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新闻调查》十周年 > 正文

从<新闻调查>看中国特色的调查性报道

央视国际 (2006年04月20日 11:47)

  调查性报道源于二十世纪初在美国轰轰烈烈展开的黑幕揭发运动,更早的话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普利策倡导的社会改革报道。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调查性报道趋于成熟,并产生了“美莱事件”,“水门事件”等重大社会问题的调查性报道,1975年由一批富有经验的记者编辑发起成立了“调查性报道记者编辑协会”,负责具体组织,指导和协调记者和编辑关于调查性报道的工作,这个协会一直运作到现在,为训练职业化的调查性报道记者,揭发美国社会前进中存在的各式各样的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在1985年专门设立了调查性报道奖。

  因其对社会的巨大影响力,调查性报道在西方社会被称为“报纸再生的希望之星”。在西方新闻界,它习惯被与揭露,曝光画上等号,这从西方新闻界对其的定义中可以看出:美国学者大卫·安德生和皮特·本杰明1975年提出,调查性报道就是“报道那些被掩盖的信息……是一种对国家官员行为的调查,调查对象也包括腐化的政治家,政治组织,公司企业,慈善机构和外交机构及经济领域的欺骗活动”。美国另一位新闻学者罗伯特·格瑞士认为“调查性报道一般是报道某些组织或个人企图掩盖的新闻”。澳大利亚的新闻学者皮特·戈拉博斯基和波尔·威尔森也认为调查性报道就是“揭露被某些人或组织故意掩盖的新闻”,而且这种报道“常聚焦于不义,丑闻和违法行为”。《新闻日报》的记者鲍勃·格林则说:“调查性报道是对某人或某集团力图保密的问题的报道”,“报道的事实必须是你自己挖掘出来的。”密苏里新闻学院的学者认为:“调查性报道指一种更为详尽,更带有分析性,更要花费时间的报道,目的在于揭露被隐藏起来的情况,其题材相当广泛,广泛涉及到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

  总结西方新闻界对其的定义和理解,调查性报道“是以暴露或揭丑为核心,以社会的腐败现象,犯罪,政府官员的错误行为,内幕新闻以及被某些人企图掩盖的事实为主要目标”。但如果以这种标准来观照中国的调查性报道,其题材和采访空间都将受到很大的限制,而这也将与我国一贯奉行的“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报道方针有所悖逆。1996年5月,中央电视台开辟了一个专门做调查性报道的新闻性栏目《新闻调查》,每期用45分钟对一个事件或问题作多观点,全方位的调查,分析。时至今日《新闻调查》已经走过十个春秋,十年的磨练使这个中国电视屏幕上节目时间最长,挖掘最有力度的新闻栏目毫不逊色地代表了中国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水平,也确立了以调查性报道为栏目特色的目标,可将其视为中国调查性报道的典范,这里就从《新闻调查》十年间的演变,看调查性报道在中国是如何生存和发展的。

  在《新闻调查》开播之初,其节目基本上是针对一些正面或中性题材来做深度报道,力争在三年里由主题性调查发展到事件性调查,然后过渡到内幕性调查。从2000年开始,这一时期的《新闻调查》在“探寻事实真相”的口号下,力求将那些被遮盖的真相挖掘出来,昭示于天下。这段时间,《新闻调查》播出了很多体现“揭露性”的报道:《绛县的经验》,揭穿了形式主义的猥琐行为;《海灯神话》粉碎了围绕在这个大师身上的神秘光环,打碎了人们对其盲目的崇拜;《黑哨内幕》挖到足球界的死角,让无数球迷为之愤怒……但是从节目的播出现实来看,只能达到50%的播出率,要想实现“真相被隐藏的地方就应该有新闻调查”非常的艰难。竭尽全力调查真相的记者们发现:“《新闻调查》,一期一个真相”,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从2003年开始至今,《新闻调查》着力解决目标和现实的调和,将栏目注意力集中于“调查”上,将其理解为:由媒体独立完成,以记者调查为主要方式,揭露不为人知的新闻事实的深度报道,而在报道题材上,无论揭露性,正面或中性都可以大显身手。这种调查性报道定位体现了一种中国特色。

  其实《新闻调查》的开篇之作《宏志班》,获得国际新闻大奖的《大村官里选村官》,《第二次生命》,都是非揭露性题材,《监利税费改革》,《香港行政长官推举纪实》,《跨世纪的政府》,《张家港的故事》,《黑脸姜瑞峰》,《厄尔尼诺探秘》,《中国的品牌》等也都是正面或中性的题材,据统计,在《新闻调查》2002年的节目中,非揭露性的题材占据了近一半的数量。而这些报道取得的社会影响力并不逊色于揭露性报道。

  《新闻调查》的这种定位,首先是中国的媒体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中国,媒体是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根本任务。因而即便是面对揭露性题材的报道,其目的也是为了发现问题,揭示现象,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避免问题的重复发生,因而大量中性,正面的题材也需要新闻工作者去挖掘,这给了《新闻调查》更加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其次,调查性报道在表现非揭露性题材上同样具有力度。所谓“调查”,只要事物还有未为人知的那一面,就有其深入的空间。正面,中性题材中同样会有隐蔽的,不为人知的内容,当其他报道容量和手段上不足以全面充分表现其复杂性时,《新闻调查》就可以充分发挥其强大的挖掘力,表现力。《新闻调查》的宣传册上有这么一段关于选题的话:有真相可以探寻的题材,无论是内幕调查,还是对复杂问题的深层探究,都可以进入调查性节目的选题范围。所谓真相就是正在或一直被掩盖着的事实,有的被权力掩盖,有的被利益掩盖,有的被道德观念和偏见掩盖,有的被我们狭窄的生活圈子和集体无意识遮盖。因而,我们可以把调查性报道分为两类:对假象的揭露——揭露性题材和对真相的再现——中性,正面性题材。

