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频道 > 2007CCTV年度雇主调查 > 正文
第三届“CCTV年度雇主调查”以“发现最具领袖气质的企业”为年度主题,以“企业软实力”的考量为核心,本着共同成长、共同分享、崇尚创新、建设生态文明的视角重新审视企业,向人们展现现代企业先进的用人理念、管理机制和独特的企业文化。21世纪是一个生态文明的世纪,在这样一个特别的世纪里,生态文明将成为社会中的主流价值。那么,在一个生态文明的世纪,具有领袖气质的企业又是什么样的呢?
企业气质是近些年来出现在企业管理领域的隐喻。作为心理学术语,气质(temperament)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是由人的生理素质或身体特点反映出的人格特征,是人格形成的原始材料之一 ,它与人们平常所说的“脾气”、“性格”、“性情”等含义相近。而领袖气质则是一种特殊的气质,研究领导能力的杰伊·康格(Jay Conger)把领袖气质定义为一系列行为特质的集合,这些行为特质能让他人感受到一种魅力,包括发掘潜在机遇的能力、敏锐察觉追随者需求的能力、总结目标并公诸于众的能力、在追随者中间建立信任的能力,以及鼓动追随者实现领袖目标的能力。人们可以通过后天学习来增强自身的领袖气质。康格认为,追随者是否认为一个领袖具有领袖气质,取决于该领袖所表现出来的出色行为的数量、这些行为的强度,以及它们与情境的相关程度。可见,行为是否“出色”是判断气质优劣的重要方面。
管理是一种高度人格化的活动,用企业气质来概括企业的性格、品性和潜质就再恰当不过了。就像人的美貌并不等于气质一样,企业气质不取决于企业的表象,而是企业在行为、思维和绩效方面的总合,核心体现为企业的精神或灵魂。企业气质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决策与执行,进而影响企业的经营管理绩效。
企业的领袖气质不是一般的企业气质,而是能够对社会、顾客、其它企业产生强烈吸引力的气质,它是由企业的出色行为以及这种行为的多少所决定的,而企业出色的行为取决于企业拥有“出色”的思想、精神或使命。这里的“出色”,必然是由企业所处时代的特性所决定并相对于其它企业的“落后”、“平庸”与“较好”而言的,所以,企业的“出色”是符合时代的根本要求并领先于其它企业,这种“出色”才能产生领袖气质。20世纪初,福特汽车公司的使命是生产“平民化汽车”,这种使命具有革命意义并引领时代发展,因为在当时,汽车是只有富人才买得起的奢侈品。通过大幅削减成本、建立组装线大批量生产标准化的廉价汽车,还向员工支付行业内最高薪水,提供利润分享计划,每年拿出巨资供员工们分红,这些出色的行为焕发出卓越的领袖气质,使福特汽车作为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汽车制造厂而被其它企业所效仿。杜邦公司也因其“我们为客户服务并与其携手并进,为食品加工和包装领域提供最佳方案”;“不论何时何处,我们把承诺实现于不断的创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以及与供应商合作,追求最好的方案”;“我们信奉负责任的行业领导者在创造利润的同时能兼顾对环境的保护,并做一个优秀的企业公民”这些出色的企业使命与相应的行为而表现出持久的领袖气质。
央视2007年度20家优秀雇主企业调查评价活动提出:“具有领袖气质的企业更可能拥有基业常青的未来。” 无疑,一家企业如果具有领袖气质,会使朋友更多而敌手更少,会吸引更多的资源和力量为其所用,这不但会对本企业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而且还很有可能引领其它企业共同发展。
一部企业发展史,也是企业气质的生成、演化历史,其中,文明性的内容与特征也经历了不断地发展与丰富的过程。例如,原始资本主义时期的企业气质充斥着野蛮、卑劣甚至血腥,其后住着社会的进步,企业气质中的文明程度也在提高。历史地看,企业的领袖气质经历了从反文明气质到文明气质的发展阶段,而文明气质又可分为工业文明气质与生态文明气质。
反文明气质不仅普遍地存在于工业化初期的企业,而且在当代企业中也会偶尔露面。反文明的企业气质危害着人类现代文明的基本准则,危害环境,危害企业与社会的基本关系。血汗工厂的霸气是反文明的典型,其表现经马克思主义经典的揭露而曾经众所周知,鉴于有些企业对此的淡忘,这里仅进行简要的提示,这种反文明气质的主要表现为:工作条件恶劣、工人收入低,资方对于工人进行肆无忌惮的压榨和欺辱。这种表象隐含着两种令人恐惧的力量:首先是资本的力量,其次是管理的力量,二者结合形成了冠以理性、科学、合法之名的巨力,这种力量使人的尊严和价值显得那么苍白以至于消失殆尽。一切似乎都能被这个肉食性的企业恐龙玩弄于股掌之间。这种企业向我们展示的是无所不能的张狂气质,这种严重反文明的气质今天还出现在个别企业的身上不能不说是极大的憾事。几年来被媒体频频曝光的“黑煤矿”、“黑砖窑”、“黑工厂”无不向人们显示反文明气质的狂妄。虽然这种明显的反文明气质越来越少见了,但是不可忽视的是,反文明气质的某些方面还比较普遍地、隐性地存在于企业的思维程序和行为方式之中,特别是反文明的管理哲学和人生哲学还不同程度地决定着人们的管理行为和工作行为,例如:利润就是一切;只尊重自己,不尊重别人和环境,仅把员工当作赚钱的工具,把社会当作盈利的工具;只想获得利益,不想履行责任。奉行这种哲学的企业,不从创新中求发展,而从低水平的用工和钻法律、政策空子甚至以侥幸行为求利。将个别人的成功建立在众人的损失或痛苦之上,这本身就是极不文明的,最终肯定不会得到消费者、员工和社会的尊重与持续认同,更不可能建立起来核心竞争能力。
