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融资融券是恰当的
主持人:好,我们继续来请教上海金融办主任、著名经济学家方星海博士。也曾经是一位金融的监管者,也曾经是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副总经理,监管着中国最重要的上海股票交易市场。刚才我们也提到了温总理和各国领导人说,一方面我们要继续搞金融创新,另一方面我们要加强监管,你觉得中国目前所做的金融创新哪些做得对?哪些是我们需要更加小心,更加规范的?在监管方面我们又可以从美国和世界的这次危机当中得出什么样的教训?
方星海:总体来说,我们国家金融以实体经济发展的要求来看还很远,金融创新还不够。但是美国不一样,美国的进有点过分了,远离了实体经济的需求,中国的金融还是要继续坚持创新发展、改革这么一条道路。
主持人:不能因噎废食。
方星海:对。你说创新我们哪些做得对。过去十年当中,中国的金融改革和创新方面做了很多非常正确的事情,这个我们要坚持,不能因为国外发生一场金融危机,就说我们自己做的一些基于市场化的改革和创新就是不对的,这个是不好的。比如说银行业的改革,我们国家过去十年当中对银行进行了大量的不良资产剥离,政府的注资,然后进行结构的改革,最后是上市。中国今天银行业的健康程度,在全世界所有的银行当中是最好的之一,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成绩。对券商的治理整顿在过去几年也做了非常好的工作,所以这次在股票市场这么大跌的过程当中,我们没有券商因此而倒掉,不像在其他国家券商倒得非常多,这也是应该坚持的。最近提到的融资融券的推出。我觉得在目前的市场情况压,果断地提出融资融券也是一个非常正确的抉择,就是需要勇气。融资融券这样的事情在发达的证券市场是一个非常常见的事情,我们国家没有。这个时刻推出是非常好的。
方星海:顺便说一下,这个监管和创新的关系,这个关系不是一个很好处理的事情,总不能做到任何一样创新都是到政府部门去审批,这个会阻碍创新阻碍发展,但是也不是说,所有的事情市场想做的都可以做。举一个例子,我们国家自己的例子,去年股市迅速上升的时候也有人提出要引入融资,可以向券商来借钱炒股票,我们监管当局做出了非常明智的抉择,不推出融资,现在看来这是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美国在房子泡沫形成的过程当中,很多人也提出,说美联储的格林斯潘你应该及早地介入,缩紧银行向个人贷款的条件。格林斯潘当时说,我怎么能够知道什么时候应该缩紧,这个决策应该由银行自己去做。现在看来,大家在泡沫的范围当中行放松了监管的要求。
主持人:所以格林斯潘说自己犯了一个错误。
方星海:所以这个地方我举这个例子就是说,监管者在什么时候介入,什么时候又不介入,这需要一个非常高超的判断能力。没有一个,特别就是说好像放姿态,坚持原则,这需要监管者的经验和责任心。
主持人:就是说一方面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另一方面我们又要防微杜渐。
方星海:中间怎么掌握这需要很有经验,很有责任心的人去把握。
主持人: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摸索。刚才也有观众发来短信,说因为你曾经是上海证交所的副总经理,非常关心A股的走势,你觉得能够对A股做出一个什么样的判断?
方星海:这个股票市场主要是取决于中国经济的走势,取决于广大的投资者看到中国经济今后的形势。
责编:史军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