲鼓起来了,他竟把家里的三亩良田,让出去给人家发财,还对妻子说啥:“你不懂技术。”妻子苦笑不得。他忙集体的事,还把妻子搭配上。建桥那会儿,晚上回来,躺在床上就动不了啦,一次建桥工地石料断顿,他对妻子说:“大桥没石头了,去借200元钱。”妻子说:“我活了半辈子,从没借过人钱,难啊!”看着他病的样子,只好硬着头皮去求人。李鸿海拿上妻子给他借的钱,买了6车石头,天亮前送到工地。

  李鸿海不为自己,为富民。村民靳有德这样评价他:“不抽烟,不喝酒,吃饭穿衣不讲究。”他妻子说:“鸿海一辈子没有穿过一双皮鞋。”村干部们说:“跟着鸿海干70%是吃亏,30%是荣誉。80年代以来,村干部都没领过工资。”不论带领村民参观,还是外出找资金,他总是拖着病体,晚上赶路,车上睡觉,白天办事。鸿海说:“一个房间百十块钱,就够咱买三车石头了。”外甥女从临汾来看他悄悄把给他保养身子的500元钱留在村里婶婶家,消息传到他耳朵里,硬要过来,一转手为村民定葡萄苗去了。省委组织部领导去看他,留下500元钱让他看病,钱给了妻子,第二天教学楼缺钢筋,李鸿海对妻子说:“那1000块钱我用了吧。”他妹妹说:“那啥钱你也用。”开明的妻子笑着说:“快拿上,要不他睡不着觉。”

  心里无我的人,群众心里才有他。李鸿海一早开门,石墩上经常不是放几个鸡蛋,就是放一把红枣。

  李鸿海不为亲人为外人。李鸿海姐弟七人,修大桥取土,占用了一个村民耕地,他把妹妹家的地补给人家;别人欠电费,影响高灌上水、村民照明,从妹妹家拿2000元钱交上。谁敢相信,至今李鸿海办两坂公益事业尚欠兄妹6万多元。

  李鸿海不为今天为明天。李鸿海还是出了名的抠门。县乡下乡干部用餐,都是吃碗面条,从不招待烟酒。他说:“这都是群众的血汗钱,今天有酒今天醉,明天给党和群众咋交代。”听说村上搞工程,有人送红包,李鸿海婉言谢绝,他说:“收了你的红包,堵住了我的嘴,明天质量万一出问题,我岂不成了历史的罪人!”

  

合 力 的 源 泉

  村民说:“鸿海最会用人,为了两坂村的发展,他调动起了方方面面的积极性。”

  要把‘穷’赶跑,把‘富’引来,鸿海深知:众人是‘圣人’。他任党支部书记,又当选为村长,有一段时间,一些班子成员觉得气不顺,有的给他脸色看,有的使小性子,鸿海有他的主张:“当领导干部,不能报复,越报复,大伙越厌恶,就会形成恶性循环。人和大自然还要和睦相处呢,不要说人与人了。”每逢重大节日,或有闲空,总要登门一一拜访;每逢外出参观,总要邀请大家一起去;每逢重大决策,总要先通气。工作上压担子、给任务。副书记李社曾任过4年村委会主任,因一次镇上工作检查受了批评,撂了挑子。鸿海真诚地说:“你干过村委主任,比我有经验,支部日常工作你负责。”生活上体贴关心,家庭致富,鼎力支持。枣芽、枣苗回来了,赶快送去,技术员请来了,领着去他家指导。时常坐在一起谈心,越谈心越近,越谈心里越亮堂。班子成员说:人心换人心,四两换半斤,鸿海对咱以诚相待,咱要不铆劲,有啥脸见人。

  鸿海的诚心,换来了老干部的真心,一个个把心贴到了村里的调产上。退休校长李博鸿有知识、有素质、有能力、德高望重,他让老人挑起了红枣协会的担子。为了兴枣业,老人带头嫁接红枣600株,专供村民品尝,组织老干部编印《红枣高产管理》小册子发给村民。老人去世,李鸿海拖着病重的身子,主持召开隆重的追悼会。缅怀功臣,追忆功绩。退休干部李成彬、村民李成文,有知识、懂法律、能说会道,鸿海先后让他们担任村调解主任,每年处理大小纠纷数百起。青年王维国、李娥,爱集体、致富有门道,人勤快,先后把他们推上村团委书记、妇联主任的岗位……在两坂这个小天地里,人尽其才,都有了用武之地。

  鸿海的执着引来了一批县内外的能人。去曲沃参观,经人介绍认识了翼城老乡曲沃县高级农艺师、县农委主任、研究红提葡萄的专家刘文。他先后5次登门拜访,开始刘文只是应付,长谈中当刘文知道鸿海是个动过大手术的人,被他坚持为民谋事、干事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拉着他的手激动的说:“李书记,请诸葛也只是三顾茅庐,不说了,我跟你去,帮你建成红提葡萄村。”两年多时间,刘文带着曲沃县的技术员,先后到两坂村指导、传经、解难20多次,还帮村里调回红提葡萄苗4万余株,从河北省赞黄县调回优质赞黄枣芽20万个。包销了120亩地的红提葡萄。《山西农民报》听说他的事迹后,把科技大篷车开进两坂村,先后送去20多位专家、学者、技术人员,为村民传授真经、释疑解难。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听说他的事迹后,给他鼓励,为他兴村富民传经送宝。现在,一批县内外的领导、技术人员和离退休干部,成了鸿海的参谋和坚强后盾。

