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发现”号返航喜忧参半  一些问题悬而未决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08月09日 21:16 来源:新华社
    专题:“发现”号航天飞机发射

“发现”号安全着陆新华社照片,爱德华兹,2005年8月9日 “发现”号安全着陆 美国西部时间8月9日凌晨5时许,“发现”号航天飞机划过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腹地荒漠的爱德华兹空军基地上空。当日,“发现”号航天飞机在美国爱德华兹空军基地安全着陆。 新华社记者戚恒摄

  新华社北京8月9日电

  新华社记者张忠霞

  从上天的那一刻起就让人揪心的“发现”号航天飞机几经周折终于在9日平安落地。中国航天专家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一致认为,成功返航固然值得庆贺,但悬而未决的泡沫绝热材料脱落等安全问题仍为航天飞机的未来蒙上了阴影。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朱毅麟总结认为,这次“发现”号宇航员在几次太空行走期间可以说“超额”顺利完成了各项常规及临时紧急任务,尤其是第三次太空行走时,宇航员出色完成了航天飞机历史上首次在轨紧急修复,为顺利返航消除隐患。

  “发现”号此行还肩负另一项重要任务,即测试“哥伦比亚”号失事后美国宇航局为航天飞机所做的安全改进是否有效。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焦维新教授评价说,此次通过航天飞机自身的摄像系统和激光扫描系统,宇航员可以详细地检查轨道器各部位受损情况,另外还对轨道器进行高分辨率摄像,使地面控制中心能全面了解“发现”号受损情况。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国际太空》杂志副主编庞之浩则认为,尽管如此,对航天飞机所做的安全改进仍然存在“明显缺陷”。

  他列举事实说,航天飞机从一开始就带着“未解的传感器之谜”升空,发射时泡沫材料脱落再次上演,其中一块尺寸甚至接近造成“哥伦比亚”号失事的泡沫材料,没有击中航天飞机“实属幸运”。另外,宇航员在太空还不得不冒险修复“发现”号腹部的伤痕。

  庞之浩认为,尤其泡沫材料脱落已成航天飞机的一大‘顽疾’,而且短期内很难解决。看来,航天飞机的安全改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美宇航局已经宣布,在泡沫绝热材料脱落问题解决之前,暂停所有航天飞机的飞行。

  专家们一致认为,后续的航天飞机复飞计划一旦拖延,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国际空间站的建设进度。朱毅麟说,国际空间站建成的时间会因此一拖再拖,“必须边建设边运行”。庞之浩也指出,“建造大型空间站必须配备大型运载器才能提高效益,保证充足的天地往返运输能力”,没有航天飞机的强大后盾,空间站建造将“大幅缩水”。

  不过焦维新教授表示,尽管目前各界对航天飞机仍存忧虑,但航天飞机运载量大、功能强和可重复使用的优点不能就此被抹杀。而且,从目前来看,俄罗斯方面的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还远远不能满足空间站建设的需要,尤其运送大的部件,还得依靠航天飞机。美国宇航局只要尽快解决泡沫绝热材料脱落问题,加强维修和检验,并总结此次成功飞行的经验,航天飞机仍可以在2010年退役之前继续承担建设国际空间站的使命。

  退役之后,谁来接替航天飞机?美国宇航局满怀信心地说,下一代载人航天器已在设计之中,将于2014年升空。据称它将“吸取航天飞机的教训”,更加安全、简捷。但它究竟会是什么样?2014年之前能否问世,都仍是个未知数。(完)

责编:李婷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