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华尔街风暴(10月26日20:55内容)专家:陈宏_CCTV.com_中国中央电视台
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首页 > 经济频道 > 经济半小时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直击华尔街风暴(10月26日20:55内容)专家:陈宏

 

CCTV.com  2008年10月26日 22:38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CCTV.com  

    主持人:所以就是说现在很多以前做股权投资,或者是风险投资的机构,已经开始拿这些钱去抄股市的底,这样获利大于投资公司?

    陈宏:有可能,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一般来讲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本身是不允许投资上市公司,整个基金的目的,要求基金只能投资在私有公司里,是未上市公司。但是随着股价下跌以后,有一些上市公司的PE值已经非常低了,那这些人就说能不能买更便宜的上市公司的股票,这种事情在发生。

    主持人:金融和实体经济像孪生兄弟一样,仅仅地在一起,金融出现危机的时候实体经济就受到了影响,这时候大企业和小企业似乎手段不一样,大企业是拆东墙补西墙,而小企业只能通过控制成本才能渡过这个秋天或者是冬天。

    陈宏:危机和机遇是连在一起的,我们看三种企业,一种是大企业,一种是特大企业,还有一种是中小企业。作为中小企业来讲,如果体制比较小,几十个人,几百个人,可能上千个人,销售额和利润非常低的时候,这时候只能节俭,因为资金来源的方向可能有银行,但银行现在出问题了,就不贷款了。而稍微大一点的公司可能有多元化经营,特别像中国的民营企业,有很多不同的多元化。这时候实际上有一些部分值钱的,他完全可以把这个部分卖掉,把钱收回来。拿到这个钱以后,第一个可以过冬,第二可以用这个钱来收购他的竞争对手,可能更便宜,这时候在整个风暴之中可以重新产生领袖,大型企业,包括中国国有企业,在全球国际化过程中间也看到一些机会,所以在不同的行业和不同的领导行业中,他们遇到的机遇和所要渡过的,不管是秋天还是冬天,方式是不太一样的。

    主持人:好的,谢谢。

    主持人:陈宏博士,说到保护实体经济,我们注意到欧美的大企业很多是百年老店,在他们的生命当中多次遇到过经济危机,但这次的深度广度是前所未有的。所以他们早就有一些应对的准备,预警措施也好,以及一旦出现信号,怎么做早有流程了。比如我们这两天听到一种消息,说汉莎公司,我们刚刚说的航空业,影响很大,立刻做了一些准备,现在已经把自己的业务调整到一个新的状态,比如说现在汉莎主要的收入来源是飞机维修,而不是货运,所以他们的反应非常迅速。对我们中国的企业来说我们未雨绸缪的准备做得没有他们那么好,这个我们有哪些可以借鉴的?

    陈宏:中国的企业在过去30年之中都经过了各种各样的磨炼,但是整体的,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发展得非常不错,大部分的企业家都没有经过像曾在国外所发生的各式各样的金融风暴、产业风暴。中国企业在风暴来临的时候有几个点要学习外国的经验,比如像汉莎这样的转型,转型是需要时间的,不是马上可以转的。在转型以前要关注几点,公司一定要活下来,要节流,也要开源。在2000年除了汉莎以后,还有像思科这样的公司,在2000年的时候就把自己的的主营业务转向服务于公司,增加自己的客户量,而不是像朗讯这样的公司客户只限于几个大的运营商,一旦这几个运营商减少了对自己的订单,公司马上出问题了。中国的企业也是一样的,有时候不管是出口,还是什么样的,如果自己的客户非常少,那这时候抗风险能力就比较小的。另外在企业寒冬过来的时候一定要做相应的措施,在1999年,上市以后刚刚经过了公司的市值增长非常快,21亿美金,但赶上互联网泡沫,没有盈利。但是很快一年以后互联网泡沫就破了,突然股票从70美金跌到了1美金,这时候就恐慌了。当时我们采取的措施,第一个,把我们公司当时不该做的投资的整个部门砍掉,同时高层减息,也告诉每一个员工冬天已经来临,要一起过冬。结果我们公司在两年之后变成了盈利,活了下来,继续作为上市公司。而另外,我们的竞争对手花了几亿美金之后就不见了。这样的教训,中国的企业家,因为这次金融危机还没有结束,我们正在风暴之中。到底金融风暴能延续多久我们也不知道,所以一定要有准备。

2/3 < 1 2 3 >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请您纠错