随着工业社会的来临和社会整体文明程度的提高,企业中的反文明气质越来越被工业文明气质所代替。工业文明气质表现为对技术、规模和速度的狂热追求,同时也比较重视人的因素,注重科学化管理。这种文明最大的消极作用在于破坏环境,危害企业与社会之间、人与人之间基本的和谐关系,使管理出现异化,人在异化中痛苦不堪。可以说,工业文明在生产人类必需品(物质产品、精神产品和社会关系)的同时又在制造毒害人类的副产品,没有解决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更没能解决人的问题。工业文明气质的表现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几乎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国有企业的共同气质,而西方国家的国有企业也在不同程度上与此类似:员工“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管理者则是官僚心态,大家对问题熟视无睹,得过且过,怕管事,怕得罪人。于是企业的电话乱打,交际应酬费乱花,车辆乱开,而对于工作,有人不负责任,有人马马虎虎,甚至有人从中谋取个人私利。干部能上不能下,人员能进不能出,工资能升不能降,岗位能设不能撤,该处分的不处分,该奖励的也不奖励,大锅饭铁饭碗。结果是人才流失,庸才成堆,决策不当,执行不力,死水一潭,企业成为没有灵魂的僵尸,整体走下坡路。另一类是市场经济中公司制企业的工业文明气质:工作环境较好,薪酬较高,内部等级森严,流程规章严密,工作紧张,情绪压抑,压力大,“过劳死”现象不在少数。于是企业中的人成了缺少灵性的和构架化了的人,组织成了窒息人的灵性的怪物。值得特别一提的是,所谓的管理在工业文明中继续扮演着不太光彩的角色——异化人的工具。从20世纪初管理对磨洋工和阶级对立的反思进而产生解决这一问题的各种理论,到被血汗工厂作为完全理性的、科学的工具,管理,走过了一条崎岖的文明之路。科学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管理理论、人本化管理理论的相继提出,为企业文明的提升提供了理论的支撑和动力。企业气质也在不断地向高级的文明形态演进。然而,到目前为止的管理理论与实践带给企业的气质仍然是工业文明下的企业气质。
众所周知,工业文明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使人们享受着前所未有的便利舒适,但这在一定程度上建立在对自然资源掠夺式所有的基础之上并使自然不堪重负。早在19世纪,恩格斯就根据美索不达米亚的教训警告人类:对大自然不恰当的索取将导致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到20世纪50年代,发达国家出现了“绿色思想”和生态农业实践。工业发达国家首先品尝了环境污染之苦,开始反思工业化的弊端,以1977年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为标志,全球掀起了绿色环保浪潮。1992年里约环境开发会议又通过了《21世纪议程》、《里约宣言》等文件,使绿色运动、绿色革命又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工业文明与自然规律的严重对立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生态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思想逐渐被世界各国所接受并向人类生活各个领域渗透,其结果是生态文明的逐步出现:绿色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绿色技术和绿色产品设计正蓬勃发展,绿色贸易壁垒和绿色银行应运而生。据有关资料显示,世界绿色产品市场每年以近10%的速度增长,大大高于同期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很多学者认为,21世纪是生态文明的世纪,新的文明浪潮已经到来,企业必须适应新的文明规则才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21世纪优秀企业的领袖气质必然是生态文明气质。
企业的生态文明气质与工业文明气质是两种性质不同然而密切联系的气质。生态文明气质是对工业文明气质的超越,同时它也必须经过工业文明阶段发展而来。总结工业文明的优秀成分结合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企业所要遵循的生态文明的基本准则应该包括:注重天人合一,注重和谐、开放、环保,注重全面履行社会伦理责任,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敬畏并遵循“道”(客观规律)。 概括地讲,21世纪企业的领袖气质在生态文明层面上应该涵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开放气质。只有在开放的前提下,企业系统与外部环境交换物质、能量及信息才有可能。开放使企业系统能够吸纳不同的要素,提高变革与创新能力,进而决定了其结构与功能由简单进化到复杂。企业在复杂的、网络化的生态社会中更需要通过开放促进成长。海尔、联想、蒙牛、TCL等企业先后与国际企业联合,勇敢地走向国际市场,体现了卓越的领袖气质,而很多国内企业偏安一隅,小富即安,在新的时代必定不会有多少作为。