  较之揭露性题材,要想做好非揭露性题材的调查报道需要记者不但从事实上寻找突破,还要从报道形式上多下功夫。

  首先,要充分挖掘未知事实。

  未知事实对受众来说是种诱惑,选题的“独家性”能够大大增加报道的吸引力。由于对时效的要求不高,调查报道有了更加广阔的选择空间。那些有真相,有疑问,有新意可以挖掘的,受到百姓关注的,反映社会发展与变革的典型特征的社会话题都可以进入调查报道的选题范围。像《大官村里选村官》,从小事反映中国农村民主化进程,很有典型性和新意。很多非揭露性题材是其它媒体做过报道的,面对这种情况,《新闻调查》力求在已知的新闻事件中发现未知的新闻事实,在重新调查,重新阐释上下功夫,用深度和新角度来吸引受众。比如《铁面局长》,主人公段荣才的光荣事迹是不少人耳熟能详的,但节目中记者表现了多处观众不知道的内容。像他即将调离涞源县时,全县的公安干警除了值班的,全都聚集到公安局大院来送别他,院子上空响起《送战友》的歌声,这时他第一次流泪了;而当他作为新任的蠡县公安局长走进蠡县公安局时,迎接他的却是一栋空无一人,黑漆漆的办公大楼,这时老段第二次流泪了。一天之内这两次“英雄落泪”的细节在其他报道中从未出现过,成为这期节目报道中的亮点。

  其次,选择好的切入点。

  要注意到,非揭露性题材报道较之揭露性题材,缺少了一种先天的“看点”,就是“探秘”,因此如何选择一个好的切入点,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将对整个节目来说非常重要。有期节目《测谎仪探秘》,以影片《寂静的山林》开始,使看似枯燥的内容倍增吸引力,一下子抓住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其继续看下去。

  第三,注重叙事故事性。

  作为展示过程的深度调查报道,如何能将事件讲述的吸引观众看下去?美国《60分钟》的制片人休伊特说过:“如果我们能使主题多样化,并采用个人新闻——不是处理事件,而是讲述故事;如果我们能像好莱坞包装小说那样包装事实,我担保我们能把收视率翻一倍。”《新闻调查》根据“大时代背景下的新闻故事一波三折”的宗旨,自觉将故事化视为节目生存的方式,将这种故事化的叙述方式具体化为“主题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细节化”的原则。同时,在注重叙事故事性的基础上,还要善于设置悬念。《新闻调查》要求节目的标题是内容的浓缩和提示,节目片头的每一句话都尽量选择被采访者最具冲击力的语言,以期造成悬念,抓住观众。质疑精神是从事调查性报道的记者不可缺少的,他们的工作就是代表受众不停发表疑问。由于非揭露性报道不像揭露性报道那样,往往会有扣人心弦的冲突,悬念就显得更加重要。例如《大官村里选村官》,村长到底是会是谁,当记者开启机器的时候一切都是未知,都需要随着事件发展一步一步往下看。记者边拍摄,边采访,细节镜头和同人物的对话展现了不同人物的内心心态,故事化的叙事把整个选举过程的一波三折表现的生动活泼。“村长到底会是谁”这个悬念吸引观众一直关注,同时也从候选人的细节表情,被采访群众的评价中不停做出猜测。

  第四,要注重作品中的“人文关怀”。

  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人文关怀应成为新闻传播的精神底蕴,具体到对于正面形象的报道中,要努力挖掘其人性化的一面,比方说,对于劳模的报道,不能一味宣传其成绩,甚至宣传那种明知有病也不去医治的做法。要努力从人性的角度去观察其作为普通人的一面。在中性和正面题材中,事件,人物身上往往蕴涵着人文精神的闪光点,善于和表现可能制造阅读,收视的亮点和情感的热点。比方说前面提到的《铁面局长》那“男儿落泪”的一面。体现了局长和一同工作过的下属之间的深厚感情。人文关怀还体现在记者身上,比方说在《羊泉村的记忆》中,面对饱受苦难,饱经沧桑的老人,记者董倩有发自内心的关爱和理解;当采访对象泣不成声的时候,她不再死死追问;当她无声地拉住老人的手的时候,摄像师把镜头推上去。画面把我们引向感情,又从感情引向思考。充分尊重报道对象,“以人为本”是调查性报道今后应该秉承的原则。

  此外对于非揭露性题材尤其要注意的一点是要避免说教模式,要把观点蕴涵在内容的选择和结构的安排之中,一句话,通过事件过程的展示,让观众自然而然了解,接受作者想要传达的观点态度。一切“用过程说话”。

  在中国新闻政策环境下《新闻调查》及其同类型的节目在表现非揭露性题材上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如何利用好这种报道方式来推动整个社会建设的探索和实践可以说只是刚刚开始。同时,在这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也将对调查性报道本身和对揭露性题材的报道产生深远影响。我们重视用调查的手段来表现正面,中性题材,但不是否定《新闻调查》要挖掘具有揭露性的题材,而是希望无论对哪种题材的调查报道,都能以促进问题的解决为前提。调查性报道,在中国可以说“方兴未艾”。

  姓名:何 青

  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电视学院

  联系电话:13141339536

责编:王丽华 来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