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的车展能否激活冷的车市
央视国际 2004年06月14日 10:36
主持人:大家好,这里是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欢迎收看中国财经报道。第八届北京国际车展已经热热闹闹办了好几天了,而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则真是将这场盛宴推向了高潮,想必电视机前的不少观众也已经大饱眼福了。因为这几天是公众开放日,国内外厂商也显得格外卖力,毕竟,他们真正面对的还是消费者。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庞大的展场上挤满了全球各大汽车厂商,锃明瓦亮的新车前人头攒动,各色表演你方唱罢我登场,似乎更像一场盛大的嘉年华晚会。平日里难得一见的劳斯莱斯、宾利、兰博基尼等全球顶级的奢侈品牌令观者大饱眼福,然而唱主角的好像还并不是它们。
国外的车展大都是以展示未来的技术为主,而中国的车展却有着很大的不同,许多汽车厂商们都将他们新近要推出市场的车作为重点,人们可以知道,他们马上就能开上什么样的车。
在各款豪华车、概念车吸引人们眼球的时候,各厂商却更愿意他们推出的新车能得到市场的青睐,本次车展成为他们发布新车的大好时机,最大最好的位置往往是给这些车预备的。
我旁边这款新车就是东风标致推出的新车标致307,这几天我也注意到了,大部分厂商推出的新车排气量都在1。6到2。0,价位在15万到25万之间,这被他们称为是黄金区位。
位于黄金区位的新车成了本次车展的主流,厂商们希望,借助人们对北京国际车展的高度关注,能够触动车市敏感的神经。但与车展的喧闹形成对比,距北京国际汽车展仅几公里的北京亚运村汽车市场,却呈现出少有的冷清。看报纸、打牌、聊天,这种难得的轻闲令经销商们心里闹得荒,而他们的郁闷已不是一天两天了。
一位经销商说:“进了五月之后,整个就是下滑的感觉,整个市场没有什么人,顾客很少。”
按车市的经验,四、五月份是销售旺季,然而旺季不但没旺,连续下跌的冰冷数字更令厂商和经销商们坐立不安。进入四月以来,全国汽车产销分别比上月下降了6。28%和8。24%,其中轿车比上月下降了1。73%和2。72%,这是近三年来,汽车行业首次在单月出现汽车产销量双下降的惨淡局面。五月份,乘用车市场较四月份又下降了20%。而此时,火爆开场的北京国际车展能将陷入低迷的车市拉出来吗?
经销商对此好像并不乐观,他们说:“车展都是高端车和概念车,对咱们一些普通的车影响不是特别大,进口车经销商非常难过,生意不好做,普遍都赔点钱。”
从北京几家大的汽车交易市场的销售排行榜上不难看出,这里的热销车型与车展上的主流车有些较大的差异,排在前十位的全部是捷达、富康、夏利、松花江这种老牌国产车,且价位多数在10万元左右。
主持人:中国的汽车市场曾连续三年牛市,增幅一直保持在50%以上,今年却让人尝到了减速的滋味,车展与车市真可谓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从各厂商在车展上的表现来看,他们显然把车展作为激活下半年车市的重要砝码。作为供给方的厂商已经做足了准备,但市场是否会接受他们的殷勤呢?
明知道周末看车展的人多,王雪松还是和他的夏利车友会的伙伴们顶着烈日来到了车展。一些无法来车展的会友托他们多拍些照片,多注意几款要上市的新车。在展馆里逛了两个多小时,他们感觉,这里令人眼花缭乱的眩目新车与自己那辆不起眼的夏利相比,真是天上人间。
王雪松:“这车好是好,确实非常漂亮,价格好几百万,它就不是我的。”
平时车友会的活动不少,话题总是离不开车。有些人说,自己的座驾该升升级了,可虽然让他们心动的新车很多,真要掏钱买,还是顾虑重重。
车友们座谈:“像现在的家庭,你要说拿出十几万来,我觉得问题不大,买个车,但你必须得考虑到以后的维修保养什么的。”
“如果你要买一部新车,恨不得,那些配件跟不上,配件还不够造新车的呢,配件很贵。那配件贵得离谱,一个灯2000多,我以前选择夏利,我那一个车灯,120多块钱,中间差20倍将近。”
大家有一个共识:现在养车比买车更难,所以,买车时必须考虑以后养车的费用。
“现在我去买凯越可能努很大的劲,可能买完车以后,很多事都放不开手脚了,你要考虑很多东西了。”
我们发现,和这些车友们抱同样心态的人不在少数,维修保养费用成为人们买车时考虑的主要因素。一般来讲,一辆汽车的保养维修费用是和汽车的价格呈正比的,车的价格越高,保养维修费用也就越高。而一些新推出中高档车型,由于前期开发投入较多、零部件供应有限,导致这些车型的维修保养成本就会更高一些。另外,他们担心的就是一跌再跌的车价,从今年开始各厂家轮番掀起了降价的狂潮,车展上新车的诱人价格也许不久就会更新的价格刷新,在这一点上,连经销商也承认,现在的车价确实变得太快。
经销商:“老百姓也怕,刚买完车,你啪,掉两万,辛辛苦苦像工薪阶层一年他也挣不了几万块钱,一下子掉下来很厉害。”
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总经理苏晖:“应该说今年的降价力度之大,范围之广和影响之大是几年来之最,过去是以千元为基数降价,现在是以万元为基础。”
主持人:我有一个朋友,几年前,花了5万块钱买了一辆微型轿车,平均做一回保养的费用大约是100多块钱,去年,他花了20万块钱换了一台国产合资品牌的轿车,几天前,他给车做了一回保养就花了1000多块钱,两部车子的价格相差4倍,而保养的费用却相差10倍。我这里有一份国内汽车消费市场现状调查显示,轿车用户及潜在用户最关注的第一位是售后服务,其次是技术指标,价格,车辆外形,品牌形象,舆论口碑。而除了这些,还有一些因素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汽车的消费。
