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网站特稿:英报诋毁中餐 旅英华人怒吼  
08月27日 15:58

    央视国际消息(CCTV驻伦敦记者王晓琨报道):英国大众报纸《每日邮报》8月7日刊登署名文章,诋毁中餐,激起了旅英华人的义愤。

    事情的起因是8月6日英国餐饮业协会发表的一份报告,报告指出,英国人去年吃了一亿零九百七十万份中餐,令中餐成为最受欢迎的餐食;而印度餐退居次席,去年卖出了七千零三十万份。

    英国餐饮业协会的报告本身没有问题,但是却引来好事之徒的妄加评论。一位自称是“美食评论家”、专为《差劲伦敦餐馆指南》写作的人士,在发行量很大的《每日邮报》发表文章,指称:中餐之所以独占鳌头,是因为英国人的饮食口味被欺骗了。

    这位名叫坎皮恩的作者说:中餐乃是世界上最说不清楚的食品,而制造这些食品的是一个吃蝙蝠、蛇、猴子、熊掌、雀巢、鲨鱼翅、鸭舌和鸡脚的国家。

    文章继续写道:华人餐馆最不可靠。例如,古老肉中的猪肉是次等肉,肉少而油炸外皮多,还添加食物色素;炒面乃是预先煮好的面与剩面的混合物,这东西在中国已经找不到了。“不论你在什么地方买春卷、多少钱一个,保证里面空空如也”。文章指责中餐大量放味精、豉油和蚝油刺激食客的胃口,从而也危害了食客的健康。

    坎皮恩在抨击中餐的同时却赞扬印度餐货真价实、童叟无欺,认为印度餐已成为英国饮食文化的一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坎皮恩这篇文章的题目是《呸,杂碎!》。从文章标题就可以看出,作者对中餐怀着多么严重的偏见。

    容忍这样一篇显然带有偏见的文章在大众报纸发表,并一反常规,没有安排与此观点相反的文章刊登,显示了《每日邮报》编辑部的立场。这也正是旅英华人奋起反抗的主要原因。

    本台记者就此采访了组织华人抗议活动的英国外卖公会主席陈德梁先生。他说,坎皮恩的歪曲文章一发表,众多华人社团立即就作出了反应。他受众团体之托,给《每日邮报》编辑部寄去了抗议信,但好几天没有得到回音。8月20日,旅英华人华侨的十一个团体联合到位于伦敦肯辛顿区的《每日邮报》社门前抗议,代表们打出的横幅是:危言耸听抹黑中餐,每日邮报还我公道。一路上吸引了路人关注。

    代表们原本想把一份中式外卖餐盒作为抗议象征交给《每日邮报》社,但是该报社人员一直避而不见,陈德梁遂宣读了一份声明。声明指出:坎皮恩的文章以偏盖全,误导英国读者,使民众对中餐产生极为错误的认识。报社不负责任地刊登这篇文章,并对产生的社会反响视而不见,对华人的抗议信不予回复,又拒不接待华人代表,足见该媒体对华人地位的轻视。

    连日来,旅英华人华侨社团继续发表抗议言论,指出:过去二百年来,华人在英国一直平静和谐地生活。坎皮恩的文章挑拨种族关系,后果轻则引起误导,重则将煽起种族冲突。

    据本台记者了解,目前在英国生活的华人总数已达四十万。印巴、阿拉伯及黑非洲等的外来移民在英国则更多。不同的生活习俗、价值观念和文化背景,使英国主体民族和少数民族的矛盾时有发生。

    英国政府和社区一直在做种族和解及外来移民融入工作,强调英国是多元文化的国家;但是总有心怀偏见又不愿意了解外来民族文化特点的“人士”屡屡发难,出言不逊,引起争端;而某些不负责任的英国媒体有时就做了推波助澜的工作。

    在这场风波之前,英国一些媒体就曾把口蹄疫的起因、餐馆酱油有害物质超标等“屎盆子”往华人头上扣。一次次被造谣中伤也使旅英华人逐渐认识到:埋头赚钱、不问政治,最终仍会吃亏。本次事件中,华人社团迅速形成合力并通过各种途径表达自己的心声,以正压邪,让人看到了英国华人社会的希望。

    坎皮恩诋毁中餐事业、《每日邮报》为其张目的风潮还没有过去。英国外卖公会主席陈德梁先生对本台记者说:日前他收到了《每日邮报》编辑顾问约翰·布赖恩特的回信。

    信中承认8月7日刊登的文章措词过于尖刻,具有争议性。他对文章引起华人心烦意乱表示歉意。但这位编辑顾问说,有关饮食和烹调方式的意见一向富有争议性,编辑部认为在这样的前提下,应该有让坎皮恩先生表达自己观点的自由。他并称坎皮恩是一位受人尊重的作者和饮食评论家。

    对于《每日邮报》的这一表态,英国华人社团并不满意。陈德梁先生最近约见了《每日邮报》编辑部的主管,该主管在事实和公理面前最终承认在编排稿件的时候没有做到公正、客观。他答应请人再写一篇与坎皮恩观点相反的文章在《每日邮报》刊登。

    对于高级主管的这一表态,华人社团已经决定,请一位与坎皮恩同样资历和影响并与坎皮恩在同一协会工作的英国饮食评论专家,写一篇同样篇幅、但观点完全相反的文章,在《每日邮报》的同一版面和位置刊登,已正视听。



责编:周阳 来源:央视国际网络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