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媒体继续关注中共十六大
央视国际 (2002年11月12日 19:22)
央视国际消息(新闻联播):许多国外主要媒体连日来纷纷对正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进行了详细的报道和分析,认为这次大会将对中国今后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几天来,英国各大媒体继续就中国共产党十六大的召开、会议进程和江择民总书记所做的政治报告进行报道和评论。
《泰晤士报》发表了题为《中国继续改革开放》的文章。文章说,中共十六大令世人瞩目,将引导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继续沿着改革开放的道路前进,其重要性难以衡量。《每日电讯》报称,十六大是中共漫长历程中的又一座里程碑,该报还对“三个代表”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进行了评述。《经济学家》杂志发表社论说,中国在过去二十五年经济增长了八倍,人口寿命明显延长,一些沿海城市发展迅速。中共第三代领导人已经解决了经济改革的一些重大问题,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英国几大电视媒体对十六大的小组讨论和新闻发布会也进行了评述。
在美国很有影响的《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今日美国报》、美联社、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都在主要版面、时段报道了十六大。《华盛顿邮报》认为,十六大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重要的会议之一,中国将继续推动改革开放,鼓励市场竞争。《纽约时报》说江泽民的报告强调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发展经济、打击腐败、增进与群众关系的立场。美联社则从十六大开幕之后,不断播发消息,报道十六大的最新进展。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在报道中认为,这次大会将对中国今后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报道说,中国的经济改革巩固了包括国有企业改革和公司上市在内的市场机制,有利于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华尔街日报》说,十六大将为中国的经济发展进行全面部署。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引起了法国媒体的普遍关注。连日来,包括法国电视一台、电视二台、法国国际广播电台、《世界报》、《费加罗报》和法新社等各大媒体都对十六大进行了连续报道。
法国媒体认为,中国共产党将实现高层领导的年轻化和平稳过渡,引人注目。法新社称,中国领导层换届是一场令人瞩目的接力赛。法国《解放报》评论说,江泽民所做的报告显示出中国领导人继续改革开放的决心,令经济界放心。欧洲最大的华文报纸《欧洲时报》今天发表评论员文章《中国新的里程碑》。文章说,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创立了新中国,也能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一个强大的新中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完全符合中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能最大程度上调动全体人民参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必将大大增强中共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世界报》、《南德意志报》等全国性报纸近日分别大篇幅报道了中共十六大召开的消息。《法兰克福汇报》在题为《中国共产党寻求更广泛的基础》的文章中说,中国共产党希望以一个与时代相适应的指导思想以及更广泛的群众基础走进全球化的新时代。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将有利于扩大中国共产党的群众基础。
俄罗斯《议会报》、《消息报》、俄通社-塔斯社、国际文传电讯社、独立电视台等媒体对中共十六大进行了大量报道。《议会报》认为江泽民的报告总结了中国共产党13年来的历史,确定了中国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国际文传电讯社说,中国十几年来取得了重要的历史性成果。江泽民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再次表明中国坚持改革开放的政策不会改变。
爱沙尼亚通讯社、《邮差报》、《爱沙尼亚日报》、《爱沙尼亚青年报》、国家电视台等媒体在报道中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给予肯定。报道普遍认为,中共十六大的召开是中国十几年来的重大历史性事件。
连日来,东南亚各国媒体如:新加坡电视机构、《联合早报》,印度尼西亚的《国际日报》等近十家中文报纸和英文报纸《雅加达邮报》,以及泰国、菲律宾等国家的媒体都对十六大的会议情况作了大量的报道,普遍认为这次会议不仅对中国意义重大,也必将对东南亚、全亚洲乃至整个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马来西亚《星洲日报》发表社论说,中共十六大具有特别的历史意义和高度的现实意义,它将引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新世纪朝着新方向前进。
中共16大的召开,在阿拉伯世界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开罗街头的报摊上,几乎所有的报纸都有关于16大的消息。
在埃及,《金字塔报》、《共和国报》、《消息报》、《华夫脱报》等主流报刊,埃及官方通讯社中东社以及埃及国家电视台等媒体都大篇幅报道了有关十六大的消息。他们普遍认为,中共十六大将为中国未来发展指明道路和方向,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大会。同时,卡塔尔半岛台、阿联酋的阿布扎比电视台、黎巴嫩电视台、沙特阿拉伯电视台和总部设在伦敦的阿拉伯语电视频道MBC等都对十六大进行了重点报道。报道普遍认为,十六大的召开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意义。
责编: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