二是和谐气质。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而不同。和谐即是求同存异,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就是互补、共赢。如果强调思维方式和行为的整齐划一,必然导致组织的僵化和创新能力的丧失。领袖企业的和谐气质表现为注重价值创造下的“不同”。企业和谐的中心环节是员工对价值创造的热爱与执著。比尔·盖茨曾经讲道,“微软员工几乎达到了乐此不疲的境界,这就是微软帝国赖以构建的坚实基础”。具有和谐气质的企业谋求长期的价值体现,容纳个性和新异,解放思想,将传统思维方式扫地出门,让知识型员工重新理解价值创造的全新含义并提供创造价值的平台。和谐气质中的管理更多的是服务,员工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尊重,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也就会得以释放与提升。这种和谐关系的建立,能够为企业输入发展动力,提高企业发展活力。服务型领导勤勉为公,尊重下属,有能力有业绩,在物质利益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本身就是企业和组织的精神力量中心,有利于企业和谐精神气质的形成。企业和谐还包括与顾客的和谐关系。老托马斯·沃森在1914年创办IBM公司时设下“服务顾客”原则成为工业文明中的领袖气质,实现了企业与顾客之间的和谐,引领着IBM和其它企业良性成长。进入21世纪之后,IBM的经营准则从原来的“服务顾客”变成了“成就客户”。也就是说,当企业服务的附加价值越来越高时,企业的思考已不能仅仅停留在客户满不满意的浅层次上,而是要想到因为企业的服务,客户获得成功才是价值的证明。帮助客户成功,提升了企业与顾客和谐关系的层次,是21世纪最具领袖气质的企业的基本经营准则,也是生态文明中企业气质的基本构面。
三是生态气质。生态气质从本质上讲源自于对生命和自然的尊重、热爱与维护,企业的生态气质不但关注生产的生态化,而且关注人类生活和命运的生态化,尊重并维护生物多样性以及人类生活方式、价值实现方式多样性,主张人与动物、植物以及自然环境要素共存、共生、共荣,形成有机群落。作为高级生命形态并拥有绝对的(同时也是短暂的)力量优势的人类,必须认识并切实履行自身的责任。人类对于自然的索取已经够多的了,在新的千年应该加倍地偿还,主动地承担义务。21世纪领袖企业的气质应该体现在对生态责任的主动履行之上,具体包括以下几个层面的内容:生态意识,包括与21世纪生态和谐思想一致的生态心理、生态道德和价值取向;生态制度,健全和完善与生态文明建设标准相关的企业流程、制度体系;生态行为,如实行清洁生产方式、发展循环经济、进行绿化建设以及在培育员工和消费者的生态意识和行为能力方面做出表率等。
生态文明气质是迄今为止层次最高的企业领袖气质,这种气质不可能形成于注重等级、控制和物质的传统管理,也很难体现在基于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人本管理之中。企业的生态文明气质呼唤新的管理模式。
企业管理从经验发展到理论,从以对技术和物质为中心的管理发展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而对人的管理也在逐步深入,其中心环节从制度、分配、行为、动机直至精神。我们认为,当管理的关键环节转移到人的精神层面时,才可能真正发现并遵循人的规律进而使企业乘上“道”的高速列车。不同的管理实践都会形成不同的企业气质,21世纪企业的领袖气质本质上是一种“道”的体现而不再是一种“术”的产物。这种基于“道”的企业气质体现的是对传统管理理论与实践的超越。这里的“道”可以近似地理解为客观规律,它存在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运行之中,并起到主宰作用。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谈论和利用客观规律,但是同时也在违反客观规律。近半个世纪以来环境恶化以及人类生活出现的种种重大问题无一不在昭示着人类对规律的误读和违反。在21世纪的生态文明思维之中,规律不应再是供人类利用的工具,人类对于客观规律要从工具理性过渡到价值理性。因此,我们要对客观规律进行重新体悟:在语言表达上,宜用“道”来代替规律,因为“道”涵括了“客观规律”而又有着更加丰富的内容;在态度上对“道”深怀敬畏和尊重;在行为上对“道”要遵行而非利用。
我们认为,管理是解决问题的学问,因此不要为了解决现实中的某个问题,而再去制造另外一个问题甚至是更大的问题。这就要求企业深刻体悟自然、环境、企业、人的关系结构及其运行之“道”,使企业的意志与行为服从于“道”。也就是说,企业经营管理虽然是对自然、社会和人进行干预的行为,但要以尊重其中的“道”为前提,而不能再像传统管理那样将股东或管理者的意志作为企业管理的基础。这就是道本管理的思想。
