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 正文

[国际时讯](7月20日18:10首播)(多图)  

央视国际 (2004年07月20日 19:00)

    进入[国际时讯]>>

  CCTV.com消息(国际时讯):

  [新闻特写]阿波罗登月35周年 人类探索太空路在何方?


  今天是美国“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登上月球35周年纪念日。时至今日,没有哪次太空探索活动能够超越那次登月行动,带给全人类如此之多的惊喜。阿波罗登月行动在人类探索太空的道路树立了一个丰碑,然而35五年过去了,这条道路又该指向何方呢?

  这是一个永载史册的事件——1969年7月19号,巨大的“土星5号”火箭搭载着“阿波罗11号”飞船升入太空,7月20号,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第一个踏上了月球的表面,并通过广播向全世界庄严宣布:这是我迈出的一小步 却是人类所迈出的一大步。

  如果人类迈出的这一大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那么这个必然当中包含着相当多的政治因素。当年,美苏争霸已经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抢夺太空控制权的野心驱使美国政府投入巨额资金、耗费众多人力物力,推动了这一史无前例的工程。

  浩瀚的宇宙永远是让人敬畏的,登月梦想实现之后,公众对太空探索活动的期待进入了低谷。而囿于资金和技术上的双重困难,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太空探索战略开始变得模糊不清。

  去年底,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返回地面时出现的爆炸惨剧再一次引起了公众对太空探索活动的关注。事隔一个月,美国总统布什在年初公布了一项极为大胆的太空计划。

  美国总统布什:是该美国采取下一步行动的时候了,今天我要宣布一项人类探索太阳系的新计划。我们的第一个目标是在2010年前完成国际空间站的建设,我们的第二个目标是发展和试验新的航天飞机,新航天器将在2008年前研制完成,并在2014年进行载人飞行,有了登月行动积累的经验和知识,我们接下来的太空探索的目标是:让人类登上火星甚至更远的星球。

  不过,一些西方媒体敏锐地指出,布什在大选之年提出太空计划不过是拉选票的一个招数。而对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专家来说,布什向选民发出的宏愿则是给他们出的难题。

  太空专家 爱德华· 赫金斯:探索火星当然是个前沿课题,而且我想是令公众兴奋的话题,问题是他们(政府)一旦看到(专家开出的)帐单,他们就不会那么热衷了。

  在许诺未来五年中将向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提供120亿美元资金后不久,美国政府就将这一计划搁置。以致于《华盛顿邮报》的报道将布什的太空计划称作是“皇帝的新衣”。

  一时间,舆论界纷纷在讨论一个问题,人类征服太空的出路在哪里?美国政府的科学顾问认为,和35年前的登月计划一样,新太空探索计划需要强大的资金和智力后盾,他们提出加强政府与民间的合作,同时允许其他国家参与新的太空计划。

  如果说35年前的登月是竞争与野心催生的产物,那么也许,人类会在精诚合作中开创太空探索之路的未来。

  [现场直播]德国举行盛大活动 纪念刺杀希特勒未遂事件60周年


  60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44年7月20号,纳粹德国拉斯滕堡元首大本营内传出的一声巨响震惊了全世界。以第三帝国国内驻防军参谋长克劳斯·冯·施道芬贝格上校为首的15名德国纳粹军官,为了摆脱希特勒统治,挽救德意志民族,冒死进行了刺杀希特勒的行动,不幸的是,行动以失败告终。为了纪念施道芬贝格等人的英勇行为,德国各界今天在柏林举行隆重仪式,现在让我们把信号切到现场去看一看。

  德国总理施罗德出席了今天的纪念活动并致词。施罗德盛赞刺杀希特勒的军官是德国人的“榜样” 。施罗德说,他向所有参加这次刺杀行动的人表示钦佩和崇高的敬意,施道芬贝格等人为了德国人今天的幸福生活献出了生命……他们向当时的世人展现了一个不一样的德国,一个好的德国,一个民主的德国。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位于柏林的德国国防部,这也是当年施道芬贝格等人在刺杀行动失败后,被希特勒处决的地方。

  1944年7月20号,希特勒和高级将领及幕僚在位于波兰境内的“狼穴”总部开会。德国国内驻防军参谋长克劳斯·施道芬贝格利用职务之便进入会场,将装有炸弹的公文包放在了会议桌下面靠近希特勒的地方,试图刺杀希特勒。但遗憾的是一名军官无意间将公文包挪开,炸弹爆炸后当场炸死5人,希特勒却只受轻伤,逃过一劫。 暗杀行动失败后,施道芬贝格等四名主要参案者被枪决。德军中一批高级将领也遭到“清理”。其中包括并没有参与密谋的德国非洲装甲军最高司令隆美尔元帅,还有名噪一时的维茨勒本元帅、克鲁格元帅等。

  历史学家认为,刺杀希特勒未遂事件说明,德意志民族在希特勒仍然不可一世的时候就主动做出了挣脱其独裁统治的行为,表明他们其中还是有人有良知,有勇气向纳粹独裁说不,并试图向独裁者发出致命一击。

  长时间以来,很多德国人仍然不愿意谈及第三帝国和二战。直到二十世纪80年代后期,德国领导人开始正视德国二战的历史。德国总理施罗德以前就曾表示,如果现在的青少年连那段历史都不知道,我们怎么能避免历史重演呢?