今年想通过贷款方式来圆自己汽车梦的消费者发现,银行的门槛提高了。前不久,银监会开始清查银行汽车贷款的相关账簿,汽车贷款将开始全面紧缩。一些银行的汽车按揭审批权上收到省行,首付比例也从原来的一成提高到三四成。部分银行除了要根据贷款人本身的资信做出等级评定,确定最高额度外,以车作抵押的贷款首付比例最高达70%,贷款的期限3至5年,对户口及担保也有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就曾针对汽车信贷在3000多名消费者中做过一项调查。
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总经理苏晖:“调查58%的消费者希望用信贷方式购车,信贷的一系列管理规定大大影响了消费者购车愿望,目前北京市不足10%肯实现信贷购车。”
据了解,贷款买车多集中在10到20万之间的中档车,而这正是各厂商的主力车型,销售信贷的限制让他们和消费者都感到了压力。
在受到信贷限制的同时,消费者的购买力也已开始落入低谷。没车的人大多无力一次性支付车款,而前几年车市的火爆虽然令不少家庭拥有了自己的汽车,但再买第二部车则显得有些吃力,中国的汽车市场进入了供大于求的尴尬境地。
主持人:如果说一款款靓车是汽车社会的硬件,那么像汽车金融政策等一些软性的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毕竟中国老百姓的收入水平普遍还不是很高,一个完善、周到的消费环境是大家都需要的。
经销商何老板最近心情就不错,因为他那里刚刚成为北京市交管局的试点,消费者在他那里买了车,直接就可以上牌照。尽管在此之前,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已经实现了现场买车现场上照,但对于单独的经销商来说,这还是第一次。何老板也希望,在眼下车市不景气的时候,这项方便消费者的尝试能给他带来转机。
消费者评价:“确实挺方便的,这次买车我用了2个小时就办完了,上次买车用了整整一天,又提车、又交购置费、又去检测场,连中午饭都没吃了。”
谁都知道,买了新车办牌照是件挺烦的事,跑交管局、检测场好几个地方,不搭上几天时间是绝办不下来的。可在这里,设有专门的一站式服务柜台,选号、拿牌照、领取行驶证等一系列手续可在这儿办齐。
北京众义达商贸集团有限公司何连义:“目前美中不足的还是差一点,就是购置费的问题,购置费呢我们大约有那么一两个小时的时间吧,我们代替客户去车辆购置费计审处去办购置费,其他都可以在这儿办。”
何连义说,虽说从手续办理上他们赚不到什么好处,但却有了声誉,迎来了客户。简化购车手续是件不大的事,并不能对消费者购车起决定作用,但这样的利好政策多了,积累起来对培育市场就可以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但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一些地方政府的规定与新近出台《汽车产业政策》有着一定的出入,特别是限制了小排量汽车的发展。
北京汽车工业发展研究所首席分析师贾新光:“这就是各地有一些歧视政策,比如说广州1。6以下不给上牌照,上海1。2以下不能上高架,北京是1。0以下不能过长安街,出租车不能用小排量等,这些地方性的政策把小排量的市场基本给打没了,002029最近汽车产业政策发布了,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消费政策,这个消费政策的关键在落实,就是必须进一步制订办法来落实;其次要把汽车消费看成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个动力,但不要当个唐僧,都想吃他一块肉;第三个厂家要在为消费者服务方面做好工作,你尽量减轻消费者负担。”
主持人:说到减轻消费者负担,改善消费环境,我想先请大家看这样一个画面。6月8日,北京国际车展尚未开展,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门口辅路的停车位上就围上来一堆看热闹的人:原来是一辆卡车拉着一辆被撞烂的大切诺基吉普车,停在那里做着无声的“示威”。车主说,车祸发生时车上的安全气囊全部没有打开。厂商给出的解释是“撞击力度和角度”不够,双方最后没有达成妥善解决。
在这里我们不想评价上面这一事件本身的是非曲直,在汽车“三包”政策出台前,消费者选择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见,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汽车市场中,消费者和厂家关系的某种现状,但这种表达意见的方式值得商榷。展会外的这一幕,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展会上依然上演着香车美人、精美绝伦的表演,厂商们正倾尽全力培养着消费者的消费欲望,虽然,车市正在经历着近年来少有的低迷,但绝大多数人相信这也只是中国汽车热潮中的一个插曲。我们希望的是,在厂商关注车型、价格等市场现实利益的同时,也同样,应当关注市场软环境建设、产业长远发展等方面的问题,只有这样,我们的汽车消费市场才是一个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市场。好,感谢您收看这期的中国财经报道,欢迎你继续收看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其他节目,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