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陈刚毅:新时期援藏交通工程技术人员的楷模 > 正文

[人民日报]“交通人”的独特生活

央视国际 (2006年04月24日 12:58)

  贺胜桥,鄂南小镇,北伐名镇。

  陈刚毅的老家就在贺胜桥乡下。汽车在乡间窄小的土路上蜿蜒穿行,就要拐进陈刚毅老家村落时,一条翻整的新路展现在眼前。“要不是抢出这条路,你们的车子就开不进来。”陈刚毅的乡邻告诉记者。看着乡亲们挤在新路上的那份特别的兴奋,记者不禁感慨:一个修了那么多路桥的交通人,一个把畅通和坦途送给了无数人的交通人,却没有一条可以通向家门口的路!

  村里人修路也曾找过他:“你在外面修桥铺路,也给咱村弄点项目资金吧!”“资金不是我个人的,怎么能拿来自己用呢?”他热情接待了来访的乡亲,为村里的一座桥免费画了图纸,临了,还拿出自己一个月的工资。

  “在没有路的地方开路,在没有桥的地方架桥。”对交通人的这种使命,陈刚毅从参加工作的那天起就铭记心中。

  他的第一份工作是野外勘测。“把行军袋一背,天天就在露天跑来跑去。”不怕吃苦的陈刚毅,不仅学会了如何越过沟坎、泥淖去描绘一条通道的蓝图,更学会了如何适应艰苦的环境。

  夏日伴繁星,冬日迎霜起。陈刚毅一出校门就赶上了交通大发展的历史机遇,因此他十分珍惜自己的工作机会,他对自己的要求就是“干一件事就要把它干好”。他不论是搞测量,当设计代表,还是做监理、当乙方丙方,始终坚守交通建设一线和现场。

  实践出真知。陈刚毅在火热而又艰辛的交通建设一线,找到了一个青年知识分子与时代一起成长、进步的舞台。他说,书本上的知识,只有与实践结合、学会运用后,才能成为真正的财富。

  在武黄高速公路担任工地设计代表时,白天在工地处理施工难题,晚上加班设计画图,几乎没有在零点前躺下休息。在汉宜高速担任江陵至沮漳河大桥的设计代表时,他在工地一住就是6年,不仅技术上收获大,还学会了工程和施工的协调。后来到了黄黄高速公路,陈刚毅已经可以独立解决工程上的技术难题。陈刚毅的那股钻劲儿、韧劲儿,给原楚通公路工程公司总经理刘远桥留下深刻印象:“他干事呀!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他都可以克服,能够想办法、动脑筋。”

  陈刚毅尽管底子比较差,但他始终坚持不懈学习,不断努力,用心总结,积累了不少实践经验。用很短的时间,他成为一名懂设计、能施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并在所在领域里崭露头角。

  在名利面前,陈刚毅显得十分淡泊。他担任多个重点交通工程的项目经理、总工程师乃至项目法人,在这些岗位上,在上亿元的工程款项使用中,他始终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重,严格管理,不沾分毫。

  陈刚毅常说:“人不能有权欲,有了权欲,就容易出问题,必须用制度堵漏,用制度保护干部。”在修湖北大道期间,不是靠关系进材料,而是真正看哪个厂家的质量好。经过慎重考虑,他舍近求远,选择了拉萨水泥厂的免检水泥,放弃了质量不稳定的水泥厂。每批材料进来,都严格把关,保证了质量。

  2003年,陈刚毅一位亲戚从老家专程来到西藏,要他在角笼坝大桥分个小项目做做,被陈刚毅一口回绝。看到亲戚一言不发地走了,陈刚毅心里特别难受。2005年陈刚毅一回到老家,就请那位亲戚一起吃了顿饭,当面向他赔不是,说:“公事公办、不贪不占是我做人的起码准则,请你理解我!”

  “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陈刚毅做到了。他癌症手术后第一次进藏时,施工单位听说指挥长抱病回到了工地,又是敬佩又是感动,都争着请他吃饭给他接风,有的单位还送来了慰问金。陈刚毅都一一谢绝了,他说:“这些客套就免了吧,把工程建设好了,就是全心全意对我最好的招待!”

  长年在一线工地,陈刚毅和妻子结婚17年来,一直是两地分居,聚少离多。妻子毛细安说,刚毅事业心强,他经常两个多月才回一次家,休息两三天就走,有时还不到两三天,工地上有什么急事,说走他就走了。1990年12月女儿出生,刚毅请假回咸宁的家里陪她。哪知到了第三天,刚毅接到工地打过来的电话,对她说:工地那边有急事去处理完就回来。结果,直到毛细安月子坐完,他都没从工地上回来。(记者 杜若原 刘维涛 中国交通报记者 柯营之)

责编:郭翠潇 来源:人民日报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