  [史海钩沉]亨利号潜艇重见天日 有望揭开百年谜团(上)


  “有一种技术能够使船进入水下甚至到达水底,还可以再浮出水面。它有着巨大的体积,但是没有固定的质量,可以随时变重或变轻,上上下下任人控制……”,这是1580年一个业余科学爱好者对潜艇的最初定义。此后,人们开始进行尝试,也制造出不少“准潜水艇”。不过直到美国南北战争期间“亨利”号的出现,人们才意识到潜艇也可以应用于作战,海战的作战方法也随之改变。不过亨利号在唯一的一次成功出击之后,却神秘的消失在茫茫大海中。在“亨利”号失事的哪个晚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一百多年后的今天,随着亨利号重见天日,这个谜团将逐渐被破解。

  在对“亨利”号潜艇进行探察之前,研究人员必须先将潜水艇的舱门打开,这可是个不小的挑战。

  哈里·佩科雷利 潜水考古学家:目前,我们在钢板之间从外向里钉楔子,以使钢板能移开一点,这样就能向潜艇内插入一根钢尺,以确保舱门上没有任何附着物。

  多年来,“亨利”号的最后一次出海以及她最终的命运,一直笼罩在谜团中。1864年,美国的南北战争战况正酣,北方对南方进行严密的海上封锁。为了尽快突破北方的封锁,南方把希望寄托在秘密武器“亨利”号潜艇上。

  1864年2月17号,在海上要塞南卡罗莱纳州的查尔斯顿港,8名南方士兵不畏生命危险登上了亨利号,掌舵的是久经沙场的陆军军官狄克森。

  太阳落山后,他们开始按计划行动,此行的目标就是距港口6公里外的“豪萨通尼克”号战舰。“亨利”号下潜后,就保持在水下两米处行进。为了最后瞄准,“亨利”号不得不升出水面,尽管此时“豪萨通尼克”号已发现敌情,但为时太晚,两分钟后,亨利号将艇身前方的撑杆鱼雷插进了“豪萨通尼克”号的船体。紧接着“亨利”号开始后撤,牵动导绳引爆了鱼雷。那一夜,“亨利”号成为历史上第一艘击沉敌舰的潜艇。不过,亨利号却在返航途中神秘地消失在大海中。

  1995年,由作家克莱夫·库斯勒带领的小组在距事发地点几百米处找到了亨利号,随后一个叫“亨利之友”的小组将她完整地打捞上来。

  几经努力,人们终于打开了亨利号。

  当年,“亨利”号是潜艇技术的领跑者。此前,人们对她的设计结构知之甚少,眼前“亨利”号复杂的内部结构让人们叹为观止。

  玛丽亚·雅各布森 考古学家:首先让你感到惊奇的就是她细长的船体。像个梭子一样,船员就坐在这里,操纵右舷边的曲柄。这一点有点让人困惑,因为整个船体向右舷倾斜45度,我们发现潜水艇时就是这个样子。我们照原样将她弄出水面,现在你所看到的就是亨利号艇内底部的样子。

  尽管这些曲柄现在看起来很原始,不过在当年,这已经是人们能想到的最先进的驱动形式了。“亨利”号由锅炉改装而成,长18米,潜艇就靠艇员摇动连接推进装置的曲柄所产生的动力行进。由于曲柄在不同位置以不同的角度弯曲,这就能保证曲柄能最大化的将艇员的力量传输到推进装置上,从而确保潜艇顺利前行。

  [史海钩沉]亨利号潜艇重见天日 有望揭开百年谜团(下)

  尽管,“亨利”号的重见天日让人们看到了一丝破解谜团的曙光,但到底是什么导致“亨利”号沉没,在潜艇内都发生了什么呢。

  尽管“亨利”号的复杂设计让后人感到惊异,不过她也存在着严重的设计缺陷。由于艇内没有空气补给装置,所以当潜艇下沉,舱门密闭时,工作人员只能依靠艇内原有的空气呼吸,艇内的燃着的一只蜡烛除了照明外,还起到警示作用,如果蜡烛熄灭就证明艇内的氧气快耗尽了。

  同期:还有一件我们想了解的事是,“亨利”号的结构在水面时能有多稳定。我的意思是当潜艇下沉时,在水线以下时,是一种情况,不过当潜艇上升,观察窗升出水面时,是什么保持船体横向的稳定性。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东西。工作人员首先将潜艇内的遇难艇员的遗骸移走,然后用三维立体成像技术将遗骸所在的确切位置在电脑中进行标记。这样就能显示出潜艇沉没后每个船员所在的位置。

  同期:你会发现每个船员仍坚守着各自的岗位,这表明他们都没动地方,遗留下的骨骼碎片也没有混合,在有些地方,骨架还倚在曲柄上。

  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们有逃生的意向,但是如果潜艇里灌满了水的话,他们又怎能不做任何反应?