  他热心为上门的群众服务,尽心为无门的群众服务,真心诚意地为反对过他的群众服务,先后吸引、筹集资金数百万元,帮助村民找回贷款数百万元,他成了村民的主心骨。他还远到汾西、安泽等县,近到本县周边乡镇、村,为村民传授红枣嫁接技术,赠送枣芽、红提葡萄等优种,他不仅为本村办实事,他还把办实事的触角伸到周边村。身患脑血栓,癌细胞转移,他全然不顾。输瓶液体烤烤电,离开医院就奔忙在工作岗位上,和病魔抗争,和生命争时间、抢速度,为自己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也为两坂村、周边村争得了发展机遇。

  这是一个飞旋的世界,他又帮助村民:

  ——建设高山大棚30个,发展梅花鹿200多头,发展红提葡萄120亩,年增加村民收入50万元;造林1080亩,荒山宜林地造林1500亩,间作冬枣5万株,形成立体种植,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退耕还林,又走在了全县的最前头。

  ——投资10万元,建成4座红枣储藏气调冷库,使红枣增值2倍以上。

  ——投资5万元,建起村卫生所,使村民小病不出村。

  ——投资12万元,建起村办公楼,村民有了政治文化活动中心。

  ——投资30万元,为学校又建成办公楼、食宿楼,优化教学环境。

  他不仅给本村村民办实事,还给外村村民办实事:先后为邻近的王七村架桥一座,为孙家腰、枣园、史伯等村铺油路8公里。为两坂所在地隆化镇的40多个村,送去枣芽50万个,为本县和邻近县市一些村村民,传授酸枣接大枣技术,送去枣芽。2003年春上,鸿海长途跋涉,到大宁县黄河岸边,最边远、最贫穷的太谷乡,传授酸枣接大枣技术,送去枣芽2万株。大宁县干部群众看着忙碌了一天的鸿海,吃点流食常常咽住,被他战病魔、帮贫扶困、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震撼了。这就是中国的农民,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就是他们支撑起中华民族的脊梁!

  站在两坂村山头上一眼望去,“东山大枣西山棚,红提葡萄挂园中,特种养殖鹿成群,农贸市场添新景,高山引水绕梁行,架桥修路飞彩虹”的壮丽画卷令人振奋。进村瞧瞧,村民们住新房、开新车、骑摩托、用电话、看闭路电视……到2004年底,村民年人均收入达到3200元,比全县人均水平超出850元。小康村又上了新档次,鸿海也被树为省“精神文明优秀公民”、省“优秀党员”、“全国劳动模范”。

  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开始了,李鸿海说:“作为基层党员干部,就是要为人民办事实,办好事,多办事,实事办实,好事办好;就是要继续当好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鸿海不断更新自己的奋斗目标,带领村民向宽裕型小康村迈进,今年舂节前后,他拖着病体和支部村委一班人,又规划出了近期要办的5件事:一是继续扩大经济林,再发展酸枣接大枣50万株,扩大甘蔗、栽植石榴等稀有品种,群众说:“要发展,要致富,就是要走鸿海说的稀、特、优的路子”。二是建设红枣生态旅游区,村干部议论说:咱20多个品种、90万株枣林,是全县红枣第一村,又是全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春天绿茵茵,秋天红彤彤,让更多的人来这里观光旅游,这可是个大好事。三是改建省道古北线两坂村段1公里路面,消除污染和不安全因素。四是铺设沟北村至两坂村东三公里油路。五是再为邻近史伯上、下梁村建一座桥。村民们都说:“鸿海啊,你千万保重身子,咱两离不开你呀!”

  当关切的问他:“你身体行么?”鸿海笑笑,非常乐观,又十分真挚的说:“为群众多办一件实事,我就多活一年,活一天,就要办一天,要一直办下去!”

  生命是一笔有限的资产,鸿海精打细算,将它支付给了一项项人民未尽的事业。如今在两坂村,后山七勇士纪念碑亭、村前“翼城县红枣第一村”纪念碑亭、桥头建桥功臣纪念碑亭傲然屹立。它是两坂精神的结晶,它是历史的见证,虽然无语,却昼夜传颂着逝去的抗日英烈献身人民的佳话,传颂着活着的楷模、优秀共产党员李鸿海忘我奉献的动人事迹。

  

尾 声

  在采访和宣传李鸿海同志的日子里,我的思想和心灵同时得到了净化和洗礼。联想起唐朝诗人李商隐的名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我想,这不正是李鸿海同志崇高精神的真实写照吗!李鸿海同志无私无畏,执政为民,他是一只春蚕,吃的是廉价的桑叶,吐的是真丝,留给他人的是雪白的茧!他是一支蜡炬,燃烧的是自己,照亮的是别人!他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忠实实践“三个代表",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他的生命之花常开,生命之树常青,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伟大精神气贯长虹!(翼城县委通讯组 魏秀萍)

责编:马芳 来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