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会不会以“遗憾”代替“道歉”
2001年04月06日 08:48



  外交辞令”如今恐怕已不是一个褒义词,有人称之为“没有错误的废话”。但是,在国与国交往,特别是在一些重要场合或重要事件中,这“外交辞令”却非用不可。

  在美军侦察机撞毁我战斗机事件中,中国要求美国正式道歉。美国从国务卿鲍威尔到总统布什,日前尽管坚持 “美军没有做错事”,“无须道歉”,但他们的态度日见软化。4日,鲍威尔对中国飞行员之死(不知鲍氏的消息来源)表示“遗憾(REGRET)”。5日,布什总统首次说:“我为一名中国飞行员失踪表示遗憾,同时为他们损失一架飞机而遗憾。我们为这位飞行员,为他的家人祈祷。”(I regret that a Chinese pilot is missing and I regret that one of their airplanes is lost. Our prayers go out to the pilot, his family。)

  记者英语水平不高。但总觉得把“REGRET”译为“遗憾”不够贴切。因为在汉语中,“遗憾”有时也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不满。在前文中, 似应译成“抱歉”为好。在英语中,“REGRET”(抱歉)和“APOLOGIZE”(道歉)是有差别,在汉语中也有差别。但其差别是一步或半步之遥,还是根本不属同一层次,则在言者的本意和听者的理解了。据说,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就是个“认错高手”。去年,美军承认50年代在朝鲜战争时,曾杀害当地难民(即老根里事件)。克林顿发表声明,只表示“深切遗憾”。而没有用“道歉”一词。韩国民众指责他没有诚意,根本没有“正式道歉”。克林顿却狡辩说:“我不觉得(REGRET遗憾和APOLOGIZE道歉 )两字有什么区别。意思都是深感难过。”但他始终没有用上“道歉”一词。

  “道歉”在国际外交上起着重要作用,不同的道歉方式更蕴含不同的政治含意,堪称一门“艺术”。美国政府冒犯别国后需要“低头认错”时,有不同的方法,有时候是直截了当地道歉,但很多时候只是间接地认错或表示“遗憾”。

  两年前的5月8日,美军炸毁我驻南斯拉夫联邦大使馆。事发当晚,当时的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就忙不迭亲自到首都华盛顿的中国大使馆请罪,表达“真诚的道歉和哀悼”。其后,克林顿多次“道歉”,并亲自致哀。

  但华盛顿的道歉有时只是为了息事宁人,甚或仅仅作为一个权宜之计。1968年,美国一艘侦察艇和82名船员被朝鲜扣留长达11个月之久。后来,美国签署声明,为闯入朝鲜领海“严正道歉”后,美国船员才被放行。但美方代表在动笔前强调,签署声明“只是为救出船员”。

  不愿坦然道歉的时候,美国政府只会婉转地认错了事。例如美国一艘核潜艇日前在没有通知日本的情况下进入日本港口。尽管此举违反两国协议,但美国也没有道歉。据报道,美国驻东京大使馆临时代办福斯特只表示这是个“不可原谅的错误”,鲍威尔与日本外相河野洋平通电话时,也仅称之为“不幸”事件。

  美国在这次撞机事件后,是以“遗憾”代替“道歉”,还是会正式“道歉”,人们拭目以待。(人民网)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