道本管理中的企业天道思想追求企业与自然的和谐,使企业成为自然与社会的责任公民。从人与社会和自然系统的关系来看,个体价值膨胀与人类中心主义所导致的对社会系统的异化,使得企业与个人为了人类个体利益的扩大而可以牺牲社会和自然的利益。事实上,企业从形成之初就不只是企业自身经济利益的集合,而是基于公众、国家、社会、自然等资源的利益和谐互动而形成的组织。传统管理以经济利益的追求来提升管理效益本无可厚非,关键是如何定位企业与社会和自然的关系。21世纪的管理在企业与自然、社会、人类的更广泛关系之中,从被技术和变革打破的系统中找回人的恰当位置,找回人的社会责任。同时,随着企业与自然和社会资源联系的愈加紧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和普及文明思想的社会性将 与创造财富的经济属性一起,共同致力于自然、社会、企业、人多重利益的和谐系统的构建。这种管理模式的实践所决定的企业气质不是与生态文明深刻契合么?
21世纪企业的领袖气质应该是基于“道本管理”的思维与实践的气质。这种气质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特别是与老子的“无为无所不为”的哲学思想相契合。实际上,在企业气质的锤炼中,民族文化、社会环境与企业家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其中民族文化影响着企业意识和企业家思维,可以说企业气质形成于文化。由此,中国古圣的卓越思想与现代文明结合在一起了。根据老子的“善利万物而不争”“为而不恃”“无为而治”的思想,企业越关注众生、关注环境,就越能够启动各方面的积极力量,为自身的发展获得助力;在企业发展的同时,环境、顾客、员工以及各种利益相关者的长期利益也得以增进。这也是中国圣贤门所倡导的“天人合一”的境界。而那些依然迷恋于工业文明的企业,无论它表现得多么霸气,在生态文明的环境之中,总会有意无意地启动“反我”力量,到处触雷,以企业的一己之力与天地人多种力量相抗衡,焉能不失败?因此,在21世纪,拥有生态文明气质的企业必然会有意无意地践行道本管理的思想,这样的企业才更可能基业常青。
概括起来说,符合生态文明精神的道本管理,将实现传统管理的以下重大突破:
1. 人不再是生产力的工具,而是创造的主体。
2. 管理不再是控制人行为的技术体系,而是帮助人发展的价值工程。
3. 管理者不再是指高气昂的权威者,而是平心静气的助成者,目标是缔造员工的成功。
4. 制度不再是精英者的个人善意,而是广大员工的共同契约。
5. 制度不再是简单地制约工具,而是解放人性生产力的利器。
6. 管理不再恪守“经济人”的落后假设,而重新将人内心深处的神圣性激发出来。
7. 管理者不再是喋喋不休的唠叨者,而是让出舞台让员工去担当角色的导演和有品味的欣赏者。
8. 激励也不再是一种引发更多冲突的评奖,而是基于每个人目标和梦想的助推体系。
9. 人力资源不再简单是生产力的工具和要素,人力资源的主体将成为成功的合法分享者、更大成功的主力军。
10.企业道德也不再是对企业原罪的救赎,而是战略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本和发展动力。
11. 企业不再简单是股东利益的制造者,而是利益相关者相关共生共赢的平台。
12.道本管理(China-way)将成为人性解放与人性升华的新的管理模式。
13. 遵道而行,以道替换人的有限智慧,将成为21世纪领导者的最新理性。
14.21世纪的道本管理——China-way,将成为中国在新世纪的最具代表性的软实力,将成为21世纪世界级的新型管理思想和模式。
1. 亨利.明茨伯格等著,领导(哈佛商业评论译丛),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
2. 陈寿朋,略论生态文明建设,人民日报,2008,1,8(7)
3. 齐善鸿,道本管理——精神管理学说与操作模式,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1
4. 申曙光, 生态文明及其理论与现实基础.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4,(03)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齐善鸿博士,南开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精神管理、道本管理命题的提出者。曹振杰,南开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 项目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以道为本:企业文化的创新体系》;南开大学“985工程”“中国企业管理与制度创新”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文化比较视角下的管理思想演进与管理共同价值探索》。责编: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