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信不过的招牌——群众利益无小事(四)
央视国际 2003年07月13日 19:30
CCTV.com消息(焦点访谈):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在陕西省咸阳市的三原县,人们发现很多商店里都挂起了这样一块金色的牌子,上面写着“质量信得过企业”的字样。由于这些牌子是由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所以显得更加具有权威性。但在这块金字招牌下面的质量,真的信得过吗?
我们的记者来到三原县,先走访了一些挂牌单位。在这里我们发现,被挂上“质量信得过企业”招牌的商家还真不少,干什么的都有,除了五花八门的商家外,还有这样的销售外带生产的企业。对于挂上的金字牌子,他们异口同声地说:这是标志我们的质量是有保证的。
但在这些商家里,仅凭我们外行的观察,就觉得他们经营的商品不像信得过的样子。为了准确把握这些信得过商家的质量情况,我们请三原县的上级——咸阳市技术监督局的稽查队对三原县的一些信得过单位做了一次例行检查。我们先来到与技术监督局仅隔一条马路的一家眼镜店。进店不久,就发现这里的眼镜合格证有问题。
记者:“这些眼镜都有合格证吗?”
店主:“这都有没有合格证。原来没有的,是我后来装的。”
记者:“你装的?”
店主:“对。”
这样的眼镜也能“信得过”吗?对这样的店里挂着“信得过”牌子,真让人揪心。接着,我们又来到一家卖水泵的商店。
记者:“你这儿的水泵都有合格证吗?”
店主:“只能说是百分之七十左右都有合格证。”
记者:“哪些是没有的?”
店主:“没有的,就是这种这种辽宁出的泵。”
记者:“那进这个商品的时候,为什么你不跟他要生产许可证,他告诉了你没有?”
店主:“咱们也知道。价格低嘛,这么大的东西只有一百多块钱。你想想,对不对?”
明白了这里我们看到的眼镜直接关系着人们的健康,水泵是国家强制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的产品。我们又去了两家挂了“信得过”牌子的粮油店和农药店,检查人员也发现了问题,做了抽样。看到了这些信得过单位里有这么多信不过的经营行为,我们不能不去了解一下,这些金色招牌是怎么挂上去的了。
按照国家对行政执法的划分,技术监督部门应负责对生产企业的监督,进入市场以后的监督由工商部门负责。那么 三原县技术监督局发的牌子怎么挂到商店里去了呢?记者采访了陕西省三原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王哲慧。他说,当时挂的时候出发点就是想,通过这种形式把企业向树立名牌战略这方面引导一下。这个出发点是正确的。
在王局长说的良好的愿望下,那么具有什么条件的企业才能获此殊荣呢?
王哲慧:“他们有非常严格的标准的。第一,企业要有申请;第二,要求这个企业连续三年产品质量检验是合格的;第三,企业的制度是比较完善,生产工艺比较先进;第四,企业信誉度要好。”
记者:“这个标准,局里有没有个文字规定?”
王哲慧:“我们局里没有形成东西……”
听了王局长的介绍,我们有点纳闷,这么严肃的行为,连个文件也没有,那职能科室该怎么执行呢?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就是口头说一说,全凭脑子一听一记,自己掌握。
按王局长的说法,对挂牌企业要考核三年的质量检查成绩,并且给每个企业要有严格的企业质量档案,我们就先来到了负责这项工作的质量股。
记者:“你在做质量副股长的时候,见过这个档案没有?”
副股长:“我没见过。”
记者:“就是有一个申请?”
副股长:“对,就是申请。”
结果,找了一份不是,再找一份还不是,直到我们的采访结束,我们也没见到一份企业的质量档案。
记者:“那局长定的几条要求,又从何落实呢?”
副股长:“我去看一看,检查。”
记者:“去转一转就行了?”
副股长:“对。”
这样随意的操作就不能不让人为这些牌子捏了把汗。随着采访的深入我们接着发现,在这项严肃的行政行为中表现出的随意性还远不止这些。大家都知道挂这些牌子是要收钱的,但我们发现他们的收钱也很随意。
记者:“收了钱总得给人家开票呀,你们是怎么开的票呢?”
工作人员:“就是挂牌服务费。”
记者:“从国家到省里面技术监督部门的规定收费项目上面,存在不存在挂牌服务费?”
工作人员:“这是没有的。”
记者:“挂一块牌子收多少钱?这个标准是怎么制定的呢?”
工作人员:“这个因为是尝试性的,也就没有定这个标准。一个公司五百到两千吧。”
记者:“为什么这么大跨度呢?什么样的企业收五百?什么样的企业收两千呢?”
工作人员:“有的企业相当困难,就叫他少给一点。”
记者:“那不叫困难的就多收,是这个意思吧?”
工作人员:“基本上就是收五百到两千内。”
记者:“就是跟企业一谈?”
工作人员:“对,跟企业一谈。”
接着,我们了解到,由于可以随意操作随意收钱,于是各个股室都很踊跃,除了对口的质量股外,其他股室也不甘示弱。据了解,在局领导同意的前提下,全局有四个部门参与过挂牌,质量股,计量股、安检股、稽查队。大家一齐上,局里又没个文件,就难免乱了套。
到最后我们才发现,这充满了随意性的行政行为,本身就是随意的和非法的。因为陕西省技术监督局严肃表示,从来没有允许过开展这种活动。
在采访中我们看到所有被挂牌的商家都把这金字招牌挂在最显眼的位置,说明了这块牌子对消费者是有着强大影响力的。但如此随意操作挂上的牌子,真能让人信得过吗?在采访即将结束时我们看到了两家被抽检的商家的质检报告,一家是这个新声粮油经销部的,另一家是这个永泰田农资有限责任公司的。上面写着,依据国标5539-89、国标1536-85,经检验该产品中混有棉籽油不符合JB153685标准规定,属于劣质商品。
最后,对于这块牌子的影响力,三原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的王局长作了这样的表示。
记者:“你是做技术监督工作的,但是你要出去买东西,你同时是一个消费者,我们想换一个角度来问你,当你以消费者的身份去买东西,看见这块牌子的时候,你会产生什么样的想法?”
王局长:“最起码给人心理上,挂了这个牌子了的就是有一定的可信度。但是,不是百分之百的可信度。”
记者:“也就是说,这个牌子挂到了商家的门上以后,对消费者会有一种引导对不对?”
王局长:“对。”
记者:“而且大家最相信的,牌子是技术监督局挂的,那么作为消费者是不是也就有理由相信质量信得过呢?”
王局长:“这不一定。”
记者:“那他还不相信你们吗?”
王局长:“相信呢,但是刚才我讲了,这个牌子挂了,不是百分之百的把他的行为都能规范的。”
记者:“但是你是当局长的,你知道,作为一个老百姓他能知道这些吗?”
王局长:“老百姓来讲的话……知道的没有我知道的多。”
质量技术监督局肩负着行政执法的重任。而三原县技术监督局这种滥挂牌子的做法实质上是变成了一种极不严肃的变相质量认证。稍有不慎,便会在客观上对假冒伪劣商品起了掩护作用。在收钱挂牌的同时,是不是也把国家赋予的权威,信誉变相地出售了。日前,国家质检总局已迅速发出通知,要求各地技术监督部门纠正这种做法。(文/范本吉、宁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