  同期:如果艇内进水,海水不断涌入,我们可以料想的是至少潜艇两边的船员,随着水位上升,会试图逃到中间舱门所在的位置。呼吸仅有的空气,潜艇内会出现混乱的情况。但事实上,我们根本没有发现这样的迹象。

  如果潜艇内没有进水,那么亨利号在击沉“豪萨通尼克”号以后,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同期:也许他们就是呼吸着剩余的空气,然后因缺氧在沉睡中死去。

  也许船员们就静静地呆在潜艇内,等着海潮将亨利号托出海面。在强大的海浪和激流面前,他们再也无法回家,就这样他们因为缺氧一个接一个窒息而死。

  同期:也许他们计算错了在海底能停留的时间。他们原本以为,能在海底坚持,比方说一小时,不过计算出了误差。所有人都在紧张和兴奋中等待,他们的肾上腺素开始上升,等到有人注意到这一点时已经晚了。或许没有人注意空气不足,应该升上水面的问题,我们也无法说清是什么情况。

  不过,最近对前舱门的X射线探察向人们揭示了一个惊人的发现。

  同期:我们注意到舱门的前端比观察窗高出一些,看起来像微微敞开一样。

  同期:舱门有可能被打开到底意味着什么?

  同期:问题在于,指挥官狄克森是否有时间在潜艇下沉之前就关上舱门,可能艇内已经进水了。

  但是如果潜艇进水,研究人员一定能找到艇员挣扎逃生的迹象。而如果潜艇进水的话,就会和此前研究人员的发现相矛盾,因为分析表明艇员根本就没有移动。难道船员早已失去了知觉,还是在潜艇被沉没前,他们就已经死了?这些都是个谜。

  同期:也许爆炸带来的冲击波,也许是引爆装置过早就引爆了,他们将撑杆水雷撞进了“豪萨通尼克”号的船体,引爆装置上导绳的原理就和手榴弹一样,也许出现故障,导绳没有正确引爆炸弹,也许“豪萨通尼克”号上船员开火过早的引爆了炸弹,也许他们离爆炸点太进 逃生的距离不够。

  到底是被强烈震荡波所吞噬,还是艇内进水沉没,对“亨利”号的任何一种猜想,目前都不能成为定论,还需要大量的研究工作来验证。

  尽管亨利号的沉没对美国南北战争的结果没有带来丝毫影响,尽管她是为美国内战中试图分裂的南方而战,尽管亨利号最终还是难逃葬身大海的厄运,但“亨利”号的出现将日后的海战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并在历史上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科技万象] 战胜高海拔环境 惊人的人类适应力


  百万年来,从赤道到极地,从沙漠到高山,人类的足迹遍布全球。人类学家认为,正是极强的适应能力使人类逐步成了地球的主宰。

  登上高原或者高山,人会感到莫明的疲劳,体质较弱的人会头疼、头晕,严重了还会出现呕吐、休克等的症状。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高山反应,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高海拔地区的空气稀薄,不能提供一般人所需要的氧气,长时间缺氧人体就会不适。

  不过,世界上有一些群体却是终年生活在高海拔地区的,这些人完全适应了那里的环境。这引起了人类学家的关注。美国南加州大学的人类学家马克·奥丹德弗以中国青藏高原、南美安第斯山和非洲埃塞俄比亚高原的居民为对象,分别研究他们的身体特征,试图解释人类适应高海拔环境的进化过程。

  南加州大学人类学家 马克·奥丹德弗:西藏居民(的身体)对付缺氧的自然办法就是呼吸加速。也就是说,肺吸入更多的氧气,并加快全身的循环速度。

  同样是对付缺氧,南美安第斯山上的土著居民的身体却发展出截然不同的生理适应机能。

  南加州大学人类学家 马克·奥丹德弗:安第斯山居民则不同。他们适应缺氧的特征是,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浓度(比普通人)高。也就是说,他们的血液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更浓。

  相比西藏居民和安第斯山居民,非洲埃塞俄比亚高原居民适应高海拔的能力却缺乏生理上的证据。人类学家在感到迷惑的同时,却也在思考另外一个问题,也许这些居民从生理上并不具备过人能力,支撑他们的不过是耐力。

  通过比较上述三个地区居民的生活史,人类学家发现这些居民选择在高海拔地区生活无一例外是因为那里的自然物产可以满足他们的生存需要。人类学家因此得到的推论是,对人类来说,和饥饿相比,缺氧是一个可以克服的困难。而通过千万年的进化,一些人已经发展出惊人的适应能力。在未来,人类学家将对上述三个地区居民的基因进行分析,从而找出适应与遗传之间的关系。

责编:魏伟  来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