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陈刚毅:新时期援藏交通工程技术人员的楷模 > 正文

[湖北电台]生命不止,奋斗不息(三)
————援藏干部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高级工程师陈刚毅的先进事迹之三
央视国际 (2006年04月20日 03:52)

  修建214国道角笼坝大桥是陈刚毅事业的高峰,这座大桥凝聚着陈刚毅20年来的专业智慧,更凝聚着他对生命意义的诠释。

  角笼坝大桥是目前西藏公路建设工程中地质情况特别复杂、技术含量特别高的桥梁建设工程,被称作“西藏第一跨”。陈刚毅身为项目的法人代表,面临着技术、管理等诸多挑战。从接受这项任务起,他把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在这座桥上。院党委副书记高进华与陈刚毅共事十年,他说:(出录音)“对任何一件你交给他的事情他都会非常认真地完成,从来不打折扣。而且他有创造性的去完成这个任务。”(录音完)

  2003年4月8号,陈刚毅带领项目组进驻西藏,一下飞机,顾不了强烈的高原反应,就一头扎进工作里。项目组的技术人员都很年轻,缺乏经验,当时工期要求又非常紧,项目招投标准备工作几乎都落在他一个人身上。他每天只睡3、4个小时,有时甚至通宵达旦工作,极度疲劳加上高原反应,吃饭没有胃口,他就用白开水泡米饭勉强下咽。40天后,招标文件开始发售,而一般情况下招标文件的准备需要四个月的时间。西藏交通厅这样评价这份招标文件,“在所有援藏项目中是质量最好、效率最高、提交资料最及时、最完整。”

  角笼坝大桥项目办位于海拔三千多米的高原,空气稀薄,人烟稀少,泥石流时有发生,经常刮7、8级大风,生活非常艰苦。从项目办到工地要步行15公里,陈刚毅不管多危险每天坚持上工地,为了安全,他要求项目办人员晚上一律不准上工地,而他自己却经常晚上一个人前往工地检查工作。

  长期的高原生活和超负荷的工作,损害了陈刚毅的健康。就在角笼坝大桥建设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他在武汉被诊断出患了结肠癌。家人为了不给他增加精神压力,向他隐瞒了病情。手术后他坚决要求回到工地,不得已,妻子向他说出了实情,刚过不惑之年的陈刚毅一下子惊呆了,自己还这么年轻,正是最能干事的时候,他怎么能割舍下自己钟爱的事业!

  但是陈刚毅就像他的名字一样,经过短暂的心态调整,他重拾生活的信心,又开始了他的工作:(出录音)“从这个项目开始,就是我在搞这个事,换一个人不是说不可以,但是我觉得既然我承担了这个项目,我就要尽我的一份力,能够把它做完,而且要做好。”(录音完)

  住院化疗期间,他每天与项目办通电话,了解工程进展,有时电话打到深夜十二点。他在病床上查阅技术资料,解决工程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第二次化疗结束后,他坚决要求回到工地,妻子拗不过他,陪他一起回到了让他魂牵梦萦的角笼坝大桥工地。他抓住两次化疗之间的20天时间,白天上工地进行施工调度,晚上查阅资料,研究技术方案。对事业的专心让他忘记了自己的病痛。

  就这样,在手术后化疗的10个月里,他7次化疗,期间4次进藏,忍受着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终于在2004年8月3号迎来了大桥的顺利通车。他的精神让项目办的年轻人深受感动,同事范史文说:(出录音)“这几年在西藏工作,我感觉是他的精神陪伴我们年轻人成长,特别是陈刚毅同志在生病期间那种忘我工作的精神,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激励着我们年轻人努力工作,积极学习。”(录音完)

  陈刚毅常说,交通的具体价值,就体现在你的路你的桥上,路和桥就是人生价值的体现,是生命的象征,没有事业的生命没有什么意义。他就是用自己的实践来诠释生命的意义。

  (湖北台记者徐曼)

责编:郭翠潇 来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