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分析:菲撤军是策略行动而非战略行动
央视国际 (2004年07月21日 08:53)
菲律宾政府为解救被绑架人质而采取的撤军行动,引发国际舆论一片哗然,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对此表示强烈反对或遗憾,而其他许多与菲律宾情况类似的向伊拉克派兵的小国,则面临着更大的国内舆论压力。为什么菲律宾会成为第一个应绑匪要求而撤军的国家?传统的美菲同盟会受到多大影响?美国领导的驻伊联军以及其苦心经营的反恐联盟前景如何?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一些国际问题专家。
菲律宾撤军出于无奈
菲律宾并不是第一个面对绑匪要挟的国家,韩国、保加利亚等国都曾顶住压力,拒绝了绑匪要求。菲律宾政府的态度也有一个摇摆不定的过程,阿罗约总统早先还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菲律宾是一个信守国际承诺的国家,不会屈服于极端主义分子的威胁。专家认为,最后撤军是菲律宾国内特殊局势下的无奈之举,而国际大环境和国家间利益关系则为撤军提供了可能。
国内舆情压力对菲律宾政府影响十分巨大。阿罗约不久前在大选中“微妙”获胜,国内政治地位不稳;菲国内本身存在着伊斯兰独立势力;菲律宾海外劳工对于菲经济的作用举足轻重。这三点特殊因素,使得阿罗约政府在权衡国际和国内两方面压力时候,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选择撤军以缓和国内矛盾,树立亲民、果断的形象。
阿罗约敢于强硬面对美国的压力,显然有其对国际大环境变化的考量。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金灿荣教授强调了这一点。当前,美英国内调查已经承认发动伊拉克战争是出于情报错误,美国提出打击伊拉克的3大理由中,关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伊政府与“基地”有联系这两点,现已被证明是站不住脚的,伊拉克战争和在伊驻军的合法性都受到动摇,整个驻伊联军都面临着撤军的道义压力。阿罗约观察到了当前的微妙形势,才敢于作出撤军的决定。
另外,菲律宾作为小国,撤出51名军人,其影响毕竟是有限的。这一点也是菲政府决策过程中考量的重要因素。
不会动摇美菲“铁杆关系”
美菲两国一直是“铁杆哥们儿”,如今因撤军问题产生龃龉,其对两国关系的负面影响究竟有多大?专家们普遍认为,不应被两国政府的强硬表态所迷惑,美菲不但对战略大局心知肚明,即便对分歧的问题本身也存在谅解。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所东南亚问题专家贾都强认为,从“9·11”事件发生以来,菲律宾一直是美国政府反恐的最坚定盟友,此次,美国应该能体谅阿罗约总统的苦衷。菲律宾从伊拉克撤军是一种策略行动而非战略行动。阿罗约一直是美国坚定的追随者,如果她因此次人质危机地位不稳,对美国的长远利益影响更大。美国不可能不考虑这些因素。
美国对菲律宾“长敌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行为当然也感到恼火,但更多地是对其后续影响的担忧。出于对阿罗约的理解和对全局的权衡,美国联络澳大利亚等大国的强硬表态,可能更多地含有警诫别人的意味。
别国有效仿菲律宾的可能
菲律宾开创的先例,可能会成为其他盟国的效仿对象,最终导致美国苦心经营的联盟走向破裂。中国人民大学美国研究中心的李庆四副教授认为,这种可能性并不能排除。美国在各种场合利用各种手段促使其盟国向伊拉克派兵提供支持,目的是使伊拉克问题国际化,这样,美国能减轻所承受的道义压力,还可由别人来分担损失。可以说,对于小国来讲,参战更多的是为了维持与美国的同盟关系,并没有太多的现实切身利益。随着出兵理由调查的深入和伊拉克问题的复杂化,当国家利益面临巨大挑战时,这些国家就会考量得失,思考继续呆在伊拉克是否值得的问题。 (实习生 周鑫宇 康子兴)
链接:驻伊联军有人要走有人留
·坚挺派
美国:美国国防部副部长沃尔福威茨6月22日说,“美国完全有可能在伊驻军许多年”。
日本:6月25日,日本外相川口顺子在莫斯科表示,日本政府不考虑从伊拉克撤军问题。
英国:英国政府决定不再向伊拉克增派任何部队。但英国外交大臣斯特劳指出,不能完全排除将来向伊拉克增兵的可能。
韩国:尽管韩国公民在伊拉克被绑架,韩国政府不改变向伊拉克派兵的决定。
保加利亚:一名人质在伊被杀后,保加利亚总统、总理和国民议会议长发表声明表示,保将继续履行国际承诺,不会从伊拉克撤军。
意大利:意大利外长弗拉蒂尼6月24日宣布,意大利政府已决定将本国驻伊拉克部队的任期延长到12月31日。他同时明确表示,意大利不打算向伊拉克增派更多的部队。
·撤军派
西班牙:当地时间5月23日晚,最后一批西班牙驻伊拉克军人抵达西班牙本土。
菲律宾:菲律宾7月19日从伊拉克撤出了所有军事人员。
泰国:泰国将按原计划从7月27日开始分批从伊拉克撤军,整个过程到9月底结束。
新西兰:在目前驻伊拉克的这批军人今年9月完成为期6个月的援助任务后,新政府将撤回这些士兵,并不再向伊派军。
洪都拉斯、多米尼加等国,也宣布将提前从伊拉克撤军。
·维持现状派
波兰:波兰政府打算让驻伊军人继续驻留,从明年起将开始削减驻伊拉克波军的人数。 (辛化)
责编:扬国 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